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熹微道:“王爷与王妃那里?”
姜宁自然知道李熹微的担忧,但是他也深知自己的母妃,当他在军中得知自己的心意开始,他便‘无意中’让母妃知道自己在锦记商会里参股,又时不时的让人在母妃面前说起李熹微一家的事情,他当时做那一切只是为了给以后铺路,毕竟当时李家已有了没落之势,所以他才默默地引导着母妃,谁知突遇变故,来了随州,姜宁不得不隐匿自己的心意,本想待自己这边事定之后再说,但他更没想过李熹微会来随州找他。
姜宁心想,若是父王母妃因李熹微私自来随州找他这一事就轻贱于她的话,他便与父王母妃分府而居,不过依他所知,这种可能性极小,不然他也不会毫无准备就敢让李熹微出现在自己父母面前,他道:“你且放心,我父王母妃那里有我在,定不会让你为难。”
李熹微点点头,又想起什么似的问道:“明日便启程去京城吗?骊山那里?”
姜宁道:“骊山那边暂时没什么动静,阿周昨夜里好不容易得到了‘图纸’,今日迫不及待找人交差去了,这边的事都先放一放,待我从京城回来再说,不过我现在世人眼里还身在‘孝期’,有些事情暂时需要屏声敛息,可能要先委屈你一阵子。”
李熹微倒不是怕姜宁会委屈她,她想的是,如果姜宁真要去自己父母面前提亲,那无异是把自己的把柄拱手送给李熹微的父母,她有些感动,又有些担忧如此一来会坏了姜宁的事,她道:“你这一去京城,怎么和我父母亲解释王爷一事?不若再等等!”
姜宁拉过李熹微,将她轻轻拥在怀里,在李熹微耳边道:“我就实话实说,李大人也是经历过一劫的人,应该能理解,且我实在等不及想要你光明正大的在我身边了。”
姜宁的声音轻柔,呼出来的气息骚动着李熹微的脖颈,让她一阵脸红,什么拒绝的话也说不出来了,只轻轻道:“嗯”
从避暑山庄回到农庄后,姜宁让李熹微回房间休息一下,独自去见了肃亲王夫妇,待到李熹微睡醒后,连词已经准备好马车在庄子门口等着了。
姜宁带着李熹微找到肃亲王行了辞别礼,当时没看到肃亲王妃,李熹微还有些诧异。只道是肃亲王妃正在休息,到门口时,却发现门口列了两辆马车,第一辆马车旁空无一人,连词则站在第二辆马车旁。
李熹微不明所以,这时肃亲王妃从马车里探出身子对着李熹微道:“微儿,宁儿,快些上车罢。”
姜宁应了一声,李熹微也跟着应了一声,姜宁就拉着李熹微往第二辆马车上去。
上了马车的李熹微有些脸热,她还以为姜宁会与肃亲王妃同坐一辆马车,不过王妃今日才来农庄,怎的现在又赶回随州?她问道:“王妃怎今日就回随州?”
姜宁笑道:“我进京期间,安庆王府里还需要母妃坐镇,便干脆与我们一同回随州,待我从京城回来了,她便会去找父王。”
李熹微自然明白姜宁说的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姜宁是怎么与王爷和王妃解释的,竟然这么轻易就说服了他们。
这一行人回到随州时已是华灯初上,阿周不见踪影,夏云被姜宁指派了任务,李熹微脸上没有易容,只穿着小厮服侍便跟着姜宁大摇大摆的进了府。进了府后,姜宁便去安排后续事宜了,李熹微没回自己房间,而是在姜宁的书房里坐着,好像在等什么人。
不过片刻,李熹微等的人就到,正是玉竹卷丹与南星忍冬,连词则守在姜宁的书房门口。
四人一头雾水的进书房,一炷香的时间后又是云里雾里的出了书房。
出了书房的四人,在姜宁院子里,见四下无人,便开始嘀咕,卷丹道:“玉竹,刚刚小姐是什么意思,我好像没太明白。”
玉竹白了一眼卷丹,一副你怎么这都没听懂的神情道:“小姐要我跟着她回京。”
卷丹看着玉竹一脸嫌弃神情,心道竟还有个比我更傻的,便又问南星道:“南星,小姐是要同安庆王一起回京吗?”
南星此时也有些震惊,安庆王现在是在随州封地做郡王,按理是无召不得入京的,小姐要与安庆王悄然进京做什么呢?且只带玉竹和连词两人回去。
忍冬与南星对视一眼,又对卷丹道:“刚刚小姐确实说要与安庆王一同进京,还说要把白英和海月一起带过来!”
卷丹迷茫的点点头道:“刚刚小姐还要咱们在随州置办一个三进的大院子,等她过来。”
南星刚刚有些茫然,现在把这些事情串联到一起,又想起小姐与安庆王平日里几乎形影不离,心里已经隐隐的明白了什么,但是想到现在安庆王还在孝中,此事又有些不符合常理,便道:“咱们要谨记小姐的吩咐,这段时间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安庆王不在府里,至于三进的院子,我与忍冬去办就行,小姐刚刚说了如果遇到麻烦可以找肃亲王妃。”
卷丹闻言惊呼道:“王妃知道小姐和我们的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