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熹微看着眼前的妇人震惊道:“二舅母怎会在此?”
那高家女子见到李熹微,痛哭道:“虽说大昭律法规定外嫁女不会受其牵连,可是自从我娘家出事之后,我便屡次遭人刺杀,多亏了刘大人施以援手,我才得以苟活。”
李熹微道:“刘致说的都是真的?”
高家女抽泣道:“自是真的,那册子是我娘亲临死前亲手交与我手。”
在场的官员看了看李熹微,看了看安庆王,心道,完了。这安庆王不会要他们联名上书皇帝,向皇帝讨个说法吧?要是皇帝得知今日之事,会不会灭他们的口?在场的官员想到此处,脸都白了。
杨朝听了如此惊天秘事,却还是一心挂念着他祖父的令牌,他走到安庆王身边想提醒安庆王,如果现在再还不去追那令牌,真的让随州的护城兵由刘瑞带着与凉军一起把江州围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只是他还未开口,却听安庆先开了口,先是对连词吩咐:“将这些人都投入大牢。”连词领命行事,后又对在场的官员们道:“请各位大人先跟着秦姑娘去与自己的妻儿汇合休息,暂时不要出府。”秦菲依言带着各位官员前往各位花厅。
杨辛用眼神制止了杨朝,跟着也要随秦姑娘走,却被姜宁拦下道:“还请杨大人与我一起去追令牌。”
杨辛闻言还未说话,却见杨朝的眼神亮了亮道:“还请安庆王许我一同前往!”
姜宁看了眼杨朝道:“如此正好。”言罢便朝身后一挥手,率先朝门口走去,李熹微自然是跟着姜宁的。
姜宁与李熹微带着护卫与弓箭手一路疾驰,杨朝一路上急的不行,祖父的令牌能调动全城的护城兵,虽然人数不多,却也有两万之众,如刘致所言,平度城已经失守,大昭军队已经退至江州,要是刘瑞带着他们的私兵和护城兵借着援军的名义进入江州,再偷偷打开城门放凉国军队进城,与凉国围攻江州,那江州还真不一定能守住,江州若是失守,大昭一下子失去了三座城池不说,他们这些百姓也会变成战俘。他看了眼在他前头疾驰的姜宁,心道不管皇上是不是真的残害忠良,但刘致明显是在拖延时间啊,他转念又一想,不过当情当景换做是他,他也无法做到无动于衷吧。
好在等他们到了城门口时,城门口正集结着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正是随州的守备军们,还有一些面生的士兵,只怕正是刘瑞的私兵,杨朝心口的石头落地,心道:还好赶上了,不过听刘致说刘瑞还有一批私兵,只怕制住那刘瑞也要耗费些许精力。
杨朝正了正身形,还未下马便朝城门口站着的一位领军人物大喊道:“大胆刘瑞,竟敢强抢令牌,你父亲如今已伏法,你还不束手就擒,守备军听令。”
杨朝喊完,刚好下马,此时城门口黑压压的人群纷纷转过头来看他,包括那领军人物,那人不是刘瑞。他在环顾一眼,哪里有刘瑞的影子?倒是此时本应在家中养病的秦基海此时站在那将领的身后。
他顿了一下,心中惊疑还未起就听那领军人物对他身旁的姜宁道:“王爷,士兵已集结完毕。”
杨朝:“?”这人是谁?
杨辛:“!!!”季宣!他不是和肃亲王一同失踪了吗?还有秦基海,他一直是安庆王的人?
姜宁道:“长风与浮生呢?”这时就见另外两个暗卫打扮的男子上前朝姜宁拱手道:“□□手已就绪,炮火已就绪。”正是长风和浮生。
杨朝与杨辛:“?”□□他们知道,炮火是什么?这时又有一个侍卫打扮的男子身后还跟着四个丫鬟,上前递上一块令牌道:“粮草已就绪,王爷,是否即刻出发?”这侍卫正是秋阳,另外四个丫头则是海月卷丹与忍冬和白英。
姜宁接过令牌递给杨辛道:“杨大人,此物归原主,可愿随我一同前往江州将计就计,将凉国贼子赶出大昭?”
杨辛震惊,季宣没死,那么肃亲王?
杨朝却并不认识季宣,见姜宁相邀,纨绔子弟的形象之下是一腔爱国热血,他欣然应允道:“国家危难,匹夫有责。”
话已出口,杨辛来不及阻止。
姜宁得到杨朝肯定的答复后,没管脸色难看的杨辛,转身对着李熹微柔声道:“随州不可无人主事,你留在随州等我。”说完对秦基海道:“我出战期间有何事都需与李小姐商量。”秦基海点头称:“是。”姜宁又对那侍卫和丫头们道:“秋阳你就跟在姑娘身边,你们几个照顾好你家小姐。”
秋阳领命,笑嘻嘻的站到了李熹微身后。
李熹微看着姜宁,自从李熹微重生的那天起,她就知道终将会迎来乱世,她为此做了很多的准备,随着肃亲王被人陷害,姜宁自请随州,到在骊山发现刘致勾结外贼偷藏私兵只等平度破城便与凉国围攻江州的秘密起,她知道姜宁一定会出战,他知道以姜宁的实力,守住江州不成问题,可是到了临别这一刻,她心中还是酸楚不已。她知道这样的情绪因何而来,因为得到过,就再也不想失去,也许这便是由爱生怖罢!
她不希望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姜宁,便垂眼隐下情绪含笑道:“我定等你归来。”
姜宁见李熹微如此模样,只想用力抱一抱她,可他怕李熹微难堪,只好抬手握住李熹微的双肩紧了紧后转身上马,杨朝跟李熹微说要她照看一下家中老弱后也跟着上马,上马后见自己祖父未有动作,便轻咳一声,杨辛方才如梦初醒,眼色昏暗不明的看了眼杨朝后,懵懵懂懂的跟着翻身上马,随着姜宁带着众数兵马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随州与江州所隔不远,不过按照行军的速度来说,最快也要两日才能到江州。这日夜幕降临,士兵们依令扎营,杨辛与杨朝强忍着心中疑问,直到用了晚饭才去姜宁的营帐找姜宁。
祖孙二人进到姜宁营帐里,姜宁正冷着脸坐在主位上,季宣与姜宁身边的两个暗卫都在,仿佛正在等他们一般,杨辛见此,顿觉心中万千疑问仿佛都问不出口了。
最后还是季宣道:“杨大人,你我可是多年未见了。”
杨辛仿佛突然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艰难地开口问道:“王爷近来可安好?”从在城门口见到季宣那一刻起,便有个隐隐的猜想在他的脑海冒起,既然季宣没死,那肃亲王也很有可能没有身亡。加上刘致今日所言,想必安庆王早就知道此事的主谋是上面那位,而他当时自请来随州本就是另有所图。如今再回想起今日刘府一事,只怕他本就是借刘致之口将肃亲王一事的真相告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