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节 沙皇宝藏(2 / 2)

位于圣彼得堡西北的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的一片沼泽树林里,这里是芬兰湾的一个三角洲地带,人工运河纵横交错,也是圣彼得堡与北冰洋相连接的隐蔽通道之一。本来这片地区并不被盟军所知,但在当地生活的芬兰人和十分活跃的芬兰游击队则把这个至关重要的情报通告给了盟军。接到拦截命令后的第十五骑兵军立刻倾巢出动,扑向圣彼得堡西北。而在炮火连天的圣彼得堡滨海城区里,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正在悄悄出城,驶向海港。部队里不但有沙皇尼古拉二世、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夫娜,还有他们的五个子女以及数百名皇室成员和达官贵族。负责护卫这支逃亡部队的是经验丰富、对沙皇忠心耿耿的陆军中将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整个队伍的核心成员并不多,但行动缓慢,因为队伍里还有四十多辆武装押运车,车内都是沉重的金银珠宝。尼古拉二世知道自己如果孑然一身地逃出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力了,只有拥有这么一大笔财富,自己才能在异国继续活动。而在芬兰湾里,十多艘军舰静静地停泊着。指挥舰队的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少将负责接应皇帝一行,只要离开了陆地进入北冰洋和大西洋,那么整个舰队和皇帝都会安全了,因为英国皇家海军的一支舰队已经驶到大西洋北部,会安全护送他们前往英国本土,然后组织俄罗斯的复国势力继续给中德奥土同盟国增加麻烦。

英国人虽然对俄国人并没有什么好感,两国当初为了争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以及在南欧、中亚地区的互相扩张而发生了不少冲突,但此时面对共同的强大敌人,两国不得不联合起来。英国方面试图攻击德奥两国本土和奥斯曼帝国,从而减轻俄罗斯的压力或给俄罗斯打开一条输血通道,但可惜,这两个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全部以失败而告终。迫于无奈之下,英国方面也赞同了沙皇流亡英国的要求,为俄罗斯灭亡后做准备。况且,英国人也知道沙皇会带来一大批巨额财富,只要这批财宝进入英国境内,那英国政府随时都能将其据为己有,以此缓解英国此时同样艰难的战争财政。

坐在一辆装潢豪华、富丽堂皇的武装马车里,尼古拉二世用悲凉的眼神看着背后越来越远的圣彼得堡。由于逃离行动定在深夜,因此他此时已经看不清圣彼得堡深处那片居住了四十多年的冬宫了,只能借助不时的炮火来凝视着他即将失去的一切。“罗曼诺夫王朝延续了整整三百年了,想不到,我却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末代君王。”尼古拉二世悲哀地叹息道,“不仅仅如此,整个俄罗斯都葬送在了我的手里。上帝啊,您为何不庇佑俄罗斯?我一直竭力想成为第二个彼得大帝或伊凡大帝,但为什么上帝却让我成为了第二个伊凡三世?”他痛苦地抱紧脑袋,整个人的精神已经彻底崩溃。

坐在他身边的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夫娜是一个冷酷、骄横、倔强的皇后,她冷冷地看着自己的丈夫:“陛下,彼得大帝和伊凡大帝之所以能成为大帝,是因为他们都经历了异常艰难的磨难。即使是伊凡三世,他虽然是莫斯科大公国的亡国之君,但他却也在最后成功地让莫斯科大公国从蒙古人的统治下恢复了独立。如果你就这样沉沦下去,那简直就是个懦夫。”

尼古拉二世仍然抱着脑袋,整个人几乎可以用卑微来形容。

“陛下!”疾呼声从马车外传来,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中将打开车门,脸上写满了惊惶,“不好!前面发现敌人!”

“什么?”尼古拉二世触电般跳起来,声音几乎在颤抖,“我们距离舰队还有多远?”

“还有五公里。”

“快速前进!命令护卫部队,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人!”尼古拉二世惊慌失措地喊道。

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和喊杀声一起在队伍的前方响起,第十五骑兵军的一万多骑兵汹涌地朝着仓惶逃跑的这支队伍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进攻,护卫队伍两侧的俄军卫队在眨眼睛就被纷飞的马刀砍杀得血水横流。望着这一幕,尼古拉二世魂飞魄散、亡魂丧胆,其余的皇族王公们也个个面如土色、肝胆俱裂。护卫他们的俄军部队都是忠心分子,因此奋战阻击帝国军。

“不要管其他人!注意拦截尼古拉和那些武装押运车!”军长马千龄高喊。此起彼伏的照明弹将交战区域照得一片雪亮,马千龄敏锐地看到几十辆马车正在不要命地朝着海边的港口狂奔而去,急忙一挥马刀,率领部队追赶上去。

地动山摇的炮击声猝然响起。游弋在近海码头里的俄军炮舰发现了陆地上的队伍正在被一支敌军骑兵进行追杀,立刻全力开火。劈头盖脑的舰炮炮弹呼啸着不断倾泻向骑兵们的人群里,弹落火起,一团团绽放开的火球周围人喊马嘶,被炸飞的骑兵血肉横飞。

