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见一个身着暗青色细棉袄的丫鬟从金丝香木上绣着仙鹤的屏风后出来,给赵氏墩身问好之后向李熹微走来:“大小姐可好些没有?咱们老夫人可一直惦记着您呢,您快些跟奴婢进去,让老夫人欢喜欢喜!”说着便要来牵李熹微的手。
李熹微往赵氏身后一躲,让这伸在半空的手僵了僵。
这是祖母跟前的心腹,秋芽。
赵氏抚了抚李熹微之后对秋芽说:“秋芽有心了!”也不多做其他解释就拉着李熹微往里走去。
走到内里,就见一个不到六十岁的妇人穿了身宝蓝色勾勒宝相花纹的褙子,头上戴着同色绣着吉祥如意图案的抹额,发髻上插着景福长绵簪,正坐在罗汉床上,一副温柔慈爱的笑脸望着李熹微。
正是前世里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的李老夫人。
另有一个身着翡翠烟罗绮云裙,梳着凌云髻,头戴玲珑点翠银簪,薄施粉黛,秀眉如柳弯的年轻妇人在红木雕花罗汉床边的杌子上坐着,手里抱着个不到五岁的奶娃娃,身边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小少年,身后围着些许丫鬟婆子,正是李熹微的二叔李正贤的原配妻子张氏和她的嫡长子李程,次子李垣。
赵氏拉着李熹微给老夫人行礼:“母亲(祖母)安好。”
“大嫂安好”坐在杌子上的年轻妇人把手里的娃娃交给一边的婆子之后便站起来和赵氏问好。
老夫人一脸亲切的朝着李熹微招手:“哎哟,快快起来,我的小祖宗,你这身子骨才见好,可不敢动不动就跪!快过来,让祖母好生看看!”
李熹微默不作声的走过去,站到老夫人跟前,任由老夫人爱惜的摸摸这里看看那里。
老夫人问:“微儿可还记得自己是怎么从假山摔下来的?”
李熹微呆了呆,自己前世有没有摔这么一跤她确实怎么也记不清了,便回老夫人道:“祖母,微儿不记得了!”
“往后那假山上可不敢乱去!可还有哪里不舒服?怎么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老夫人又问。
李熹微闻言一愣,但她此时实在笑不出来,就打个哈欠道:“是,祖母,微儿总是想睡觉,但是心里记挂着祖母,便不困了。”
李老夫人闻言笑眯眯地说:“哎哟哟,我的小心肝儿,那你这段时间就别往我这老婆子这里跑了,待好好休养好身子之后再来看祖母罢。”
交代完李熹微又转头对一旁正和她的二儿媳寒暄的大儿媳妇赵若芙道:“你这段时间也别来给我这老婆子请安了,好生照顾熹微罢,本来就只有熹微一个,若是熹微还有个什么闪失,老婆子我可要拿你是问!”
赵若芙闻言低眉顺眼的回道:“是儿媳的不是,让母亲忧心了!”
老夫人见此又道:“下月初五便是丁家老安人的六十大寿,到时我就不去了,你且带着你弟媳一起去。”
丁家老安人寿宴,他是不是也在?李熹微深吸一口气,稍稍淡化了胸口的不适,眼睛往老夫人口中的弟媳,那坐在罗汉床边身着翡翠烟罗绮云裙的年轻妇人张氏看去。
别看这个张氏表面一副温婉小意,牲畜无害的样子,其实私下里最是势力不过,李熹微记得前世她母亲也被李老夫人要求她带着张氏在各大世家走动。
以张家娘家的身份地位,丈夫又只是鸿胪寺卿的官家夫人,想要进入几大世家的关系网是没那么容易的。不过如果有本身娘家就是世家之一,自己夫君又是吏部尚书兼永城候的赵氏带领,却是方便许多。
张氏为了能进入京城顶层的名流圈,平日里总是在赵若芙面前伏低做小。赵若芙想着张氏总归是自家的人,也总是顺着李老夫人的意,张氏便借此机会为自家的生意获得了很多便利。
只是前世里在她母亲跟前获得诸多好处的张氏,在父亲突然获罪自戕之后便再没有踏进过长房的院子里一步,后来陈氏上门认亲的时候,张氏的贴身丫鬟更是在私下里到处说李家虽然有这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祖训,这大老爷终究是无子,所以才在外面偷偷地养着儿子,等到了时机再接进府里云云,再后来,赵若芙一病不起,张氏也明里暗里的为难过李熹微。
而李家的老夫人在这两个儿媳里却最是喜欢这个二儿媳,不为其他,就因为张氏家室一般,性子又温柔,好拿捏得很,最重要的是能生儿子。
不像这个大儿媳,生不出儿子,却有那样的身份家室摆在那,又有家规在前,且赵若芙嫁进府中做事滴水不漏,她拿不到赵若芙的错处。
“是,儿媳省得,届时自有请帖邀弟妹与我一同前去!”赵氏从善如流。
老夫人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连面子功夫都不做了,直接挥挥手道:“好了,熹微身子才好,我就不多留你们了,且都退下吧。”
“儿媳(孙儿)告退!”说着赵氏带着李熹微退出世安堂。
退出世安堂后,没走几步就听到有急声从后而来:“大嫂,且慢,还未来得及多谢大嫂!”张氏从后头快步追上之后先是对赵氏行了个礼。
赵氏虚扶了一下张氏,张氏又对李熹微和颜悦色道:“微儿大好了就好,可不得再顽皮去爬假山了!”接着也不等李熹微回话,又对李程说道:“程儿,你且带你弟弟妹妹到一边去玩一会!”
李熹微知道这是张氏有话要对她母亲说,李熹微抬头望了望赵氏,赵氏便温柔地笑道:“去罢,让钱妈妈跟着你!别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