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节 攻入东欧(2)(2 / 2)

12月7日,经过仓促的准备,东线战场上的俄军倾巢而出,朝着秋明地区的帝国军发动了全面的反击。

与此同时,北翼突击部队开始源源不断地翻越叶卡捷琳堡以北的乌拉尔山脉缺口,向山脉以西的下塔吉尔、谢罗夫、伊夫杰立一带进行快速穿插;南翼突击部队也客服了重重困难,从哈萨克西北部的奥尔斯克地区横渡乌拉尔河(乌拉尔河位于乌拉尔山脉南部山脚下,和乌拉尔山共同构成了亚欧大陆的分界线)。究竟南北哪支部队率先横跨亚欧大陆的分界线并踏上了欧洲土地,具体时间已经无法确定。当南翼部队在乌拉尔河东岸砍伐树木做出浮桥渡河的同时,北翼部队的先头一个团已经穿过了海拔460多米的乌拉尔山中部山坳处,凝视着远处塔吉尔河畔的下塔吉尔城,这是第一座坐落在亚欧洲分界线上、人口30余万的工业城市。

“攻下这座城市,我们就真的踏上欧洲土地了。”曹锟感叹道。

“现在几点了?”躺在担架上的曲吉东问道。

“下午5点。要发动进攻吗?”

“命令部队,就地休息。明天早上6点再发动进攻。”曲吉东命令道,“士兵们长途行军,都已经疲倦不堪了,立刻开战,就意味着接下来要持续不断地战斗,毕竟枪炮声一响,我们的隐蔽性就不存在了。正所谓‘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让士兵们好好地休息一晚上,吃饱喝足睡够,养精蓄锐了,才能恢复战斗力。”

曹锟点点头:“明白了。”

曲吉东补充道:“我们这一仗,要像当年蒙古帝国开国四大将之一的速不台那样,让欧洲人再次在我们东方人的铁骑下瑟瑟发抖。”他陷入遐想,“区区两万蒙古铁骑,在速不台的指挥下攻入欧洲后转战3年、征服14个国家、破城40余座、歼敌17万、行程5000公里,何等荡气回肠哪!光阴如箭、岁月如梭,俱往矣,现在也该轮到我们了。”

炊事兵们立刻尽忠职守地做起了热腾腾的饭菜。由于此时距离俄罗斯人已经很近了,不能生火做饭,以防止炊烟被发现,因此炊事兵们取出事先带来的生石灰混合着雪水来加热饭菜。当热腾腾的饭菜做好时,绝大部分的士兵都陷入了沉睡,早已经累坏了的士兵们根本没有力气和心思去吃饭,都裹着毛毯横七竖八地倒在雪地里。军官们和炊事兵们将在几分钟内就睡熟了的士兵们叫起来,强迫他们吃热饭喝热汤,因为饥饿的人很容易在低温下一睡不醒。但当天夜里,还是有三百多名士兵在深度的睡眠中悄无声息地被冻死。

12月8日,当主动出击的俄军在叶卡捷琳堡地区“凯歌高奏”的时候,在恶劣的雪地里秘密行军三百多公里后集结于乌拉尔山脉中部下塔吉尔地区的帝国西线军北翼突击部队开始蓄势待发。白雪皑皑的山坡上,五万余大军汇聚成了雪崩般的怒涛。一马当先的巴颜格勒玛策马扬鞭,高高挥舞起雪亮的马刀,暴雷般的大喝道:“勇士们!重现蒙古人辉煌的时刻已经来临了!让敌人在我们的马蹄下颤抖吧!用敌人的尸体铺成我们通往胜利的大道吧!”

