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因果(2 / 2)

将有娇夫 衍周 1494 字 2021-03-07

“胡人?”皇帝皱了皱眉,转首望向王内侍,继而开口道人从未与南诏通商,又怎会出现在京都?”

“卑职不知!”沈清秋躬身道。思怵片刻又道职在任徐州,追击流寇时,曾无意撞见胡人军队,并与之交过手!”

朝臣借露惊恐之色,面面相觑,大概任谁也都不曾闻过此事,奇怪的是,皇帝却没有丝毫的怒意和讶异,只是顿了顿才道知道了,沈将军继续查罢!”

“是!”沈清秋应声退下。

这般气定神闲的天子反倒是让众臣摸不着头脑,只心下凭空显现一句话来心难测。”

继而满朝忽而缄口,竟再无一人询问东朝为何不至?圣上又作何不究?南诏第一学士又因何缘由关押大牢?粮草一案又为何同胡人扯上干系?众臣愈发不解天心所思,索性一个个低头,默不作声……

而林安先是闻得沈清秋方才一席话,心下陡然不悦,微微撇起了眉头,望了眼皇帝,见皇帝面若平湖这才垂下眸来,又转口问道朝请旨让齐家外甥审问是何意?”

林峰迟疑了片刻,才道抵是想招揽贤才了罢!”

林安点了点头,这样的身份,能招至麾下也是好的,东朝贵为太子,自然也要早做打算。也不必日后瞻前顾后了。

不知往后说了什么,沈清秋只觉无数眼睛盯着自己,竟有生吞活剥之意,教人动弹不得,只得安分捱到了早朝结束,这才松了口气,众人这才交头接耳,相拥而去……

沈清秋正庆幸逃过一劫,方行了几步,便闻林安沉声道秋,你过来!”

“林伯父!”沈清秋迟疑片刻,方上前躬身道,下意识望林安身后瞧了瞧,她向来惧怕这人的存在,没由来的惧怕,幼时只当他不苟言笑才畏惧的,直至如今才明白,这种惧怕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林安皱了皱眉,低声道夫知道你同峰儿私交甚密,只是粮草一案牵扯甚广,老夫需提点你一二,若没这个把握便适可而止才好!”

“晚辈明白!”沈清秋先是一愣,没成想是为了这件事情,继而转口谢道。

林安一言不发地点了点头,这才拂袖而去……

沈清秋皱了皱眉,似乎冥冥之中,她陷入了一片迷雾丛林,在层层笼罩下寻不得真切,究竟谁言可信,亦无从可知。

自早朝结束后,皇帝便一言不发,自顾自地回了寝殿,直至王内侍低声问道下?”

皇帝这才惊醒,狐疑地望了眼王内侍,闻王内侍躬身道下,这是齐太妃特地命人送来的,说是陛下腿脚不好,可御寒!”

皇帝皱了皱眉头,将汤药推至一旁,这才起身行至案桌沿,望着窗外纷飞大雪,叩案思怵道哪里是御寒,这分明是怪朕心狠!这寒的是朕的这颗心!”

王内侍默不作声,静侯一旁,他尚且还记得孝德皇后薨时,曾将东朝托付给齐太妃,那时他也在场,只记得太子还小不肯松皇后的手,愣是教齐太妃底下的宫女扯了过去……

即便是皇后薨时,皇帝也不在跟前,而是同王公贵族在猎场狩猎,她病得那样重,皇帝也不曾探过一眼,有时连自己也不明白,竟是何样的怨恨,才能让人这样心狠。正想着便闻皇帝问道翁可还记得皇后说过什么?”

“日子久了,便是老奴也记不得清了!”王内侍躬身道。

“太子可是今日夜里回东宫?”皇帝复问道。

“回陛下!今日雪比往年下的大,路上费的时间自然不少,不偏不倚也得明日回府!”王内侍思虑片刻,才道。

“前些日送去内务府的云锦,如今算算日子也快了,烦明日你去趟内务府,亲自给他送去!”皇帝点了点头,愕然想起数日前的云锦,算算日子也快了,便折首嘱咐王内侍道。

“是!”王内侍应声,又迟疑问道下,齐太妃这茶?”

皇帝皱了皱眉,行至案桌旁,端起了杯盏,这才沉声道是太妃送来的,于情于理朕这做儿臣也推脱不得,这茶自然要喝!”

言罢!一饮而下,后又万分嫌恶地将玉盏扔至一旁,负手而去沉声道请王翁代朕恭谢太妃罢!”

“是!”王内侍应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