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军筹备对英属印度开战的情报活动中,除了印度的穆斯林联盟外,还得到了一些印度当地人的暗中支持。实际上,印度和中国(主要是西藏地区)接壤的很多地区都有着强烈的亲华情绪,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深受中华文明的熏陶,对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远远超过印度或英国。除了众所周知的藏南地区和藏南诸国,还包括印度东北部和缅甸接壤的一些地区,主要是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等地区。其中,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和中国在血缘和文化上的关系最亲近。曼尼普尔邦当地居民都自称是唐帝国移民的后裔,以中国龙为崇拜图腾,崇尚中国文化,当地人长相和南亚印度人毫不相似,反而和东亚中国人没有区别;而阿萨姆邦以前是吐蕃国领土,后来则是清朝藩属国,像其他藏南边区一样,阿萨姆邦也是被英国殖民者用武力从清朝割让出去并纳入印度殖民地的,最后被印度人“自然而然”厚颜无耻地宣布是印度领土。尽管这些地区都已经成为英属印度的领地,但当地居民渴望回归中华宗主国的民族情绪却一直没有消失。
此时此刻,帝国大军即将收复这些历史上的所有失土,帝国强大的国力和帝国军所向披靡的无敌军威都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大受鼓舞。面对宗主国的召唤,当地居民和部落首领纷纷响应,承诺当帝国大军挥师印度的时候他们将群起响应,配合帝国军将这些中华遗落的领土全部回归中华版图,同时也能彻底实现本民族认祖归宗的数代心愿。
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先机条件都陆续站在了帝国军这边。
三月中旬,扫荡完澳洲大陆的日本雇佣军6个旅团踏上了缅甸国土,划归到中南战区的作战序列里。此时的日本雇佣军已经今非昔比,所有的不稳定因素俱以清除,使得这支日本武装力量对帝国绝对地赤胆忠心。为了加强对这支总兵力高达五十万的异国军队的控制程度,原先帝国军第六集团军副司令曲吉东中将调任到日本雇佣军内,担任全军的总顾问,手握对日本雇佣军全体将领和官兵的生杀予夺大权。毫不客气讲,曲吉东就是日本雇佣军的太上皇。而曲吉东以及安插进日军里的顾问团的任务就是一旦发现有不稳定分子重新活动,立刻便有权力将其铲除,而且在铲除的过程中可以施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连坐政策。因此,日本雇佣军总司令宇都宫太郎等人看到曲吉东都是心惊肉跳、噤若寒蝉。
比起曾经在北海道岛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地进行“扒皮抽筋式全面清洗活动”的倪嗣冲,曲吉东没有那么嗜血嗜杀,他采取的是“有功必赏、有错必罚”的恩威并济手段。在他的管理下,日本雇佣军任何官兵只要浴血奋战、杀敌立功,一律都会得到重赏,但只要发现作战不力、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以及诋毁帝国或诽谤帝国皇帝者,曲吉东则大挥屠刀、毫不留情。担任日本雇佣军总顾问以来,曲吉东重赏了数千名作战有功的官兵,但也残酷地处决了上千名犯事官兵,这让日本雇佣军上下对他是又讨好又害怕。但总体来说,日本雇佣军的战斗力以及对帝国的忠诚程度都确实在显著增长。“绝对效忠帝国,为家人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而战”,这已经是日本雇佣军上下坚定不移的作战信念。
用曲吉东的话说,“这些日本雇佣军已经是绝对忠诚的的走狗,哪怕再借他们两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有别的任何想法,只会死心塌地为帝国卖命”。
五万日军精兵,再加上第二集团军的十五万精锐,共组成了帝国远征印度的二十万主力。
缅甸的西部,迅速成为了一座巨大的兵营。十数万大军云集如此,数十万缅甸民工挥汗如雨地修建着交通线,各个辎重中转站和军械仓库里,从各地川流不息运来的物资堆积如山,运输物资的火车、牛车、马车更加是川流不息。另外,汽车在帝国军内也越来越广泛普及了。帝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已经顺利研发出了功率足够的汽油机和柴油机,再加上帝国和各个藩属国内陆续发现大型油田,特别是缅甸的仁安羌大油田。这个名字在缅甸语里意思就是“油河”的地方遍地都是石油,而且还是亚洲最早开采石油的地区,拥有完备的采油设备、炼油工厂、大批经验丰富的石油工人,加上这里本来就是缅甸地区,使得中南战区的石油供应根本不成问题。科技的发展以及充足的能源,再加上帝国强大的工业基础,使得汽车这种新式交通工具在帝国军和国内飞快地大面积普及,超过马车成为仅次火车的现代第二大交通手段。
此时帝国军的汽车类型主要是卡车和摩托车。卡车的运载量很大,用于运输士兵和物资,摩托车速度快,用于传令兵和通讯兵。但是在热带雨林和山峦密布的地区,牛车马车的作用仍然超过汽车。
修建好的机场上,轰鸣声震耳欲聋且连续不断,一波又一波银光闪闪的飞机呼啸着而来。随着战争的发展,飞机迅速得到各大列强的重视,各个交战国纷纷成立专门的空军或航空兵,飞机的种类和性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帝国军暂时没有成立空军,航空力量分为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给帝国航空兵的机种主要是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
