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小小激动一下,多年来,山区县的管理极为困难,道路不通,电话不通,交通全部靠腿,消息传达都是在十天半月之后,乡领导和村民见面,几个月甚至半年都不一定能见到一回。有一马平川的肥沃耕地,谁愿意待在山窝里啊!
王志国也说:“让山民到平原定居,便于管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充实边疆人口,加强边防建设,也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尽快富裕起来,就要从根本抓起,那就是教育和知识学习问题,小孩子到年轻人,都要学习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才能更快融入现代社会。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交通线建设,但只要藏民下山了,保证腾出手来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那边已经印好了一些宣传手册,有包文春参考现代建筑模式,亲自设计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房屋庭院,你们可以带回去让藏民们看一下。”
总部医院驻扎在一个简单的旧院子里,条件极为简陋,医生却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他们以前是野战医院的军医,有着各种外伤治疗经验,为了支援地方建设,就协调进来一批人员,参与特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组建了这座医院,名字是个代号叫九零九总医院。
新医院的建设规划是做出来了,但是没有开工,还是因为人手紧缺,所有人都调到交通建设上去了。
交通建设很紧张,按照规划,有南北两条横贯东西的主干道,南线是沿着布特拉河修建的,名叫320国道,那里地质情况复杂,水道繁多并经常变化,需要建设大量高架桥。另一条是五六十公里以北的第二条东西线路,名叫310国道,是同样的高质量快速机动道路,也需要几十座大跨度桥梁。两条主干道之间,有十几条连接辅线道路,这个就是依据地形修建的,能让车辆物资尽快输送到边境线上。另外,从北线开始,还有五条纵深线路,通往北面深山峻岭之中,连接到省道306和省道202上,以后还要把国道318延伸到迪尔巴上来。再加上青藏线铁路要延伸到迪尔巴以至向东到迪庆和丽江。这个工作多路段同时施工,以现在的建设水平来看,山路还好说,桥梁建设技术方面难度很大。但困难再大,也一定要建设起来!
会议结束后,包文春要陪着王志国到处检查工作,把陈捷徐晴留下来搞自己的单位建设筹备工作,自己整天坐直升机飞来飞去。
这个检查工作就比较烦琐了,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输送释放暂时运不进来的物资。包文春的另一项任务是,按照规划的交通线路,他要消除险要路段的地质隐患。
这和本地的地形特点有关,这片山区的地质结构和欧洲那样的岩石山体不同,它的地表有着独特的构成,可能的因为世界屋脊高处不胜寒或者是冷热膨胀引起的变化吧!山体绝大部分是以松散的石砾组成的,并且山体陡峭,绝大部分在六十度以上,峡谷是雪水冲刷出来的,下雨导致滑坡山体坍塌那是常有的事。看似岩石嶙峋的山体,实际上因为含水量大,结构非常疏松。据说有个县年年都在修路,几十年了,如同沙漠里平地建楼一样,前面修着后面垮塌着,这个县的公路建设,国家先后投资三百亿元,没有任何结果,汽车到底也没有驶进过县城。
包文春带着卢平老张在山里穿行的时候,在一个山谷里就看见远古冰川移动遗迹,或者说是雪山崩塌,沿着山谷滑落下来一块坚冰,表层已经覆盖了两三米多厚的泥土砂石树叶枯树,从下方溪流边上才能看出它的巨大面貌。那小溪水冲刷着巨大冰块,只是融化一个边角而已。假以时日,几十米厚的巨冰完全融化,它所支撑的山体肯定还要坍塌,整座山又会出现新的结构变化。
包文春曾对卢平老张王志国几个人说:“也许整个高原内部,还要更多类似的情况,如果它们都化掉了,会不会像轮胎放气,就瘪掉了?”
王志国就见识了许多特别匪夷所思的事情。反正直升机上还有老王、王十九、包信和他俩共七个人。所经过的山沟,当然是先探测一下有什么奇异宝贝没有?再看看浅表层有没有地下空洞或者是深埋的冰雪,然后就是把这一带的山体坡度搞平缓一些,把地面搞瓷实一些。顺便在围堵着打点猎物,野鹿野猪巨蟒都要收集一点,孩子们没有肉吃可不行。
当然了,那些长得恶心的动物不能吃,坚决不能要的,就深埋了吧!
山体滑落崩塌。显露出来的宝贝太多,这都是可以转化成其他物资的,绝不能放过。巨大的水晶原石,亘古荒原缓慢抬升,高温高压形成的玉石,那也不能视而不见吧!还有原生的金块,金砂矿石矿砂,收起来以后再找人提纯吧!
至于山体垮塌擁堵了山谷的小河流水,形成无数大大小小的堰塞湖,掩埋了大量的山林树木植被,地质变化对生态的影响,那都不是现在考虑的事情。
重生八一最新章节地址:
重生八一全文地址:
重生八一txt下载地址:
重生八一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百五十八章藏民下山)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重生八一》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