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总司令吴俊垒元帅和御林军司令段江涛上将在2月10日乘坐飞机在第一时间火速抵达了华北地区,全权指挥华北的第14集团军、禁卫军第2军以及华北地区其他帝国军部队展开镇压东北叛乱的军事行动。此时北方的局势有好有坏,因为良弼、赵尔巽等人的刻意欺骗而导致陷入混乱中的东北第47军、第48军在接到帝国军总参谋部直接下达的命令后基本都已经从蒙蔽中恢复清醒,两军迅速集结部队南下,配合关内的帝国军镇压叛乱。但另一方面,外蒙古自治区主席那彦图也勾结叛军而发动了叛乱。那彦图是成吉思汗第27代子孙,长期以来都野心勃勃想要恢复“蒙古帝国”的辉煌,同时他当初还曾被清廷封为扎萨克亲王,作为蒙古族主要权贵家族的成员,他还和清廷满族进行过政治联姻,他的岳父就是清廷庆亲王奕劻。正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他既对“蒙古人沦为汉人的附庸”而深感不甘,同时又同情亡国了的清廷。此次良弼等满清皇室后裔发动叛乱,帝国此时内忧外患,再加上蒙古地区的帝国军驻军都已经投入对俄作战,因此那彦图也乘机反叛帝国,率领三千余家族武装势力占领了库伦(乌兰巴托,外蒙古自治区首府),杀死了外蒙古政府机构内的汉族官员,宣布响应东北满洲的叛军,“满蒙联合,恢复大清”。与此同时,东北叛军也已经控制了沈阳、鞍山、铁岭、锦州、大连等辽宁省重要城市,呈现出地方割据态势。
除此之外,叛军还有一个天然盟友,那就是华北地区的疫情。金阳集团主要是日本复国势力的敛财机构和实施细菌战的基地,同时也有满清复国势力的参与。集团的总经理金芳子即和硕肃亲王善耆的第八个女儿显瑜,当初善耆联合张勋等人发动第一次叛乱后,善耆本人最终人头落地,国仇家恨让显瑜一直不遗余力且不择手段地进行复辟活动,既是为了复国也是为了报仇。从广州逃到东北后,显瑜使用一切手段在日本人的配合下疯狂地在华北地区施行细菌战,使得平津地区的疫情严重性仅次于广东。洪水野火般的大瘟疫,自然让帝国军进军关外的行程裹足不前。吴俊垒等人很清楚,十多万大军如果贸然穿过华北的疫灾区,一不小心就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下飞机后,吴俊垒等人怀着沉甸甸的心情看着此时的北京。原先的北京不仅仅是渤海湾经济区的核心所在,也是人口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同时还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政治地位。但眼下,整个北京城却一片萧条荒凉。城市人口和附近卫星城镇以及乡村人口都已经被集中管理,粮食医药饮水都是由军队从外地运来,城市全面戒严,大街小巷上已经看不到以前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的繁华场景,只有一队队士兵在巡逻警戒。实际上,这次的疫情不但对帝国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让帝国的经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因为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湘江等重灾区不仅仅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也是帝国重点建设的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三大高度发达的经济区。这次的灾难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
郊区一片混乱,大批的难民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地试图离开疫情肆虐的故乡,负责维护秩序的军警努力劝说难民们听从政府的安排进入隔离区观察和治疗,但对死亡和瘟疫的极度恐惧让不少百姓已经情绪失控,现场哀鸿遍野、哭声震天。吴俊垒不经意间看到道路边孤零零地坐着一个衣服单薄的小女孩,正茫然地看着周围四散奔流的人群,小女孩已经冻得嘴唇发青。很明显,她和自己的父母在混乱中失散了。
吴俊垒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他走上前抱起小女孩并脱下自己的大衣包住她。“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就是太大意了,才被敌人乘虚而入,陷入这场空前的大灾难。”元帅痛心疾首地叹息道,然后把怀中的小女孩递交给现场的红十字会人员。
