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2 / 2)

几年下来,能留在南街继续当差的都是李熹微和赵氏的心腹,而知道李正德活着的除了木槿和赵氏的两个贴身丫头便只有李熹微身边几个贴身丫头了,为了保险起见,李正德提议自己可以扮成小斯的模样跟着李熹微进府,李熹微却不肯委屈自己的父亲,一早就派人回府把一些做杂活的丫头婆子们给打发回去休假了,之前在庄子上保护李正德的人手过去正好能顶住这些缺。

李熹微一行人安顿好之后,赵氏才从商会回来,见到本来该在庄子上的夫君时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李熹微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之后,赵氏这才稍稍放心。

半月之后,正值酷暑,权鼎帝看着四皇子和严泽带回来的信件还有劫匪头领的口供勃然大怒,最后把口供和信件往地毯上一扔道:“太令朕失望了!”

严泽和四皇子连忙跪下道:“皇上息怒。”

权鼎帝捏捏眉头对着严泽道:“严卿,现在正是凉国与我大昭交战之时,对于这口供里攀扯的乌敏文,严卿有何看法?”

严泽眼看权鼎帝直接把口供里对乌敏文的指控定性为攀扯,又提到现在凉国与大昭交战,脑子里转了几个圈之后回道:“此事非同小可,为免打草惊蛇,臣一直没有对人提起过此信件和口供,现在正值两国交战,如果临阵换帅的话,只怕会扰乱军心,依臣之见,此事需得暂缓。”

权鼎帝点点头后对着四皇子道:“樾儿可有见解?”

四皇子闻言震惊于乌敏文在权鼎帝心中的地位,又想起自己和姜宁的交易便道:“禀报父皇,那劫匪对乌家的指认空口无凭,这事与乌家有没有关系还不好说,不过根据劫匪的口供和物证来看,只怕这个高鹏是脱不了干系的。”

权鼎帝点点头道:“唔,那就让大理寺卿提审高鹏,让赵璞玉协理。”

四皇子和严泽伏地跪拜道:“臣(儿臣)遵旨。”

接到提审高鹏旨意的赵璞玉也明白,皇上有意要保乌敏文,只可惜天公不作美。

这日晚上,江州城防军统领林进在江州城的瞭望塔上用望远镜往平度城那个方向看去,心中唏嘘不已。

平度城作为边陲小城,本来是由肃亲王带着重兵把守的。

这些年来虽然小战不断,但是因为有肃亲王坐镇,从来没有真正的伤筋动骨过,平度城的百姓们也都对凉国的不时骚扰见怪不怪了!

而这次却不一样了,平度城是真的失守了!

在两国刚签订和平条约,肃亲王班师回朝之后凉国便单方面毁约并再次入侵大昭,整个平度城都在等肃亲王的援军,谁知等来等去,平度城守将最后等来的消息是肃亲王遇刺身亡和乌敏文接手肃亲王兵权的消息!

等乌将军带着军队兵临平度城的时候,黄花菜都已经凉了,凉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了平度城!

当大家都以为乌将军会主动出击一举收回平度城的时候,乌将军却想着给凉国来个出其不意,他认为凉国那样的小国家,这次倾尽举国之力来攻打大昭,长久下去肯定难以为继,等到凉国粮尽弓绝的时候,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收回平度城,这一耗便耗了十来天!

林进想到此处,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平度城失守后,还不知城内的百姓们现在是什么光景!

这口气还没叹完,林进突然倒吸一口冷气!

他皱着眉头,飞快的用衣袖擦了一下望远镜的镜片之后又重新把望远镜架到了鼻梁上!

当他确定望远镜的镜片上折射出的是密密麻麻的人影和光点的时候,他心想,完了!是敌袭!

他一步跳到瞭望塔的号角前,提起一口气就准备吹响敌袭的号角!

谁知才提起气,还未吹响号角,林进的胸口就被一支利箭以贯日之势穿透了。

林进被利箭穿透胸口的一瞬间,听到了另一个瞭望塔上传来的敌袭号角声。幸好。

原来凉国军队占领了平度城之后他们的将领和乌敏文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想给大昭来一次出其不意,在他们以为凉国肯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整顿平度城的城务,暂时不会出兵的时候,凉国却派出了举国兵力强势攻打江州!

因为乌敏文的战略错误,差点把江州拱手相送给敌国,好在冯古渊带着虎豹营和雄狮营支援,才让江州勉强守住了城墙。

战况传回京城的这天恰好是赵璞玉提审高鹏的第三天,大理寺手段特殊,高鹏能吐露的都吐露的差不多了,而关于乌敏文的口供却被赵璞玉单独拟成一份做成密报交给了皇帝。

还未等权鼎皇帝做出什么决策,京城里的街头小巷里就传遍了高鹏和乌敏文为求官路通畅,买通劫匪假扮劫财之人暗杀政敌的消息,而被劫匪暗杀的官员名单里,谢长明,王超等人赫然在列,还有几个突然失踪的官员也是高鹏和乌敏文所为,又加上高鹏两天前确实被大理寺提审,到现在都没有放出来,被有心人一番渲染引导之后,高家便被那些被害官员的家属和热心好事的群众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大有不给说法便要用臭鸡蛋烂叶子把高家淹没的架势。

这日中午,下了朝的权鼎皇帝看着赵璞玉递上来的密报,又想起街坊市井的传言,对着赵璞玉大发雷霆道:“这还是密报?只怕街头小贩知道的都比朕快!是谁在传这些?”

赵璞玉连忙跪下请罪道:“皇上息怒,最开始是谢长明和王超两人的家属在传,后来便引发了民愤,现在市井里的传言已经让人去引导了,有高鹏在前,暂时不会影响到乌大人。”

权鼎帝想起来谢长明是田赋策一事的主导者,把密报放在桌上冷笑一声道:“苦主找上门来了!”

赵璞玉仔细斟酌着这句话的意思道:“高鹏这事只怕还得早作定论。”

权鼎皇帝道:“明天一早当朝宣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