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六年春天,长安城一片柳花纷飞的景象,大汉朝再次出兵反击匈奴,报去年秋季匈奴入侵代郡之仇。
皇帝刘彻派大将军卫青督率大军出定襄,士兵数万,麾下将领如云,有一直追随左右的中将军合骑侯公孙敖,左将军太仆公孙贺,右将军卫尉苏建等,另有后将军郎中令李广,强弩将军右内史李沮,前将军翕侯赵信,校尉张骞。
除此外,刘彻也第一次给予剽姚校尉霍去病轻骑八百余,远离汉军主力部队奔袭。
跟随大军出征的几位将军中,公孙敖几位是一直追随卫青出征的,李广重新复职,几年前自雁门击匈奴溃败,差点受对方俘虏,虽然皇帝未施大惩,却也因全军覆没被降为庶人,虽重被召回任右北平太守,也一直郁郁不乐。
李广是一代名将,在匈奴人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镇守右北平的那几年,始终没有匈奴人敢轻易犯境。此时曾任郎中令的石建去世,皇帝急召李广接任,再次任命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出征。
另一个赵信本是匈奴人,兵败而受降于汉,被刘彻任命为前将军,赐封翕侯。
张骞是出使月氏、大宛,大夏等西域各国的功臣,曾几度穿越匈奴境地,对敌方大环境了若指掌,知道水草位于何处,有他在帐下协助,使得汉军水草丰沛,也可与匈奴打一场持久战。
第五次出击匈奴,对敌方的实力了若指掌,但卫青没有放心轻松驱敌,全军受他将令,一路开拔直线向定襄进发。
全军行军迅速,不久后便抵达,恰与一股匈奴主力相遇,汉军兵精粮足,人数远多匈奴人,卫青下令前线部队与匈奴人交战,杀敌数千人,残存部队无心恋战,匆匆地向塞外撤去。
“大将军,匈奴人逃窜出塞了,我们要怎样做?”苏建等纷纷问道。
卫青沉思片刻,在中军帐召开军事会议,麾下主要将领悉数参加,各抒已见,但这几个得力副将们意见不合。
公孙敖率先发表意见道:“匈奴士兵如今畏惧我军实力,正好乘胜追击,杀一个片甲不留,岂可轻易放过,让他们有喘息之机?”
苏建赞成道:“我同意,如今我军大败匈奴人,势头正盛,而匈奴折兵损将,实力对比下我军胜出,时机不可贻误。大将军,请下令吧!”
卫青静静听着,目光投向另外的将军,说道:“各位都是这个意思吗?”
公孙贺犹豫了下,出列说道:“大将军,末将以为不可。”
卫青淡淡一笑说道:“为何?”
公孙贺他说道:“我军从长安至定襄行军迅速,日夜兼程,有大量的辎重粮草在后,经不起长途奔徙,士兵身心劳累,理应休整,再行攻击才是上策。”
“休整,休整,等你休整完只怕匈奴人逃得无影无踪了,还打什么?”公孙敖不肯认输。
公孙贺也坚持意见,断然否决道:“我军此次出征本非还击,是主动寻敌作战,匈奴人再逃能到哪里?还不是在塞外游牧?等我们休整完毕,再与匈奴士兵作战不是更有把握?”
卫青挥了下手,看向一直沉默的其他将军,李沮与赵信都低头不语,他们随军作战不久,资历尚浅,况赵信原是匈奴人,更沉默少言。他又看李广,见他面容冷静,眼光瞟向自己,便出声说道:“李将军,你有何意见呢?”
李广与卫青的关系不算好,他出身长安名门,历代祖父皆名将,他更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武艺高强,名声远播,但不知何故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曾几乎被俘,不但无法封侯,连立功的机会也少之又少。
而卫青的年资阅历皆不如他,却已掌握大汉全部军权,成为最高统帅。
最近这几年,李广一直是郁郁不乐的,身为名将在家闲居,甚至要忍受霸陵小吏的腌臜气,叫他如何忍得下?卫青此人又性情温和,即官位远高于已,也谦和礼下,他还不能公然与他唱反调。
“李将军?”卫青见他久不曾答,又问了句。
李广方才将过往思绪收回来,说道:本将认为二位公孙将军的意见都对,军机不可贻误,但将士长途奔徙也颇为劳累,带着粮草辎重也很难迅速行军。”
“那李将军是何意呢?”苏建说道。
李广继续说道:“不如派一支轻骑直线出击,其余大军折回长城内进行休整,如此不是两不耽误?”
卫青点点头,说道:“李将军觉得派哪位将军出击比较合适?”
李广急忙地抱拳出列,说道:“大将军,末将愿往!”
“大将军,我也愿往!”
“我也是!大将军请派我去,只一千轻骑即可!”苏建与公孙敖纷纷出来请命。
卫青望着几位将军,遣谁去都不太好,李广已有年纪,公孙敖与苏建虽值壮年且勇猛果敢,又失之鲁莽冒进,真正信得过的公孙贺呢,又是主张休整的。他看见赵信似有话要说,便说道:“赵将军,你有何不同意见么?”
赵信是一位年轻将领,形貌气质上有着匈奴人的特质,他说道:“末将赞成公孙贺将军的意见,此次大军出征,欲击败匈奴不急于一时,况孤军深入匈奴境内,道路不若对方熟悉,不见得能寻得匈奴交战,侥幸寻到,区区一千兵也不见得稳操胜算。元光五年,大将军与三位将军分兵出征不是做过?若前军失利,则动摇军心,于大军不利……”
“赵信!大军尚未与匈奴交战,你怎可先挫我军锐气?是何居心?”话音未落,李广第一个跳出来厉声质问。
座上几个都清楚光元五年那一仗只有卫大将军的那支军大胜而归,其中败得最惨的便是李广部,赵信旧事重提,岂能让他咽下这口气?
“我并无动摇军心之意,只是直话直说,孤军深入本有风险,”赵信也是一句不让了。
“你!你这个匈奴人有什么资格这样说?!”李广气极,却说不出话。
公孙敖等见他愤怒,上来劝解,硬生生地便将他拉回座位,赵信与李广对视,见他恼怒地盯着自己,有些紧张,抬头望着卫青。
卫青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们也不要争执了。”他深思一会,决定道,“赵将军的话还是在理的,大军追敌断然不合,孤军深入又颇有风险,这样吧,先撤回长城以内,全体将士稍做休整,届时再出击不晚。”
“大将军既已有主意又何必来问我们?”李广怒气未消,卫青装作不曾听见,下令说道:“传我将令,大军暂回塞内!”
大将军既已下令,几万大军重新返回长城以内,做暂时的休整,士兵与将领们已疲累不堪,正好借这个时机好好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