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珏微怔,这几年紫玉不再登门了,她也甚是奇怪,莫非她害怕公主?还是卫将军深受陛下的恩宠,她觉得没必要再与公主来往了?
她想不明白,素来与那紫玉也不是无话不谈,那女孩聪明机变,不肯吃一些小亏,哪像自己这般老实。
第三次得胜归朝的卫青已是皇帝眼中的帅才,朝臣口里的将军,百姓心中的英雄,此次他出兵雁门,共计斩敌数千人,算得上一场大胜。
当他率领着军队浩浩荡荡地开回都城时,百姓夹道欢迎,口中欢呼,卫将军每次都给予匈奴人以痛击,为中原百姓出胸中恶气,怎能不受百姓的爱戴?虽是性情内敛不事张扬,但卫青坐在高高的马上,心里油然地产生一种自豪感。
皇帝给予赏赐无数,卫青感激受领,入宫拜见姐姐,已贵为皇后的卫子夫,姐弟二人都深感荣耀。
“舅舅!”一声清脆的叫喊声,一名身衣华服的少年从内室跑出来。
卫青微一怔,却见是外甥霍去病,他长大了不少,笑着说道:“去病,你也在这儿?在读书么?”
霍去病十几岁,孩子似的脸庞上透着勃勃英气,眉开眼笑,他自小崇拜舅舅,认为他是一个大英雄大人物,他跑上来说道:“舅舅,一天到晚地读书真没有趣味,幸好陛下允许我读些兵书,舅舅此次又凯旋归来了,去病真是羡慕!”
卫青笑起来,拍了下他的头,说道:“这有什么可羡慕的?不要以为打仗那么好玩,得胜之时虽有荣耀,战线漫长却也是辛苦的。”
“只要能痛击匈奴,我才不怕!”霍去病笑着叫道,又扯着舅舅的宽大朝服,说道,“舅舅下次再打匈奴是不是带我一起去呢?”
卫青大笑说道:“你还小呢,十六岁不到就想出去打仗了?你娘怎么能放心下?陛下也不会答应的。”
霍去病摇头说道:“我去求求陛下,说不定他就答应呢,你说是不是,姨母?”
卫子夫微笑着说道:“你舅舅说得不错,要想出去打匈奴,还得再等几年呢,这么急做什么?把本事练好,像你舅舅似的才行。”
霍去病皱起眉来,说道:“再过几年,匈奴都让舅舅给打完了,我还打什么呀?”
卫青微微一笑,他非常喜欢这个外甥,年少锐气,虽与自己少年时不同,却也露出峥嵘,他温言说道:“去病你放心,舅舅一定等你练好本事一起去打匈奴,如今你必须好好读书练剑,明白吗?”
“是,谢谢舅舅!”霍去病立时又高兴了起来,跑着跳着便走开了。
卫青与卫子夫两个含笑望着他,这个孩子有他母亲的影子,待霍去病跑远,卫子夫便笑说道:“青弟,你怎么刚班师回朝就到宫里来了,应该先回府看看,你又得一子,不知道吗?”
卫青微微一笑说道:“已听陛下说过了,稍后便会回去。”
“怎么你好像不是很高兴的样子,得了儿子不该庆贺吗?”卫子夫奇怪地看着他。
卫青说道:“皇后你多心了,臣并没有不高兴,只是第二个儿子了嘛。”
卫子夫秀眉微蹙,说道:“青弟,你不要这样见外好吗?虽然我已成皇后了,但还是你的姐姐,没有外人在时还像家里一样就可以。”
卫青应了声,想了想,环顾了下四周,问道:“据儿好吗?怎么没看见他?”
卫子夫笑起来说道:“睡着呢,这孩子啊真是静得很,除了读书就是睡觉了,都很少出去玩。”
卫青又应了声,想来坐了好一阵子,也该回府看看,便起身想要告辞了。
“对了,”卫子夫似是忽然想起,看着他说道,“长公主回长安了,你听说了吗?”
卫青初回长安,自然还不知晓,但卫子夫忽然又说道:“那你知否公主与汝阴侯和离?”
卫青听到这个消息,面有惊诧,瞧着姐姐只摇头,问道:“怎么回事?”
“这事说来复杂,我听陛下说,汝阴侯行为不检,竟与其父的侍婢私通,让公主发现自然恼怒,二人起了争执,公主便书信与陛下,许了和离,陛下也答应了,斥责一通,并夺了爵位,”卫子夫悠悠一叹,说道。
卫青沉默不语,这汝阴侯如此对待公主,死不足惜,但公主再嫁落得如此结局,使他心里隐隐作痛。
“这是几时的事?”
卫子夫答道:“也没有多久,就是你出击雁门前期,长公主最近回了长安,陛下许她往后长住于此。你有没有去看望公主?”
卫青摇头,他很久不曾去过平阳侯府了,自从成婚后就没有再登过门。
“去吧,”卫子夫说道,“不管怎么,长公主可是我们卫氏一门的恩人,以后少不了需要她的帮助!公主是陛下的胞姐,过从亲密,影响力不同一般,她与我们关系特殊,就一定要拉拢。”
卫青微微皱眉,姐姐自成为皇后以来,性情改变不少,以前不曾听她说这一类的话。
“你别皱眉,我知你心里怎么想,”卫子夫站起来,看着他说道:“我也是如今才知道,要在这后宫里立足绝非那么容易,红颜易老,年华易逝,后宫美人无数,光想着陛下永远的宠爱是不可能的,色衰爱弛,自古皆如此,我们需要靠山,有倚傍,你明不明白?”
卫青不由得长叹了口气,说道:“我明白,姐姐请放心吧!”
少顷,卫青便告别卫子夫,从长乐宫出,一路慢慢地行着,他心里想着方才姐姐说的那番话,他心里酸痛不已,将五脏六腑都绞动起来。
想到公主命运不济,红颜坎坷,又想到这些年与公主间断断续续了无希望的往事,那得胜归朝的喜悦竟被冲得淡薄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