如果等华北的疫情被扑灭后再进军东北,早已经延误战机,叛军也会稳住阵脚。基于这个考虑,吴俊垒迅速联系上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李喜浩上将,双方高层立刻制定了平叛计划。二月上旬,陆海军共同调兵遣将,其中禁卫军第2军奉命绕道内蒙古,剿灭外蒙古的叛军并在随后进攻辽宁省,第14集团军第41军正面坚守华北地区,第42军和第43军则星夜兼程地开赴山东半岛,集结于青岛。海军太平洋舰队抽调驻守琉球群岛和日本列岛的运输舰队,在轻型巡洋舰青海湖号、兴凯湖号以及八艘驱逐舰的护卫下,以两个师的海军陆战队为主力,凭借强大的舰炮火力在渤海辽东湾的营口地区展开强行登陆,通过海路直接突入叛军盘踞区的内部。海军陆战队打开缺口后,集结于青岛的第42军和第43军随后陆续分批乘船在营口上岸,直捣叛军的大本营沈阳。
南洋军区第12集团军司令徐世昌中将也接到了作战命令,驻守朝鲜王国的第12集团军第32军的两个师在帝国军正面部队进攻辽东半岛时横渡鸭绿江,全力进攻辽宁省东南地区,配合在辽宁省西南地区登陆的第42军和第43军夹击沈阳叛军。如果再加上禁卫第2军以及东北北部的第47军和第48军,镇压叛乱的帝国军便对辽宁叛军展开了四面合围之势,在实力对比和局势上都呈现压倒性优势。原本徐世昌提议再调遣朝鲜国防军协助剿灭叛乱,但帝国军总参谋部没有同意,因为这场叛乱毕竟是帝国的内乱,让藩属国出兵帮助宗主国平定内乱,确实有损于帝国的颜面。
东北战火纷飞的同时,南洋也风起云涌。
集体叛乱了的日本雇佣军成立于1898年,现有6个旅团,总计5万余兵力。在帝国征服菲律宾和印尼的过程中,日本雇佣军立下过不少功劳。尤其是在帮助帝国当局镇压菲律宾和印尼人的暴乱中,日本雇佣军更是充当着急先锋和侩子手角色,他们屠杀了无数菲律宾人和印尼人,做了帝国军想干而不能干的“脏事”,同时从当地掠夺了无数的财富无数。这些功绩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帝国当局的嘉奖和赞赏。由于日本雇佣军成员基本都是前日本帝国陆军的退役官兵,再加上经过12年的积累,这6个旅团形成了比较强大的战斗力。虽然日本雇佣军十多年来表面上对帝国“忠心不二”,但其妄图实现复国的梦想一刻也没有淡忘。十多年来,日本雇佣军背地里勾结日本复国组织,操练部队、伺机而动。帝国对俄英法三国战争的爆发,再加上帝国境内大规模瘟疫的爆发,这使得日本雇佣军认为复国机会已经到来。
尽管英法联合舰队并没有消灭帝国海军印度洋舰队,这让日本雇佣军的反叛行为在大局势陷入了不利的境地,但复国阴谋已经暴露了的现状迫使日本雇佣军不得不孤注一掷。由于日本雇佣军全部驻守在印尼,因此其目的是妄图消灭帝国驻印尼军队和统治机构,最终取得对印尼的统治权和永久霸占,使印尼成为‘新日本’的领土,利用印尼丰富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实现复国计划,同时将印尼的上百万华人华侨作为和帝国中央政府谈判的人质筹码。
帝国军驻守印尼的部队为第11集团军第35军和第36军,总兵力10万。日本雇佣军知道自身实力远不及帝国军,因此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总体方针。叛变了的日军由于准备充分、部署周密,并且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因此在第一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事实上在印尼地区,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港口、首府核心城市等重要地区都由帝国军驻扎,日本雇佣军平时则负责次要的中小型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和人迹罕至的丛林地区,以此剿灭藏匿着的抵抗势力和活动于郊野地区的游击队,同时也驻扎在这些较为荒僻的地方。叛变的日军理智地没有硬碰硬地进攻雅加达、巨港、泗水、三宝垄、棉兰等拥有帝国军驻守的印尼重要城市,而是迅速奇袭了十多处中小型城市,分别是万隆、日惹、苏拉卡尔塔、玛琅、丹戎加兰、巴东、北干巴鲁,同时爆破了控制地区附加的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线,日军另外还派出了不少突袭小股部队,抢夺或破坏弹药库、粮仓等重要设施,洗劫银行商店,焚毁码头港口,暗杀帝国当局在当地的政府首脑。
一夜之间,十多座中型城市沦陷,三十多万华人被扣押为人质。最为严重的是,当初一直被帝国南洋军区派去剿灭印尼当地抵抗势力的日本雇佣军早已经和抵抗势力相互勾结,打着“帮助日本复国,帮助印尼独立”的旗号暗中煽动印尼人反抗帝国的情绪,因此叛乱的不仅仅是日本雇佣军,还有印尼抵抗势力组织起的数万印尼人,这些印尼人的武器装备基本都由日本雇佣军提供,一部分是日本雇佣军从帝国军方面领取到的军火,大部分都是日本复国会倒卖和走私而来的英法殖民军武器。印尼反抗军甘心被日本复国势力所复制,并希望摆脱帝国的统治,建立一个纯粹的伊斯兰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