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节 血战曼德勒(3)(2 / 2)

王欲晓指点着地图道:“你看曼德勒附近,山林密布、村庄如星,非常适合一支奇兵藏匿其中。我决定从果敢独立团里抽调一千五百名精壮士兵,再从两师里抽调五百名精锐士兵,混合成一支独立部队,由你和果敢独立团的团长杨家辉指挥。你们的任务就是隐蔽在曼德勒附近的山林野地里,伪装成缅甸难民,蛰伏不动,毕竟果敢族士兵们在缅甸生活了这么多年,虽然是汉人,但言行举止和缅人已经没有区别。我再配发一台电台和大批的武器弹药给你们。开战后,守城的弟兄们会竭力奋战,争取把绝大多数的英军统统吸引到战场上来。如此一来,英军总指挥部必然很空虚。你们乘机直捣黄龙,摧毁英军的总指挥部。也许,你们的这个行动能够奠定我们胜利的基础。而你们,也是我们最关键的一支奇兵。”

姜登选是个非常精明能干的人:“总参谋长,我懂了。曼德勒的战局就是一场硬碰硬的攻守战,如果我们被动防御并浴血奋战,虽然不败,但也不胜。而且就这样熬下去,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好事。总参谋长命令我带着这支奇兵在关键时刻突然发挥作用,也许能力挽狂澜。”

王欲晓拍拍姜登选的肩膀:“姜兄弟,你刚毅果决、智勇双全,我认为这个任务必须要由你来指挥。战局一开,局势会很混乱,因此这个奇兵的指挥员必须拥有敏锐判断战局并且准确捕捉战机的能力。我觉得非你莫属。”

姜登选肃然立正:“请总参谋长方向!我一定完成任务!”

“姜兄弟,拜托了!”

“没问题!”

领命而去之前,姜登选突然心头一动。他急忙转过身,用深邃而复杂的眼神看着脸色波澜不惊的王欲晓:“总参谋长,您这样的安排应该还有第二个用意吧?”

王欲晓脸上略微起了一丝闪烁:“哦?何出此言?”

姜登选看着王欲晓:“总参谋长,您此举其实也是在给第八师和第九十八师留点种子吧?因为这场战役很危险,部队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在曼德勒。您让我带着部队潜伏出城,如果战局极度凶险,全城被围,那么您肯定不会下达出击的命令,而是命令我带着这些弟兄们撤离。”

王欲晓笑了:“姜兄弟,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人,所以这也是我选择你的原因。”

姜登选肃然起敬,然后庄严敬礼:“请总参谋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查尔斯·科明·埃杰顿中将是个“武器制胜论”的坚定拥护者,他认为,人的意志寄生于肉体之上,只要肉体被摧毁了,再怎么顽强的意志也会随之烟消云散。重机枪的问世以及在战争中造成的巨大伤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大英帝国凭着区区两千余万人口就能称霸世界二百多年,奴役了全世界各种肤色的数亿人口,攫取了面积近百倍于英国本土的巨大殖民者,靠的就是先进的科技和船坚炮利。当初区区几千英军就能打得佣兵百万的清王朝溃不成军,靠的也是先进的连发步枪。因此,他的部队本来只需要两天就能兵临曼德勒城下,但却走了足足四天。多消耗的时间,都是因为埃杰顿中将坚持要等后方的重炮部队和重机枪部队一起赶上来再发动进攻。因此,英军虽然给予了曼德勒的帝国军四五天的宝贵喘息时间,但本身的重武器也准备得非常充分。

三百八十多门大口径火炮,组成了英军强大的重火力部队。猎猎招展的米字旗下,一排排大炮昂起黑森森的炮口,齐刷刷地瞄准了曼德勒的城区。由于英军是从印度方向增援来的,因此主力位于曼德勒城西,和城市隔着一条伊洛瓦底江。英军所有的大炮也都设立在伊洛瓦底江的西岸,隔着江河炮击城区。

望着这个场景,埃杰顿中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当初大英帝国刚刚崛起时,特别是朝着美洲、亚洲、非洲等落后地区进行扩张的时候,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几千士兵、几门大炮、几艘军舰,就能征服这些地区的一个国家。但现在,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却处处都遭到挑战,欧洲的老对手德国不提,就连原先落后封建的亚洲都崛起了中华帝国这么强大的国家,使英国为了维护亚洲的利益而不得不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成本。中国从昔日被大英帝国瓜分的对象陡然间变成了威胁大英帝国的强敌,如此今非昔比的局面,让埃杰顿中将自然有些感慨。但他仍然坚信,大英帝国的国运是不会就此终结的,只要打赢了这场战争,大英帝国是不会走上西班牙帝国当初衰弱的旧路的。

排除掉脑中的杂念,埃杰顿中将厉声道:“开火!”

