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节 开国大典(1 / 2)

公元1893年1月1日,黄帝纪年4610年1月1日,经过三个月整理会场、竖立旗杆、组织群众、准备焰火礼炮、训练参加阅兵的受阅部队、布置保卫会场安全等各方面的筹备后,大中华帝国在这一天正式迁都中京并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宣告帝国的正式成立。在此之前,帝国的各个藩属国和西方列强大国都接到了帝国的邀请通知。

这一天不但是元旦佳节,也从此设定为帝国的国庆节,同时还是圣武皇帝的大婚之日。

尽管天气很冷,但整个帝国顿时喜气洋洋,举国欢腾。当天的中京暖日洋洋,既没有下雨也没有下雪,可谓天公作美。

开国大典庆祝典礼会场设在帝国中央广场,中京的主街道从广场的东西方向贯穿而过。广场北面是新建的帝国皇宫,观礼台城楼前竖立着一根电动旗杆。此时广场经过全面的修葺,各个建筑的外表都用涂料最新喷涂过,可以说是焕然一新。皇宫的观礼台城楼前在东西两面悬挂着两个巨大的标语,东面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万岁!”,西面为“伟大的中华帝国万岁!”。

皇宫观礼台的屋檐下,二十四盏大红色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的石栏左边是十二面中华帝国国旗迎风招展,右边是十二面中华帝国军旗猎猎飘扬,正中央则悬挂着帝国的国徽。整个会场充满了喜气和热烈的气氛,现场各个重要岗位和交通要道都已经被御林军士兵牢牢把守,会场周围的各个制高点都也被帝国安全部的狙击手所控制,人群中也有大批便衣特工,以确保开国大典在安全方面万无一失。

天亮后,熙熙攘攘的帝国广场便汇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队伍。广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人都激动不已,欢乐的交谈声人声鼎沸,汇成了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声浪。各大商店里的国旗和军旗被抢购一空,人们有的擎着国旗举着军旗,有的则提着红灯笼进入会场,然后陆续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到了十时,帝国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掎裳连袂、人如潮流,彩旗翻动,犹如像海上的怒涛波浪,整个广场聚集了超过五十万的帝国各地各界各民族群众,整个会场被拥挤的人群聚集的水泄不通、比肩继踵。整个中京首都万人空巷,广场周围的建筑物上也都张灯结彩、旗帜飘扬,全城张灯结彩。穿着汉服的汉族百姓、穿着深棕色服饰的壮族百姓、穿着旗袍的满族百姓、头戴小白帽的回族百姓、浑身银光闪闪的苗族百姓、戴着花帽且腰缠长方丝巾的维吾尔族百姓、穿着红色短衣大袖的土家族百姓、穿着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的彝族百姓、身穿长袍和短靴的蒙古族百姓、穿着藏袍的藏族百姓…色彩绚丽、多彩多姿地组成了帝国各族国民大家庭。五十万群众按照帝国中京政府的安排而分区席地而坐,很有秩序。会场上人人情绪高涨,满面喜色。现场一万青少年学生身穿校服并挥舞着花束组成巨大的“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八个大字,无数的气球和彩旗漫天飞舞,全城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非凡气氛。

除了来自帝国国内各地和各界的代表、社会贤达、名流士绅、科学大师、文艺巨匠外,中京这一天也是外宾如云,受邀来的国外嘉宾都是各国的皇亲贵族。德意志帝国就不用说了,身为中华帝国最铁杆的盟友,而且中华帝国的皇后还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妹妹,因此德皇威廉二世、皇后奥古斯特·维多利亚以及威廉皇储、夏洛特公主、海因里希亲王、伯恩哈德三世公爵、莱茵公国伊莲妮公主等德国皇族成员和贵族集体亲自来到帝国,参加帝国的开国大典和圣武皇帝的大婚,同时也是给威廉二世的妹妹、中华帝国皇后维多莉亚公主送嫁,因此德国的贵宾阵容空前豪华。

