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长周馥心惊胆战地问道:“皇上,对于那些花钱买官的人,是不是处罚得也太严厉了?毕竟,他们中确实有不少人才的。全部‘革职撤换,永不叙用’,这样会不会太…太不分青红皂白了?”
刘斌冷然回答道:“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不管他有多大的能力,但是从一开始就利用非法的手段为自己谋利益,你们能保证他们以后就突然变好了么?能力越大,将来对国家的危害也越大!这不同于其他犯罪,其他的犯罪可以原谅,但是买官的行为断不能饶恕,此风不可长!当官,不仅仅要有才,更重要的是要有德!有才无德,当了官也是个贪官!不如不要!”
说完,刘斌用不容置疑的口吻一锤定音:“这件案子就这样办了!该杀的杀,该关的关!以后这类案件都这样处理!法律无情!法律至高无上!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借口更改判决!帝国政府绝对不允许任何贪污腐败!”刘斌表现出来的强硬让很多原是清廷官吏且对官场上贪污腐败现象已经司空见惯的帝国官员们不寒而栗。
刘斌又补充道:“还有,正所谓正人需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朕不知道我们中还有没有尚未浮出水面的败类,有没有用亲属的名义以权谋私的。朕命令各省各市各县各镇各级官员在五天内向当地检察机关和公安部门公布自己和直系亲属的财产总数!朕也会公布帝国皇室的财产!这一点,写进法律!”
“皇上英明!”参会的官员们和议员们一起俯首。
第二天中午的南京市中心万人空巷、人山人海。上千名宪兵和御林军士兵维持着秩序,一队队荷枪实弹的武警羁押着整整四百多名五花大绑的贪官污吏送到设立在市中心的刑场。由于罪犯太多,现场正可谓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穿着白衣服的囚犯汇成了长龙般的队伍。现场人声鼎沸、群情激奋,围观的十多万南京市民汇成了汪洋大海,唾骂声犹如海啸般震天。老百姓们怒骂着、唾弃着,纷纷向众犯人投掷石子和烂菜叶。各方记者拼命争抢着镜头拍着照片,争相报道这一大事。即将被处决的犯人们有的面如死灰、瘫倒在地,不得不让武警拖着走;有的呼天抢地、拼命挣扎;有的嚎啕痛哭、追悔莫及;有的肝胆俱裂、魂飞魄散;甚至有的犯人吓得大小便失禁,屎尿拉了一裤裆。在市中心的刑场中央,三十个绞刑架阴森森地竖立在那里,负责行刑的侩子手准备就绪,都身穿红衣,脸蒙红布。帝国已经废除了斩首、车裂、腰斩、凌迟、杖杀等酷刑,只保留绞刑和枪决两种。由于这次处决是公开的,因此使用不怎么血腥的绞刑。
帝国最高法院院长林绍年威严地宣布要处决的犯人的罪行:“罪犯邢仁甫犯有严重的贪污罪、收受贿赂罪、行贿罪、玩忽职守罪,根据帝国法律和大中华帝国圣武皇帝的亲自审定,剥夺邢仁甫全部职务并立刻判处绞刑!…”
待命的武警们毫不客气地将第一批的三十名罪犯拖到绞刑架前,并在他们脑袋上套上黑布套,侩子手熟练地将绞索套在他脖子上。随着命令,行刑的侩子手们一起拉动众犯人脚下活门。众犯一起落入空洞中,脖子被绞索死死吊住,身体悬在空中,同时一起传来颈椎骨被体重给拉断的破裂声。所有的被执行的犯人在几分钟内都因为颈部大动脉和椎骨动脉的被阻断而导致大脑缺血和窒息死亡。随后,几名法医上前检查后犯人是否毙命,确认犯人毙命的法医再示意旁边的殡仪馆人员,将尸体解下装上马车运往火葬场火化。
一批又一批的犯人被送上绞刑台。看到前面的同伙死于非命后,后面即将走上死路的犯人们无不魂不附体、丑态百出,有的发了疯般狂呼高喊,有的口吐白沫、倒地抽搐;有的两眼一翻,昏厥过去;还有的跪下来拼命磕头求饶。
“皇上饶命哪!”亡魂丧胆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响起。但这些丑陋的叫喊声很快便被现场群众雷鸣般的欢呼声给淹没了。“皇上英明!”“皇上万岁!”的口号声如阵阵海啸般直震云霄。
