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母亲是中学老师,独立、能干、有主见、追求完美,家里布置得一尘不染。她认为自己工作辛苦,做丈夫的应该多体谅自己,不应该要求这要求那,不懂得包容。她的母亲觉得自己为这个家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认可。
每次吵架,两个人各说各理,谁也不让步。我朋友劝过多次,没有一点效果,无奈中抱怨:我真恨不得他们俩离婚算了,别这么吵了。
两个人的性格很相近,都有比较强的控制欲,两个人互不相让,都希望对方妥协,这样要强的性格就必然导致针锋相对几十年的结果。
是否互补型的恋爱就能琴瑟和鸣呢?
小鹏是一个性格开朗、喜欢热闹的男生,但是女朋友却不爱说话,每次小鹏带女友参加朋友聚会,她都安静地坐在一边玩手机。后来女友感觉融不进小鹏的朋友圈,说什么也不跟他去参加聚会了。小鹏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有了问题就喜欢立刻解决,也会向周围朋友求助,一起应对。但是女友却跟他相反,她不喜欢说出来,喜欢憋在心里,哪怕工作遇到了麻烦,也不会主动与小鹏讲,非等小鹏逼着问才会挤出一点点。小鹏感觉跟女友相处越来越累。
性格不合成了男女感情发生矛盾的替罪羊。其实,关系是否和谐,原因并不在于性格相似或者互补,而在于男女双方是否有相似的价值观,是否能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能否相互沟通,相互包容,是否与对方站在同一个频道上来理解对方。如果爱只是为了控制对方,如果不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拒绝沟通,当初多么浓烈的感情也会渐渐干涸的。
只有爱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有爱的技巧才可以提高爱的保质期。
(3)爱的保鲜原则
1相互性原则
当一个人频频对你表示好感,而这个人又不是你讨厌的人,你会怎么样?很可能的情况是,你会慢慢喜欢上这个人。这就是爱情的相互性原则,它的含义是我们很容易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
一个人对我们表达爱慕和好感,极大地满足了我们被爱的需求,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被肯定,由此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带着愉悦的心情与对方相处,也很容易看到对方的优点,从而产生爱的感觉。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就是这个道理。爱人间一个拥抱、一个爱的眼神、一句调侃的玩笑、一个神秘的小礼物等,看似简单的爱的细节,都可以让婚姻保鲜,爱情长久。
2交换性原则
每个人都希望在交往过程中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当我们忙活了一上午做了一桌子菜,看着家人或者朋友饕餮一番,哪怕自己吃点残羹剩饭也心满意足。为什么呢?我们付出劳动,最希望得到的是别人对自己手艺的肯定和赞美,得到了,我们觉得值。
这便是交换性原则,从一定程度上讲,交换性原则是我们的世界得到发展的基本法则。助人者之所以快乐,是因为对方的感谢肯定了他的价值。爱情之所以甜美,是因为我们在付出爱的时候,得到了对方的爱的回应。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如果你的爱人总是无限度地挑剔你,否定你,忽略你,打压你,控制你,你会是什么反应呢?
显然,估计每个人都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跳起来反击对方,维护自己的立场,这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遵循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保护是一个人的本能,当一个人言行中带有攻击色彩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击。比如,男友对自己精心为他准备的生日礼物挑毛病,女友一气之下把礼物夺下来扔垃圾桶里了。女友又委屈又气愤:己费心准备的生日礼物,一点都不领情,还挑毛病。男友也非常生气:我就说两句,至于发这么大脾气吗?
我们很容易在亲密的人面前裸地表达自己,也很容易把最坏的脾气撒在亲密的人身上。这是因为对彼此的关系比较放心,感觉安全,觉得自己怎么做对方都不会抛弃自己。其实,这是一个认知误区,没有人会无限度地忍受我们的太挑剔和坏脾气的。当侵犯到对方的时候,对方本能的反击就会导致矛盾升级。
因此,我们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感谢对方的付出,哪怕我们不是很满意,也要先表示感谢,再提出自己的期望。
4平等性原则
我认识一对夫妻,起初丈夫失业,妻子努力工作养家,但是丈夫却限制她与同事交往,尤其是异性同事,查手机,查微信,就差在手机上安个跟踪软件了。后来妻子考上了研究生,而他应聘到了一个效益较好的单位。这下变成了丈夫总是挑剔妻子不独立,靠自己养活等。
在丈夫的心中,没有“平等”二字,不是高就是低。失业的时候很自卑,怕妻子抛弃他,于是各种监视;挣钱多了,就百般挑剔妻子。这样的婚姻能维持多久,只能看妻子的忍耐程度了。
爱的平等性原则,需要两个人人格平等,不因为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因素而有尊卑之分。人有被尊重的需要,如果没有平等和尊严的爱情,一定是卑微和痛苦的。因此,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感情才是健康的,两个人才能相互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