奥匈帝国也高度重视和中华帝国的关系,因此已年过花甲的皇帝弗兰茨·约瑟芬一世也带着皇后伊丽莎白·维斯巴赫、皇储斐迪南大公、皇妃苏菲公主等奥匈帝国的皇室成员赶来中华帝国参加典礼。意大利王国国王翁贝托一世、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葡萄牙王国国王卡洛斯一世陆续都来了。西班牙王国更加不用说,菲律宾殖民地还要依靠中华帝国来维持,因此克里斯蒂娜王太后带着年满七岁的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也亲自赶来了。

大英帝国此时的君王是维多莉亚女王,但女王已经七十四岁,经不起如此漫长的旅程颠簸,因此王储爱德华七世代表大英帝国赶来参加典礼。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卡诺和美国国务卿约翰·沃森·福斯特分别代表法兰西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来参加典礼。荷兰威廉明娜女王、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则分别代表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来参加典礼。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瑞典挪威联合王国国王奥斯卡二世、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等欧洲君主也纷纷应邀来到。除此之外,爱尔兰、墨西哥、古巴、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也纷纷派来政府高层参加典礼,祝贺中华帝国的正式成立和中华帝国皇帝大婚。世界列强大国中,只有俄罗斯帝国没有收到邀请。原因自然是众所周知,俄罗斯霸占中国北方巨额面积的辽阔国土,两国早已经不共戴天,根本没有必要假惺惺。英法美等国虽然和中国也有矛盾,但都是可调和的矛盾,中俄两国早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了。

一时间,帝国皇宫的观礼台城楼上君王如云,到处都是身穿华贵服饰的各国君王和皇族权贵,三百多个席位座无虚席,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各国礼服再加上炫目的勋章和绶带,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汉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观礼台成为了有声有色的外交场所,各国各方的记者都忙得不亦乐乎。君王们互相谈笑风生。帝国高层们也是大饱眼福,身为东道主的帝国圣武皇帝微笑着与各国君王或外交官员逐一握手,感谢他们的光临。有人打趣道:“从来没在同一个地方看到过这么多的皇帝和国王”。

事实确实如此。此时的观礼台上,除了中华帝国皇帝外,还有德意志帝国皇帝、奥匈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奥斯曼帝国皇帝、葡萄牙国王、西班牙国王、英国皇储、荷兰女王、比利时国王、希腊国王、瑞典挪威联合王国国王、丹麦国王等十多位皇帝或国王,君王如星。

中午十一点三十分,中华帝国国务院总理李鸿章走到主席台上,对着话筒通过广播向全场、全国、全世界用激动得不停哆嗦的声音郑重宣布道:“我宣布,大中华帝国建国典礼、大中华帝国圣武皇帝大婚典礼,现在开始!鸣炮!”

礼炮惊天动地响了起来。每一响都是一百零八门大炮齐发,一共三十三响,震天撼地。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国旗军旗等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礼炮结束后,圣武皇帝和即将成为皇后的德国维多莉亚公主款款走到观礼台前,刹那间,原本鸦雀无声的全场爆发出山呼海啸、直冲云霄般的震天口号: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圣武皇帝轻轻地抬起手,全场再次恢复寂静。看到时间已经到十二点整,圣武皇帝用沉稳而庄严的口吻宣布道:“朕现在宣布,大中华帝国正式成立了!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全场肃然无声,圣武皇帝的声音犹如惊雷般久久回荡,宣告一个新的帝国从此诞生了。

站在圣武皇帝后的德皇威廉二世笑容满面地首先鼓掌,随后,怀着不同心思的众各国君王和代表们以及众帝国的文武百官们也纷纷哗啦啦地一起鼓掌,李鸿章、张之洞、卞经纬、诸葛明等帝国高层以及龙兴汉、刘锦棠、华震东、赵海军、吴俊垒、刘峰岭等帝国军各个封疆大吏们无不激动得热泪盈眶。大中华帝国终于正式成立了。但是他们的掌声立刻被广场上怒涛山洪般的口号声给迅速淹没掉了:

“中华帝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中华民族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武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武皇帝再次用平静而有力的口吻命令道:“升国旗!奏国歌!”

身着崭新军服的帝国军国旗护卫队在满场爆发的喝彩声中第一个出场,嘹亮高亢的《中华民族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改编而来)的旋律中,帝国国旗冉冉升起并迎风招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