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充电(1 / 2)

向阳花开 柳生芽 1089 字 2021-02-11

李叔叔看到成芳没有回来,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他不敢在人多的时候问。想想也是,成芳还回来干什么呢?为了他的一句承诺和虚无的感情?

他在第二天逮住个没人的机会小心翼翼地问了正娃,正娃看着他那张充满忧虑的脸,犹豫了一下,改了口,“成芳留下了,她觉得老家好,不愿意再回来。”

可李叔叔从他那一闪而过的犹豫的眼神中看到了真相,他没敢再问。

回乡探亲的事大家足足讨论了一个多月,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耐人寻味的细节,一提起来总使人们按捺不住地热血沸腾。

像牛反刍一样,这些话题在反复咀嚼了无数次之后,大家心情终于渐渐归于平静,思乡之情暂时得到缓解,十年前被逼抛弃家园的伤痛在这一行人的探亲之后得到了一定的治疗,心头碗口大的伤疤结上了痂,人们干活的劲头更足。

崇文并不感觉轻松。

爹给他捎来的信尽管把家里的事说得风轻云淡,可是他知道爹一个人在家乡的孤独和艰难。他决定来年冬天亲自回去一趟把爹接来。

时间来到了1952年冬天,新村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扫盲运动,以提高国民素质。

镇干部让新村人以村为单位开展这项工作,本地人没人愿意来这个小村对他们进行扫盲。好在这个小小的移民村的识字率并不低,四大家族里极少文盲,只是其他村民需要学习认字。

这个时候李叔叔更怀念起成芳,她为啥不回来呢,她要是回来了现在就可以做一名光荣的老师,多好啊。他的心头隐隐作痛。

自从成芳走后他的日子就过得十分寡味,他不怪翠翠粗俗,从前的穷人有几个能识字读书的。

谢伯母主动担起扫盲任务,她组织自己的儿媳妇和女儿淑英,加上程医生的太太及女儿,把愿意学习认字的村民分成小组,利用晚上义务教村民们认字。

书本是上面免费发下来的,在她们看来是十分的简单,但对于村民们来说是太难了。

愿意学习的主要是妇女和孩子,为了不耽误干活,她们总是纳着鞋底来上课,这哪是学习的态度?

淑英提出用唱歌的方式来教她们,让会唱歌的女孩子先教会大家唱一首歌,再把歌词写出来教大家逐个认。

结果唱歌是挺积极,唱完之后愿意学写字的就很少了。女人们嘻嘻哈哈的根本不合作,还拿她开玩笑:“老师,圆房两个字怎么写呀?做了人家的小媳妇,你给小女婿纳了几双鞋啦?”

淑英羞红了脸。面对这样的学习态度,她得想其他办法。怎么办呢?

聪明的她又想到一个办法,

“大家把各自老家的地址拿来,这个你们得先学会认和写吧。”说完,她看着那些突然安静下来的脸。

“对对对,这个我们得先学会,我们回家去拿地址来。”大姑娘小媳妇们一哄而散。

很快,有人拿来了地址,她把陆续拿来的地址一个一个标注上对应的人,以免弄乱。

贵琴最后一个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可找到了,累得我。”她还喘着气,脸颊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