“万岁!万岁!万岁!”血脉喷张的怒吼声惊涛骇浪地响彻云霄。

“从现在开始,攻下每一座俄罗斯的城市后都解除军纪三天。”曲吉东补充道。

“副司令,我没听错吧?”巴颜格勒玛喜出望外。实际上,蒙古人远征作战的方式就是残酷的“以战养战”,攻取一座城市后立刻将里面的居民和财产都血洗殆尽,最后付之一炬,这样既能用敌人的物资补充了自己,同时也能解除后顾之忧。蒙古人的残暴手段也是当初缔造了蒙古帝国辉煌的重要原因。但时过境迁,虽然战争亘古不变,但毕竟现在已经是“文明时代”,帝国为了顾及国家荣誉等原因,因此不允许帝国军对外作战时做出违反军纪的行为。曲吉东现在下这个命令,自然让将领们都惊讶不已,同时也让巴颜格勒玛等蒙古官兵们欣喜激动。

曲吉东冻得发白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军中无戏言,责任最后我来负。你们只管把一路上的俄罗斯城市都毁掉就可以了,同时也要用你们的屠刀把俄罗斯人的心理支柱给彻底摧毁。”

巴颜格勒玛大喜,他再次挥舞马刀,厉声高吼:“攻下城市,解除军纪三天!”

原本就已士气如虹的士兵们霎那间更加热血沸腾,怒涛骇浪般口号声惊天动地:“万岁!”

霎那间,整个乌拉尔山仿佛都在地动山摇般的震撼中颤抖起来。上万只马蹄践踏起的雪花犹如喷薄的白雾笼罩在山洪般倾泻而落的骑兵群上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和惊天的气势里,第六骑兵军的一万五千骑兵汇聚成了雪崩海啸般的狂澜,势不可挡地咆哮向几公里外的目标。战马的嘶鸣声和骑兵们的冲锋声响彻原野,共同汇聚成了决堤洪水般的铁流。全力发动进攻的骑兵群后面,步兵们全力紧随着也发动了冲锋。整个大军仿佛蒙古铁骑再世般,以无与伦比的气势横穿乌拉尔山脉,踏上了欧洲土地,踏上了伏尔加河平原。呐喊声震天破云,雪地松涛内千军驰骋、万马奔腾,掀起了一道道雪花飞溅杀气冲天的狂暴浪潮。惊雷般的喊杀声后是整齐划一的霍然拔刀声,上万把马刀唰地一起刀锋出鞘,组成了一片刀锋破天、寒光闪耀的利刃森林。

队伍的旁边,一队帝国军士兵在众志成城的怒吼声中将一面巨大的帝国国旗插在了帝国军踏上了第一块欧洲土地上。在风雪中猎猎飘扬的铁血飞龙旗的旗杆上镌刻道:大中华帝国陆军第六集团军于1910年12月8日上午7时在此处踏上欧洲土地,大中华帝国万岁!圣武皇帝万岁!

迎风招展的国旗下,更多的帝国军犹如翻腾的雪龙般越过乌拉尔山,扑入了东欧。

不到半个小时,驻守在下塔吉尔的一千多俄军就被冲入城内的帝国军骑兵部队砍杀了个干干净净。整个城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入城的蒙古骑兵用马刀彻底血洗了这座并不大的城市,在短短三天内抢走了几千头牲口、上万只家禽以及全城所有的珍宝财富,在乱军中被杀死的俄罗斯人不计其数,城内和郊区的居民们的粮食被搜罗一空。青壮年的俄罗斯男性都被用皮鞭驱赶着去作为给帝国军背运物资的奴隶,青年女子在遭到凌辱后被抛弃在野地里,毕竟女人是无法对帝国军的后方造成威胁的。最后,第六骑兵军又放了一把大火,将全城付之一炬,烧成了焦土。在整个城市熊熊燃烧的冲天火光中,北翼突击部队满载着战利品并驱赶着两万多奴隶,继续朝着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平原腹地迅猛突进。

另一方面,横渡乌拉尔河的南翼突击部队也朝着欧洲境内的俄罗斯第一个城市奥伦堡发动了突如其来的猛烈进攻。两大铁骑洪流犹如两把铁钳,深深地插入了东线俄军的后方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