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召开的帝国议政晨会上,圣武皇帝几乎是满面春风地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诸位爱卿,日本国明治天皇刚刚遣人向帝国递交国书,声称日本国愿意归顺大中华帝国,向帝国称臣并自愿成为帝国的附属国,同时,日本国还愿意从朝鲜王国全面撤军,并将琉球王国归还给帝国。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呀?”
现场顿时大哗,外交部长黄遵宪大喜道:“臣等恭贺皇上!皇上天威浩荡,不战而屈人之兵,威慑东瀛日本闻风而降,让帝国兵不血刃收复朝鲜和琉球,实乃帝国之福!”
教育部长魏光焘、财政部长刘坤一、检察部长卞宝第、农业部长王文韶等绝大部分的院长部长们纷纷一起道:“臣等恭贺皇上!帝国天威浩荡,皇上万岁!”
国务院总理李鸿章却不动声色地抚摸着颔下三寸银须,似乎若有所思。
刘斌问道:“总理大人有话要说?”
李鸿章拱手道:“敢问皇上,日本国既然已经俯首称臣,不知国书上有没有允许帝国大军进驻日本本土的条约?帝国目前三个附属国,暹罗王国、朝鲜王国、夏威夷王国,无不有帝国驻军。既然日本国也愿意成为帝国藩属,那东京也应有帝国驻军!”
刘斌和旁边的国防部长萧浩然、副总理卞经纬、安全部长诸葛明互相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李鸿章不愧是李鸿章,果然心思缜密、手段老辣,他一下子就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上。刘斌道:“总理大人所言甚是!日本国答应向帝国归顺、称臣、进贡、归还琉球国、退兵朝鲜,但没有答应让帝国军进驻日本本土。”
李鸿章淡淡一笑:“如此说来,日本国归顺真心之真伪,还请皇上三思。”
工业部长张之洞道:“皇上,不管日本国归顺是否真心诚意,帝国也当可趁此机会兵不血刃收复朝鲜王国和琉球王国,亦为美事。”
刘斌点点头:“张部长所言甚是。不管日本国是不是真心,既然他们愿意从朝鲜退兵并归还琉球,那帝国自然却之不恭。好!”他望向萧浩然,“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立刻制定一项军事计划,迅速收复琉球王国和朝鲜王国。”
萧浩然颔首道:“微臣遵旨。”
政会接着又讨论了很多国内外大事,主要是国内的民生建设和国外局势风云,以及帝国政府应对的措施等等,各部长院长陆续汇报了本部门和自己工作范围内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种种困难,或者请求财政部拨款解决。然后众人互相讨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各个大事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并逐个讨论出解决方法。政会开到上午十一点结束,各个院长部长向圣武皇帝行礼告别后纷纷离开。帝国每天进行的议政晨会本质上就像以前封建时期的上早朝一样,但废除了跪拜之礼,君臣都能坐下来,然后心平气和地讨论国家大事。
“李总理和张部长请留步,请随朕来。”散会时,刘斌喊道。
“老臣领命。”李鸿章和张之洞连忙转过身。
“正好中午了,我们就一起吃个饭吧!”刘斌笑道。
“谢皇上!”两人受宠若惊。
聚在皇宫内厅里吃饭的除了刘斌、李鸿章、张之洞外,还有萧浩然、诸葛明、卞经纬,彭天宇在上次事件中和刘斌闹得很僵,关系也生疏到了冰点,基本上退出了“五人团”集体。但他仍然担任着内务部长和商业部长,除了每日例行的公事汇报外,他几乎不和刘斌等人说话了,这让众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不管怎么样,国家还是要继续运转的。
在餐桌边就坐后,侍卫官给众人分配碗筷和毛巾。刘斌亲自给李鸿章和张之洞夹了两片太湖银鱼:“李总理、张部长,来尝尝这太湖银鱼。这是养殖场自己养殖的,味道和野生的一样鲜美。”
两人感动不已:“谢皇上。”
刘斌对张之洞道:“壹公,您掌管帝国的工业发展,我们确实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帝国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但我们在发展工业的时候一定要保护自然环境哪!绝对不能以牺牲青山绿水来发展工业。工业污染的问题,您一定也要多多费心。你看,我们现在吃的这太湖银鱼等野味,就没有必要去山上湖里去捕捉,那样会破坏自然环境的,完全可以自己养殖。”
张之洞连忙道:“皇上圣明!老臣和环保部长李兴锐大人也多次交流这些事,还得到了国外专家的建议。确实,工业发展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都会严重污染环境。如果我们把国家弄得满目疮痍、垃圾成堆,遍地毒水横流,天空乌烟瘴气,那我们简直就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请皇上放心,老臣已经重视这件事了。在我们工厂的周围,都要大面积重视树木,排到河里的废水也要经过严格检查,工业垃圾也要集中处理。老臣一定会竭尽心力的,决不让帝国重蹈英法美等工业大国的覆辙。”
刘斌微笑道:“那朕就放心了,立法院也要尽快制定环境保护法。”他又望向李鸿章,“总理的身体可好啊?”
