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爱人的语言与他/她沟通(2 / 2)

我跟他们讲:“家庭塑造人,不同家庭的人对词句的理解是不相同的。学习对方的语言,也要保证对一些词语的理解是一致的。你们有没有因为对一个词语的理解不同而生气吵架的时候呢?”

张峰抢先说:“有,比如我们要一起出门办事,看我都收拾好了,她就说让我先下去,先发动车等一两分钟。我心想,发动车子也要一分钟,不算久。但是,每次她都让我等至少二十分钟。我都快崩溃了。”

李丽把话抢过来:“我是在化妆嘛,哪有那么快。”

张峰马上接过话:“那你干吗让我等一分钟。你还一路上说我值得那么生气吗?”

李丽打断张峰:“本来嘛,不就是晚下来一会儿吗?再说又不是特别着急的事。还有你,我给你打电话问你几点回来,你说一会儿到家,我以为十分钟就能回来,可是足足等了你一个小时。”

看他们两个又有吵起来的趋势,我赶紧说:“看来你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不同的。张峰希望李丽遵守说好的时间,李丽希望张峰能把时间说具体一点。在不同的情况下,希望你们彼此理解一下,不要因为理解不同再产生矛盾。”

两个人思考了一下同意了。

李丽说:“还有,有的时候我学做了一个菜,想让他评价一下,他每次都说‘还行’。我搞不明白,‘还行’是什么意思呢?这让我很受打击。

张峰说:“还行,就是不错。”

我说:“如果给李丽做的菜打分,按十分计算,你觉得打多少分?”

张峰说:“7~9分。”

李丽说:“这样吗?我还以为你说‘好吃’‘很好吃’才是赞美呢。”

张峰说:“我从小就不会夸人,‘不错’对我来说基本就是最高评价了。我一直觉得我特别爱吃就是最好的赞美了。”

我说:“看来真需要了解彼此对词语的理解,避免造成误会了。还有很多词汇,你们可以多沟通,理解对方的本意,不要用自己的理解来理解。”

两个人会心一笑。

双方对词义的理解误差,还有一个案例。我有一位来访者,因为是再婚,她非常敏感多疑。一次,她老公不想参加朋友的聚会,跟朋友说:“我刚从外面回来,人家帮我看了十几天孩子,我今天不去了。”她一听“人家”两个字,立刻就爆发了:“我给你看孩子,你还把我当外人,说我是‘人家’!结婚这几年我给你们家付出多少,我怎么这么傻,我是真心换不来真心!”

很明显,“人家”就是一个称呼,老公的意思是“听话人以外的人”,用在这里还有感恩的意思,结果她理解成了“外人”,跟老公大闹一顿。是她的敏感和不甘心让她对一个普通的词产生了误解,导致了夫妻矛盾。

夫妻关系和谐的秘诀之一就是用爱人的语言与他她沟通,愿意学习对方的语言,是以爱为前提的,愿意接纳、尊重对方,愿意与对方共同营造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