“雀鹰”陆航战斗机和“鱼鹰”海航战斗机,最大时速达180公里,最大航程450公里,最大升限达5500米,发动机功率175千瓦,成员1人,主要武器为2挺127航空机枪;
“猎鹰”陆航轰炸机和“飞鹰”海航轰炸机,最大时速达150公里,最大航程600公里,最大升限约4000米,载弹量15吨;
“山鹰”陆航侦察机和“海鹰”海航侦察机,最大时速约220公里,最大航程700公里,最大升限6000米;
“鹈鹕”陆军运输机、“鸬鹚”海军运输机,可携带25吨物资或8名士兵;
毋庸置疑,帝国陆海军的飞机在性能上都是世界一流的。再加上世界一流航空兵的驾驭,帝国航空兵部队必然能在战争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目睹航空兵的机群铺天盖地而来的壮观情景,整军待发的帝国军官兵们更加是士气如虹、欢声雷动,各部将领们对接下来的战事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此战的总指挥是第二集团军司令苏元春,副司令为日本雇佣军总顾问曲吉东,参谋长为中南战区参谋长王欲晓。苏元春尽管已经六十七岁,但却精神抖擞、气色矍铄,很显然,能够担任这么一场重大战役的总指挥官,让这位“帝国当代廉颇”异常兴奋。尽管一个月的备战时间略有点仓促,但各种战备工作还是在苏元春的亲自主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曲吉东也比较忙碌,因为日本雇佣军是要在这场战役中充当马前卒的,也就是开路先锋,首战是由日本雇佣军承担,因此曲吉东同样忙得焦头烂额。至于作战部署和后勤补给,都由王欲晓负责,但随着工作的深入,王欲晓的心头却隐隐浮出了一丝阴霾。
三月下旬,前往孟加拉湾地区的蒋百里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此行他带去了数百名经验丰富的中层军官和大批的武器弹药,训练当地印度的穆斯林以及联络各地心向中华的印度地区。满脸的筋疲力尽足以说明他也累得够呛,但同时也收获颇丰。由于都是帝国军校的后起之秀,王欲晓很热情地招待了蒋百里。蔡锷是第一集团军的参谋长,第一集团军负责坐镇中南半岛五个藩属国,因此蔡锷此时远在印度支那三国。中南半岛的五个藩属国里,暹罗是最早归顺的,没有什么问题,缅甸由第二集团军驻守,而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则刚刚收复,当地局势错综复杂,需要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让蔡锷也天天忙得通宵达旦。
“百里兄,回来了?坐,兄弟我为你接风洗尘。”王欲晓微笑着在自己营帐里摆下宴席,说是宴席,其实也就几盘缅甸菜肴和一瓶稻米酒。
“恭敬不如从命!”蒋百里也不客气。
两人都是军人,又是同窗校友,自然没有什么拘束。几杯酒下肚后,两人便无话不谈。
“怎么样?任务完成得还顺利吧?那些印度穆斯林训练得如何?”
“还不错!”蒋百里笑道,“但我觉得这些穆斯林其实不适合做战士。”
“为什么?”
“因为他们适合做敢死队。”
“哦?何出此言?”
“信仰,是个非常神奇的东西。我们都以帝国和我们的皇帝为信仰,而穆斯林则以真主为信仰,穆斯林的献身精神和参加战斗的狂热都绝不亚于我们最优秀的士兵,这一点是实话实说的。”蒋百里道,“用穆斯林们的话来说,他们即将参加的战斗是‘圣战’,他们愿意为圣战而捐躯牺牲的精神是非常主动的,这当然是好事。但正因为这样,他们的战斗思维过于僵化,认为‘我开了一枪,扣动扳机是我的责任,但至于能不能打中,那就是真主的事情了’,他们的狂热情绪也容易被误导在战场上进行自杀性进攻。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基本会一根筋地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实际上,这种精神虽然可贵,但这种牺牲是没有价值的。这段时间里,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教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献身精神。我告诉他们,发现敌军时,第一个念头应该是用尽量减少己方损失的办法去摧毁,而不是抱着炸药包冲上去送死。”
“呵呵,有这么夸张吗?”王欲晓忍俊不禁。
“当然。你不知道,印度的穆斯林们之所以这么舍生忘死,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笃信真主,深信自己牺牲后会进入天堂,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印度境内长期存在着的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的仇恨。这两大教派水火不容,经常爆发武力冲突。另外,英国人为了维持他们在印度的统治,也刻意挑拨这种宗教仇恨,这自然使得两教的矛盾火上浇油。实际上,由于印度教徒在印度占人数优势,因此在频繁的宗教冲突中,印度的穆斯林都是吃亏的。宗教矛盾甚至比民族矛盾还严重,在印度,印度教徒对穆斯林犯下了无数令人发指的罪恶,不仅是屠杀,还把穆斯林女子逼迫成妓女,无理强占穆斯林的财产,甚至将穆斯林孩子作为奴隶贩卖等等,而穆斯林也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数百年的仇杀和冲突,已经让这种宗教矛盾彻底不可调和。因此,我接触到的那些穆斯林都极度渴望操起武器对印度教徒进行报复。不过,有时候想想,我觉得这挺荒唐的。印度教徒和印度的穆斯林毕竟都是印度人,但他们对信仰不同的同胞的仇恨,却远远超过奴役本国的异族英国人的仇恨。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人性怎么这么奇怪?”蒋百里看起来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