李鸿章恭敬地拱手道:“谢皇上关心!老臣虽然年过古稀,但身体仍然硬朗着呢!一定能为国家再多做几年的事情。”他以前在清政府时一天到晚忧心忡忡、焦头烂额,身体自然每况日下,在帝国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大环境也让李鸿章的身体变得精神抖擞。
刘斌放下筷子,神色凝重道:“朕之所以把你们特地留下,就是因为满朝文武,除了萧部长、卞副总理、诸葛部长外,只有你们看得出日本人的险恶用心。因此,朕希望听听你们的意见。”
李鸿章笑道:“既然皇上也看出来了,那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注定要打错了。”
张之洞点头道:“老臣其实也看出来了。日本人和俄国人一样,都是我中华的心腹大敌,一日不征服并铲除,我中华就一日如芒在背、不得安生。当初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渐强盛后,其勃勃野心也开始膨胀起来,而日本的第一个下手对象,就是我们中国。早在十八年前,日本就开始染指东山,最后向清廷勒索了五十万两白银才撤军;十三年前,日本悍然吞并琉球王国后,其野心愈发膨胀。近些年,日本又开始觊觎朝鲜,并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国。眼下,帝国国威大振、军力强盛,日本眼看自身有倾覆危机,因此便对我们虚与委蛇、曲意奉承,妄图以此逃避我们的复仇。”
李鸿章赞同道:“日本本土如果始终没有帝国驻军,那这头野心狼就根本没有得到驯服,早晚还会再咬我们一口。老臣以前在满清做事,就已经深深知道日本这个毒瘤的危害了。”
诸葛明道:“不过,日本人为了讨好我们,送来的好处还是不小的,起码琉球国能重新回归帝国。”
刘斌取出一份密函:“你们看,这是明治天皇给朕的亲笔信,并附带俄罗斯前段时期秘密发给日本的密约。俄罗斯自从上次十万远东军覆灭后,一直处心积虑想要报仇雪恨,同时,俄罗斯也畏惧帝国强盛后会对俄罗斯复仇,毕竟,俄罗斯几百年来鲸吞蚕食了我们巨额的北方国土。俄罗斯皇储尼古拉二世给明治天皇的密约中声称,俄罗斯愿意出动五十万大军再次进攻中国,希望日本出动不低于四十万部队配合。两国灭亡中国后,一起将中国瓜分。呵呵,这个尼古拉二世,真是痴心妄想!明治天皇之所以反过来出卖俄罗斯,就是因为他十分清楚,日俄两国联合起来仍然是灭亡不了中国,反而会给日本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他在信中声称,日本归顺帝国师真心诚意的,所以便将俄罗斯的险恶用心告诉帝国,以此证明日本的‘无辜’、‘清白’,以及归顺帝国的诚意。”说完,刘斌不屑一顾地把那份密函丢在桌子上。
李鸿章和张之洞惊讶地看了起来。
萧浩然淡淡地道:“日本人越是这样卖力表演,越说明他们是在卧薪尝胆、深藏不露。”
卞经纬道:“我提议,一定要彻底征服日本!他们除了从朝鲜撤兵和归还琉球外,日本本土必须要有帝国驻军,日本必须要解散陆海军,日本还要为以前侵略中国的行径进行赔偿,同时日本天皇必须取消皇帝称号!日本帝国也不许叫什么‘大日本帝国’,东亚之内,除了中国外,任何国家的君主擅自称帝,都杀无赦!”
李鸿章沉吟了半晌,道:“老臣觉得卞副总理的提议过于激烈。日本现在既然主动求和,不管他们是真心诚意还是虚情假意,我们都要慎重对待。正所谓,狗急了还会跳墙,日本人既然都愿意做一条狗了,那我们又何必逼着它走投无路变成一条狼呢?皇上,帝国周围的敌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帝国创业初始,还不能全面开战。能够暂时稳住日本,也是一件好事。”
萧浩然道:“我赞成总理的提议。日本人对我们虚与委蛇,那我们也不防将计就计。日本人想要麻痹我们,我们就假痴不癫,假装中计,反正我们稳赚不赔。如果真提出一系列苛刻的要求,反而逼迫日本背水一战了。日俄两国真的狼狈为奸,对我们发动新一番进攻,我们苦心经营好不容易建设的成果也要付诸东流了。我们假意接受日本的归顺,那俄罗斯必然也不敢轻举妄动,两国都能稳住,这样,就能为我们争取来更多的发展时间。到最后,我们再新帐旧账一起算!”
诸葛明道:“对!日本人是在玩花招,我们心里有数,但我们不捅破,就让他们像小丑一样表演好了。不过,他们如果想要得到我们的经济支援、军事协助、科学合作之类的好处,那我们就绝不做那种养虎为患的事情。”
刘斌点点头:“说得好!另外,明治天皇还声称,如果中国承认了日本是中国的附属国,我们就要把当初向我们投降的六万多日军战俘都遣送释放。你们觉得呢?对了,这六万日军战俘还有多少?”刘斌问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