帝国政府对这场建国以来第一大案的判决和处理情况立刻通过新闻媒体、政府公告等形式向全国进行通告。一向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并且已经对官员贪污腐败现象熟视无睹的百姓们犹如惊雷般看到了一线希望,各地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奔走相告。为了加强帝国的反腐力度,帝国政府命令各地尽快完善监察机构和廉政制度,鼓励百姓踊跃举报。凡是举报者,帝国政府将把贪污受贿金额的十分之一奖赏举报者,如果举报者不愿意透漏身份,帝国政府也将给他们保密。政府内的官员也鼓励互相监督和互相举报,如果举报属实,举报官员立刻官升一级、俸禄加倍。
圣武皇帝和帝国政府在这场大案中表现出的雷厉风行、执法如山赢得了全国上下一片交相赞叹,但也引起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部分满清的遗老遗少乘机攻讦“帝国政府是残忍好杀、野蛮嗜血的政府”、“是要葬送了中华五千年来的仁义道德”、“犹如西洋蛮夷般不可理喻”等等,一些社会贤达、文人墨客也被帝国政府反腐的严厉手段吓得望而止步,对帝国进行民主措施进行抵触。此时帝国已经统一了全国,因此要在全国25个省、2个特别行政区、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内进行全国性的选拔国民代表,也就是选上议院和下议院的参议员。由于帝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大力宣传这个制度,并声明“国民代表就是代表老百姓在皇上面前说话的人”,让民主思想慢慢吹进老百姓的心里。因此百姓们对这次选举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们自然想选出能替自己说话的人。但全国各地的贤达名士们对此却不抱太大的兴趣,他们秉持中庸之道,不愿意抛头露面,不肯让人家说成是自己是追逐名利的人物,再加上帝国政府惩处贪官污吏时表现出的“心狠手辣”,更加让他们从心里反感参加这种空前的政治活动。因此有声望的名人报名者寥寥无几,倒是一些年轻气盛的青年俊杰非常踊跃。
特别是以康有为、谭嗣同、林旭、杨锐、徐仁铸、陶葆廉(陶菊存)、丁惠康、吴保初、梁启超、王韬、郑观应、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严复等人为代表的青年才俊非常地活跃,纷纷在闹市处进行演讲,巧舌如簧、口若悬河地向老百姓“推销”自己,宣扬自己的主张和政策,承诺老百姓选自己成为国民代表后自己会如何如何为民请命、造福于民,号召老百姓投自己一票。这些人平均不到三十岁,有的才二十出头,都接触过西方社会,具有相当民主思想,是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一类的人,也是中国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尤其康有为这种恃才傲物且不甘寂寞的人,自然要借着这个机会进入政界一展抱负。
李鸿章看了参选名单后,神色难堪地向圣武皇帝报告:“皇上,国民代表选举活动还是再暂缓几年吧!让宣传部再宣传一段时间,眼下…眼下实在是时机未熟呀!”
刘斌问道:“为什么?”
“因为大量知名的学者、社会贤达、大师巨匠都没有报名。报名的都是一些年少轻狂、血气方刚的青年人。这样…国民代表大会岂不是很没有分量?”
“怎么?离开那些冥顽不灵的老古董,帝国就没办法正常运转了?”
“皇上,主要是这些年少轻狂之人都没什么名望,他们没办法代表国民。国民代表么,自然要那些德高望重、众望所归、名满天下的人来担任了…”
“可他们不愿意参加,难道要朕哭着喊着去求他们?”刘斌冷笑一声。
“这…”李鸿章语塞。
刘斌再次冷笑一声:“名望?什么是名望?就是很多人知道你的名字!这些年少轻狂的人成了国民代表后,只要他们屡屡为民请命、造福于民,自然就名望大振!老百姓支持他们,他们代表老百姓,这就足够了!帝国的国民代表大会只需要这个!至于那些只会研究八股文和程朱理学的老古董,既然他们如此自命清高,那参加不参加都无所谓!帝国不是靠他们来维持的!他们也不是帝国的中流砥柱!没了他们,帝国反而更好!朕要那些自命不凡的遗老遗少知道自己的分量!说白了,他们以为他们算老几?朕要让这些脑子食古不化的老古董都明白,谁才是帝国真正的主人!”
李鸿章被这番措词如刀的话惊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