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节 挺向缅甸(1)(1 / 2)

九月中旬,攻取莫斯科后的中德奥三国盟军对俄罗斯的首都圣彼得堡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三大帝国的百万大军以摧朽拉枯、犁庭扫穴之势迅猛席卷向圣彼得堡,而刚刚在加利波利战役中力挫英法联军兵锋、取得捍卫本国首都胜利的奥斯曼帝国也急忙重整旗鼓,在高加索地区和黑海地区对俄罗斯展开全面的报复作战。称霸欧亚数百年的俄罗斯即将被中德奥土四大帝国所灭亡已经是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帝国军南线军也对英属缅甸殖民地大举进攻,展开摧毁英帝国在远东殖民体系的战争。

由于帝国军已经掌控了中南半岛大部分的地区,因此帝国军总参谋部决定成立中南战区,统一调度和筹划帝国军在中南半岛的战事,战区司令由西南战区司令龙兴汉上将兼任。在中南战区司令部的调遣下,苏元春老将军的第二集团军负责守护已经占领了的印度支那三国和暹罗藩属国,第一集团军在分批返回国内经过加强补充后,全集团军的18万精兵在龙兴汉亲自率领下猛攻缅甸,日本雇佣军的6个老牌旅团也被从澳洲大陆调到中南战场,再加上暹罗王国的10个师仆从军,进攻缅甸的帝国军及仆从军总计30万。新补充进第一集团军的预备役士兵都是滇桂两省的边区青年,他们自小在大山里长大,非常熟悉热带丛林,其中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士兵。

召开的战区司令部会议上,龙兴汉的神色有点踟蹰:“弟兄们,进攻缅甸是势在必行的。这不仅仅是对英国人的反击和扩大帝国的势力范围,同时也是为了收复缅甸这个中华的传统藩属国。对于英国人来说,缅甸是印度的东大门,英国人对印度是高度重视,这个不用多说。目前,进入缅甸境内的英军总数已经超过二十万,另外还有十多万缅甸仆从军和印度仆从军,兵力和我们旗鼓相当。其中,这三十多万英军超过三分之二盘踞在缅甸和暹罗的国境交界处,扼守各个交通要道。缅甸的地形我们很熟悉,茫茫丛林、山岭延绵、江河密布,因此很多的交通要道都是山隘河口,易守难攻。强攻缅甸,我军必然遭到很大损失。”

中南战区参谋长王欲晓发言道:“司令,我觉得我们可以另辟蹊径。从暹罗境内进攻缅甸过于艰难,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从我国云南境内出兵,突袭缅甸北部呢?缅甸在英国人的统治下分为上缅甸和下缅甸,上缅甸的核心城市就是缅甸中北部的大城市曼德勒,如果我军出其不意地攻取了曼德勒,必然有力地牵制缅暹边境的英军主力,扰乱英军的整体布防,从而使我军主力有机可乘。”

第一集团军参谋长蔡锷表示赞成:“王参谋长言之有理。”

龙兴汉道:“根据我们的地理情报,从云南边区进入缅甸境内,要横穿数百公里的原始森林,而且都没有道路,缅甸北部人文情况也非常复杂,少数民族众多,当地可谓鱼龙混杂。从云南出兵,似乎有些过于主观了。”

王欲晓道:“事在人为。司令,第一集团军刚刚补充的数万新兵绝大多数都是云南的少数民族青年,他们熟悉热带丛林的地理和气候,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蔡锷补充道:“除此之外,诸位,我们在缅甸北部还有几个天然盟友。金三角,我们都很知道,而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缅甸掸邦’,这是一片缅甸北部毗邻中国本土的要塞地区,而在掸邦里所居住着的掸族,其实就是我国境内的傣族,这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无疑会让帝国军在当地如鱼得水。除此之外,掸邦所靠近的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果敢区。而果敢区内生活的果敢族,就是缅甸境内的汉族!同是汉族,同是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着同样的华夏血,必定使得当地果敢族对来自祖国的帝国大军夹道欢迎。其实,在缅甸和帝国本土接壤的很多地区,都生活着非常众多的汉族人或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人民,因为英国殖民者在历史上屡屡逼迫清政府割让边区国土,才使得这些地区成为缅甸版图。但实际上,这些缅甸地区和我们中华本土血溶于水。有了他们的支持以及做向导,我们就能很顺利地收服缅甸北部很多的少数民族,继而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英国人的控制区。”

龙兴汉点点头:“有道理。”他问道,“目前第一集团军在国内休整的部队还有多少?”

第一集团军副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张仲伟回答道:“第1师已经在广西北海港口乘船返回,第8师和第98师已经完成休整,正在集结向北海港口。新补充进第8师和第98师的八千多新兵里有六千多都是彝族、苗族、傣族或哈尼族。”

龙兴汉又问道:“英国人知道吗?”

张仲伟笑道:“当然不知道。我们是分批回国休整的,英国人对我们建立的情报网本来就不强,这些东西他们哪里知道。”

龙兴汉望向王欲晓:“两个师,够了吗?”