“父亲!那支队伍离码头越来越近了!那里完全处于舰炮的射程内!硬冲过去,肯定会有很大伤亡的!”第43骑兵师师长马福禄少将火急火燎地赶来报告。

“不顾伤亡给我冲上去!”马千龄急如星火地吼道,“司令说尼古拉就在那个队伍里!而且还有一批非常重要的物资也在那些马车里!给我冲!”说着,马千龄策马扬鞭,率领着一队忠心耿耿的骑兵迎着舰炮追杀上去。

舰队司令高尔察克急忙命令所有的炮舰都抵近岸边猛烈开炮,密集的炮弹呼啸着扑过来,炸得追杀的骑兵们皮开肉绽、血流如注,惨叫声和战马的嘶鸣声震耳欲聋,被炸飞的骑兵在战场上交相枕藉,被炸伤的战马在战场上四处乱窜。眼看那支队伍已经进入码头,马千龄决然大吼:“蒙马眼!冲啊!”

战场上,面对尸山血海的场景,骑兵可以不怕死,但战马却也会害怕,害怕了的战马就会尥蹶子不肯前进,这种情况无疑会大大影响战局。用黑布蒙上战马的眼睛,是骑兵们最决然的冲锋形式,因为看不到眼前景象的战马不会停止,只会迅猛冲锋。马千龄厉声下达命令,立刻甩出一张黑布将座下战马的眼睛蒙住。紧随其后的骑兵们呐喊着,齐齐照办。由于战场处于一片沼泽山林地区,再加上是夜间,看不见前面路况的战马不断马失前蹄摔倒在地,骑兵们也滚滚摔倒,但剩余的战马和骑兵们都不要命地直线猛冲上前。

“杀!”马千龄大喊着,一刀将一个俄军劈成两半。就在这时,一发俄军舰炮呼啸而来,在马千龄的附近炸起了冲天的火球,无数的弹片顷刻间把马千龄和战马一起崩杀得体无完肤。

“父亲!”马福禄悲痛地冲上前扶起血流如注的马千龄。

“禄儿,不要管我!快去截杀那支部队,绝不能让他们逃到军舰上!”马千龄吃力地道。

“父亲,我不去,您现在这个样子,我怎么还能离开你”马福禄悲痛欲绝、泪流满面。

“混账!你是我儿子,但也是一名帝国军人,我是你父亲,但也是你的军长!我现在以军长的身份命令你立刻去执行任务!完成不了任务,不许回来见我!”马千龄虽然已经重伤,但仍然中气十足、怒发冲冠。

马福禄抹掉眼泪,把遍体鳞伤、浑身是血的马千龄交给后面的军医,然后急忙驾着战马冲锋上去。

冒着俄军舰队猛烈的舰炮,第十五骑兵军的官兵们在炮火的轰击下奋不顾身地攻杀着仓惶逃窜的尼古拉二世的队伍。这场战役的难度极大,海面上的舰队可以肆无忌惮地轰击骑兵,骑兵对军舰构不成任何还击,只能硬扛着对方的炮弹。雨点般不断落下的炮弹炸起了怒涛般的烈焰,骑兵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付出巨大的代价后,骑兵们将陆地上的俄军给杀得干干净净,俘虏了全部的车辆。后续赶到的第十五骑兵军的炮兵们架起迫击炮和步兵炮,猛烈还击码头里的俄军舰队。舰队司令高尔察克无奈地叹息一声,绝望地率领舰队撤离圣彼得堡。

浑身是血的马福禄急忙奔回队伍里,在临时架起的帐篷里找到了马千龄:“父亲,我完成任务了!”此时第44骑兵师师长马福寿少将、第45骑兵师师长马福祥少将也都快马加鞭地赶来了。第十五骑兵军属于帝国军内部的回族马家军派系,军长是马千龄,三个骑兵师的师长都是他的儿子,全军的骑兵们基本都是回族穆斯林。

原本奄奄一息的马千龄陡然间回光返照:“抓到尼古拉二世了没有?”

“抓到了!抓到了!”马福禄洒泪点头。

“太好了!”马千龄如释重负,然后又问道,“司令说的那些‘特殊物资’是什么?”接到任务时,陈宦含糊不清地告诉马千龄,那支队伍里除了有沙皇一家人外,还运送着一批特殊物资,但没有言明究竟是什么。这让马千龄疑惑重重。

“黄金!大量的黄金和财宝!”马福禄声音在颤抖。

“原来是这样”马千龄苍老的脸上浮出一丝微笑,然后目光凝重地看着三个儿子,“你们都记住,国家和皇上待我们恩重如山,你们以后绝对不得有任何异心,千万不要给我们回族的族人和我们马家抹黑。切记哪!”说完,马千龄溘然长逝。炮弹碎片严重创伤了马千龄,加上马千龄年岁已高并失血过多,这位忠勇的马家军缔造者终于为帝国完成了最后一个任务。

马福禄、马福寿、马福祥和周围的回族骑兵官兵们纷纷放声大哭。

尽管第十五骑兵军损失了三千余骑兵,军长马千龄中将殉国阵亡,但马家军还是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尼古拉二世和沙俄皇室尽皆被俘虏,包括八百多吨黄金的沙皇宝藏也被帝国军截获。消息传来后,坚守圣彼得堡的俄军统帅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绝望之下自杀,圣彼得堡随即被盟军攻取,这也标志着俄罗斯帝国至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