第3章渭城(2 / 2)

大夏天启 问道者 1620 字 2021-03-17

“我家出尘说了,这不是怕我感染风寒么,倒是你们这些老不休的,个个来戏弄,今儿就把棉袍给三娃子,当是以后成亲的贺礼了。”

“公子你这忒小气了些,怎么也得十件八件的吧。”

“是啊,你都还没成亲呢,就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莫不是语若管得严了些。”

但凡是想要少年掏出些钱来,不论做什么,少女总会过问几下,见到众人尽道些有的没的,却得照顾少年面子,管家婆的少女不由地道:“现在没什么钱,以后肯定得补上的,咱老秦人都得这般。”

“那可得说好了,明日我就给我娃寻个亲家,”小孩将棉袍揉成一团,就想着给少年送去,小孩娘亲则将棉袍抱起,一边整理一边朝着不远处少年少女道:“大娘也不白拿你的,待到你俩成亲的时候,大娘给你们亲手做床喜被。”

周围顿时一片哄然大笑,连连称是,就该如此,其中还就以后秦国小公子生得何般模样,有言英明神武的,有言智慧绝伦的,有言文武双全的,还有言潇洒风流的,大肆争论,直争的面红耳赤。

少女闻言再是自然大方此时也有些扭扭捏捏,嗔怪少年一眼,低下头不敢见人。青年书生觉得这点他二人最有发言权,竟然也开始与街坊邻居纷纷发表意见,一说文如他,一说武如他,不一会,二人陷入争论不休,文武谁重的致命论题中。

少年则是得意忘形,还特地嘱咐书生一声,某年某月某日,长乐街上大娘要于成亲之时赠送喜被,临了,不忘提醒大娘:“您可别忘了,到那日我专门派人接您去,说好的,必须得是用上好的蚕丝,最好是咱老秦人种的叶,养的蚕。”

“那肯定的,三娃子她娘,莫担心,我家种的叶,养的蚕,那可是一等一的好,到时我专门挑将出来,绝不让公子寻些借口道出失望。”

“嘿,我说大娘,凭啥拿你家的,我家的不比你家差吧。”

“你个瓜皮,大娘我看着你长大的,还敢跟我犟,你成亲的时候还不是大娘我给你操办的,公子大婚的时候,就你们这些汉子能干个啥。”

大娘显然非比寻常,辈分年纪都是一等一角色,凡是论道起来,运用自如,存乎一心,横扫沙场,莫可匹敌,自号长乐街最强者。

“什么叫咱汉子没啥事,到时候总得八抬大桥,咱来个十六抬,至于马,那可金贵着呢,咱老秦人的肩膀不得比马厚实,公子就放宽了心,安排的妥妥的。”

大汉不敢跟这等绝世高手过招,何况细活非老秦人汉子所长,细活不行,那就重活,念及此,脸上有些骄傲道:“想当初公爷大婚的时候,我家老爷子那可是抬桥的头号,区区不才,老爷子临走前,这门绝活还是传下来了,待我磨练几次,必是青出于蓝。”

余下的汉子自是各种不服,言道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就你那身板,能行不,汉子又是一顿胡吹海吹,众人不知不觉又论起以后的秦国小公子。

兴许是习惯了长乐街的路,枯瘦的老马在大道上走得格外稳当,小半个时辰便已从城门外抵达秦宫前。秦宫墙高三丈,宫墙上连面旗帜也不曾看到,楼台更是不存在。

宫门上书的承安二字早已模糊不清,说是宫城,倒不如说是深宅大院,只是这院太大了些,宫墙上有些缺口,也不曾去填修补,就那么任其安放。

即是宫城,还是得维持些脸面,尽管这脸面于秦国而言毫无用处,六名秦国身带盔甲的侍卫在城门下屹立,如不动的山。

冻得发青的脸上,眉毛间有些冰霜,手中执掌的长枪上一点点的雪因其中蕴含的气息化成水珠慢慢滑下,盔甲上几处地方似有些雪残留,多少不均。

为首的伍长转动许久未动的身躯走向前来,拱手拜道:“公子!”

“大人们可是都回去了?”少年未曾下马,伍长早已习惯少年的作风,也习惯了三匹脾气老臭的老马,点头应是,微微倾子,似乎是不敢阻拦老马走路。

老马赏给他一记很明智,未来可期的眼神,不急不缓地走去,少年看着六名几近冻僵的侍卫,语气不容置疑的命令道:“都回去,此处不必守了。”

“诺!”

老秦人从来不会问为什么,特别是在公子面前,更不提这些在军中磨炼过的侍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莫说是冲阵杀敌,便是刀山火海,也不会皱皱眉头,而是争相恐后的拥簇而去,这不是秦军如此,而是所有的老秦人皆如此。

【作者题外话】:老秦人,历史上最令人遗憾的存在,一手缔造了大秦帝国,却至二世而亡,所以我以老秦人为根基,写秦国的故事,秦国之前,大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