王欲晓心头一喜:“够了!一定完成任务!”他知道龙兴汉已经在赞成中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

“还需要什么吗?”

“把蔡参谋长也调拨给我吧!”

龙兴汉一愣,然后笑了:“好!那就祝你们珠联璧合、马到成功。”他又转向张仲伟,“老张,你和第1师长陈其美带着部队回到前线,第8师和第98师就交给王参谋长。项副军长!”

第一军副军长项崇周起身道:“在!”

“你负责在缅甸北部的战役,听命于王参谋长和蔡参谋长。你是苗族人嘛,指挥那些少数民族新兵肯定驾轻就熟。”

“明白!一定完成任务。”项崇周点头道。

“好!就这样吧!”龙兴汉一锤定音,“王参谋长,你们就立刻去制定进攻缅北的战役计划吧!我和其他同僚继续研究如何突破英军的国境边防线。”

“是!”王欲晓、蔡锷、项崇周等人一起敬礼。

英国驻印缅殖民军队总司令伊恩·汉密尔顿中将是个非常精明的将领,他知道眼下中南半岛的局势对于英军来说比较不利,法国人已经彻底失败,那现在只能靠英国人自己抵挡中华帝国的战车车轮。而对于英国人来说,保住印度是最重要的,因此战火最好能地挡在缅甸。汉密尔顿中将也知道中国军队已经拥有了制海权,因此在他的部署下,缅甸境内三分之二的英军都部署在缅甸和暹罗的边境地区,还有三分之一则基本驻守在仰光,毕竟仰光是个海滨城市,很容易被两栖登陆。但汉密尔顿中将无意中还是百密一疏,缅甸北部因为他的不重视而防御比较空虚。但缅甸北部的自然地形十分恶劣,并不适合大规模军队的行动,这也是他对缅北非常自信的主要原因。

帝国军则反其道而行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当龙兴汉的二十五万主力大军在缅甸和暹罗边境处迷惑英军时,帝国军印度洋舰队也频频游弋于莫塔马湾(仰光附近的海域),使得英军绷紧了神经,并一直把目光死死地盯住这两个地方。与此同时,在云南境内休整完毕的帝国军第8师和第98师则悄悄地向滇西移动。

滇西是块多情的土地,当地各民族民风淳朴且崇尚武功。老百姓们听说帝国大军出国作战、打击英国洋鬼子,纷纷大受鼓舞。尽管部队是昼伏夜出,但沿途各地百姓还是闻风而动,围拢到道路两旁,为远行的子弟兵们壮行。当地的头人按照本族习俗,在路口摆上香案祭台,由德高望重的族内老者主持,杀畜献祭,队伍一停,男女老少便一拥而上,敬米酒、献山茶、递纸烟,犒劳官兵。这让将领们既感动莫名,又左右为难,担心部队的行踪从而被英方获知。

九月下旬的时候,第8师和第98师集结于滇西边境城市腾冲,从云南各地运输而来的辎重物资也源源不断地在城内堆积如山。匆匆回国的王欲晓、蔡锷、项崇周等人急忙展开工作,侦查地形、制定计划、搜集情报、调遣部队、组织兵力,同时秘密派人进入缅北境内拉拢果敢地区和掸邦的当地部落。敌军情况还是让将领们很高兴的,驻守曼德勒地区的英军只有两个步兵旅以及两个师的印度殖民军,但沿途地形非常恶劣,山峦江河密布,不适合重炮和坦克的运输,因此轻装前进的帝国军只能快速穿插以突袭的方式夺取曼德勒。

9月20日这天出了一件不小的事情。当天上午,第八师师长姜登选气喘吁吁地跑进指挥部内:“副军长、总参谋长、参谋长,第九十八师部分士兵发生哗变了!”

王欲晓等人大吃一惊:“怎么回事?怎么会发生哗变呢?”

姜登选也非常着急:“不清楚。赵师长已经调遣部队进行镇压了。”

王欲晓急忙道:“走!去看看!”

由于帝国军严格执行不扰民政策,因此第八师和第九十八师都驻守在腾冲的郊区。此时第九十八师的驻军地已经是一片大战来临的严峻气氛,三个团的部队都在紧急开动,大批荷枪实弹的士兵人影憧憧着,团团包围了一片小村庄。师长赵倜少将火急火燎正在现场指挥着,看到王欲晓、蔡锷、项崇周等人赶来,他显得痛心疾首地道:“副军长、总参谋长、参谋长,都是我失职,让这些不稳定分子混进部队里。不过,请各位长官放心,部队马上就会把这群叛军给镇压掉!”

王欲晓疑惑地道:“叛军?不是乱军吗?”他正色道,“赵师长,请注意用词,这两个词语的性质是非常巨大的。”

赵倜抹抹头上的汗珠:“总参谋长,这伙乱兵藐视上级、顽劣异常,私自携带武器逃跑,甚至妄图掳掠平民,挟持军队,这不是造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