声震云霄的炮群怒吼声霎那间响彻伊洛瓦底江的江面,炮击声彻底盖过了大江的浪涛声,数以千计的炮弹呼啸着一波接一波地飞入曼德勒城内。全城地动山摇、黑烟冲天,建筑物的轰然倒塌声和炮弹爆炸的巨响汇聚成巨大的声浪,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曼德勒在天昏地暗中随即陷入了火海,城区几乎被炸平了,灰土浓烟一起直上云霄,地面剧烈震颤。操控火炮的英军炮兵们训练有素,在短短半个小时内有条不紊地将五千多发大口径炮弹准确地轰入了曼德勒城内。

望着不远处烈火和黑烟一起翻滚的曼德勒城,漫山遍野集结完毕的英军士兵们整装待发。这些白种的年轻士兵们看着这片距离英国近万公里的东方土地,一双双蓝眼睛充满了复杂的神情。这里的东方土地原本和英国毫无关系,但却被英国殖民了上百年,英国人从这里掠夺了无数的财富。队伍里,腰间挎着苏格兰长笛的军乐手按部就班地走到队伍的前面,准备吹奏冲锋的信号。

被黑烟笼罩的曼德勒城区的堑壕工事里,士兵们睁大了黑色的眼睛。

炮击声偃旗息鼓,随后传来的是一阵阵高亢而悠扬的苏格兰长笛声。整装待发的英军士兵们立刻化为了一股土黄色的洪流,倾泻向伊洛瓦底江。江畔涛声如雷,一道道浮桥很快搭设完毕,英军迅速源源不断地涌过江面,猛扑向大片城区已经化为残垣断壁的曼德勒。在帝国军士兵们的眼中,这些蓝眼睛、白皮肤、黄头发的异国敌人们在瓦砾间越来越近,几乎可以看见那一张张高鼻梁的脸了。随英军一起冲锋的,还有缠着头巾、蓄着大胡子的印度士兵。

“rch!”挥舞着手枪的英军军官们在队伍人流里声嘶力竭高喊。

“准备战斗!”帝国军的战壕里,军官们高喊命令。灰头土脸的士兵们拍掉身上的泥土,子弹上膛。成箱的手榴弹堆在士兵们前面的战壕上。这东西是步兵进行战斗的利器,而且轻便小巧,在山路上运输也不费事,因此曼德勒的帝国军部队装备了足够的手榴弹和子弹。

当英军迫近曼德勒城区不足一百米的时候,城市守卫者的反击霎那间如暴风骤雨般展开,无数的子弹和手榴弹雨点般飞向渡过河的英军头上。长达三公里的战线上陡然间狂飙起一圈圈炽烈的白光,汉语的喊杀声和英语的惨叫声一起响起,最前排的英军在密集的重机枪火力网中齐刷刷倒地。后方的帝国军炮群猛然开火,数量逊于英军但同样迅猛的炮火呼啸着飞向伊洛瓦底江。江面上波涛汹涌、水柱林立,大批的浮桥被炸断,渡河的英军要么被气浪掀飞到水里,要么在炮火中血肉模糊。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中,衣衫褴褛的帝国军士兵们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从掩体和堑壕工事里跳出来,组成了一道深灰色的潮水,两股潮头在城区和江面之间的英军登陆区猝然相撞,无数白花花的刺刀闪着耀眼的白光。交战区域内霎那间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跟随着帝国军士兵们一起反击的缅甸士兵们也奋勇作战。第九十八师师长王毓芬亲临战线鼓舞士气,他一边和士兵们一起用步枪射击一边大喊道:“弟兄们!给我狠狠地揍这些英国佬!”官兵们奋勇向江面上的英军猛烈扫射,暴风般的子弹密集狂飙,横扫向渡江的英军,打得江面上掀起万点波涛,宛如暴雨倾泻。在渡桥上毫无遮拦的英军被射杀得纷纷倒下,血水迸溅,惨嚎声摄人心魄,被击毙的英军尸体犹如僵木般成片成片随水漂浮。帝国军士兵们毫无惧色,挺着刺刀反扑向渡江抢滩的英军。无数的刀锋组成了绞肉机,将渡江的英军杀得血流成河。

隔江观望的英军副总指挥、陆军中将亨利·休斯·威尔逊爵士气急败坏地跳脚吼道:“立刻命令炮兵部队继续狠狠地打击那些该死的中国佬!”

埃杰顿中将怒道:“你疯了?开炮?我们一个团的小伙子已经冲过江正在和中国人混战在一起!要是开炮,他们会和中国人一起被炸死的!”他暗暗为自己的轻率感到后悔,他现在明白了,中国军队放弃了伊洛瓦底江以西的地区,转而收缩兵力坚守城区,同时巧妙地利用了伊洛瓦底江。英军渡江肯定需要时间,自然无法全面地渡过江,在城区里的中国军队则集中火力轰击浮桥,断绝后路,同时猛烈攻击已经渡江的部队。这样的话,英军本来占上风的兵力优势反而被大大抵消了,变成一波波地渡江送死。

“停止进攻!包围这座城市!”埃杰顿中将下达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