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家庭暴力说“不”(2 / 2)

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生活在有家暴的家庭,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不如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单亲家庭或者重组家庭。

其次,放下所有顾虑,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尊严,我们要不惜抱着离婚的心态抵抗施暴者的暴力行为。比如打110报警,或动用你身边的资源,向自己亲人或者朋友求助,兄弟姐妹结成统一战线一起对付施暴者。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的矛盾最好不要让孩子参与,也不要让孩子看到,提前对孩子做好安抚工作,或者送到可靠的亲戚那里。

(3)都是你惹了我

不管是脾气暴躁还是有人格障碍的施暴者,他们家暴的最终目的就是控制对方,希望对方遵从自己的意愿,听命于自己。他们内在有一个逻辑:你服不服?不服我也要打服你。

可怕的是,有的施暴者从来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把打人的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

小奇给我发来邮件讲述了她的苦恼:“我感觉我老公的心理有点扭曲了。他心眼非常小,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把他激怒!每一次我看到他要发火,就想离开,他不让我走,然后发生更激烈的争吵,甚至动手。我们吵架非常频繁,而且我们每次吵架都是因为一些很小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我知道吵架我也有问题,但是我更坚信一个巴掌拍不响,但是他极端地认为每次吵架都是我的问题引起的,这也是我们难以沟通的原因之一。”

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只是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这是非常幼稚的做法。小奇老公处理冲突的心智还停留在四五岁孩子的阶段,为了避免惩罚和内疚,他习惯用“不是我做的”来推卸责任。

对于这样的施暴者,因为他们内心脆弱,无力承担责任,才会每次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即使自己做错了,也极力为自己辩白。我们需要明白一点:一味地妥协忍让是在阻碍他们的成长。只有让他们明白必须为自己造成的结果承担责任,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扶。

因此,放下所有的顾虑,用坚决的态度和行动让他们为自己的施暴行为和结果承担责任。

(4)被妻子逼出的家暴

在家暴的案例中,也有丈夫求助要求解决自己的家暴问题的。小周就是这样一位。他说出了自己困扰:

我结婚快五年了,妻子比我小三岁。因为她比我小,在生活中我总是很迁就她。尽管这样,我们几乎两三个月还是要发生一次冲突,因为家庭琐事意见不合她开始生气,然后我主动道歉,说好话哄她,她一直生气,我就一直哄,直到我失去耐心,我就说“你到底想要怎么样”,她就发脾气想走,或者说我一大堆不是,或者说“你打,你还敢打我”,最后我控制不了情绪打了她。

小周说他每次打完都很后悔,每次都反思自己的问题,找自己的原因,平静下来就会和妻子沟通,希望她能在我哄她的时候给个台阶下,或者在他情绪失控前能退一步。但是妻子明确表示:“我做不到,要么你改,要么离婚。”

有些时候,家庭暴力就是慢慢用情绪堆砌出来的。男人与女人不同,女人有了情绪可以哭,可以倾诉,而男人会习惯性地压抑情绪,他们平时会隐忍,退让,因为他们觉得男人要大度一点,要谦让女性。可是,如果女性过于任性刁蛮,男性的耐心到达临界点,女性的一句话都能引起他们情绪爆发,引起家暴。

我要对遭受家暴的女性说一句:适可而止,把家庭暴力控制在他第一次动手之前。

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比男性要强很多。在争吵的时候,男的说一句话,女的有十句等着,反正都是理。在这样的情势下,有些缺乏理智的男人就可能被“逼”急了,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动手快速解决问题。

都说“兔子急了还咬人”,确实有道理。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不要把对方逼进死胡同。

(5)做人格独立、经济独立的人

遭受家庭暴力的人,大多在性格上都比较软弱、任性,依赖心较重,经济上和人格上不能独立,尤其是遭受经济暴力的人。这样的状况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所以,他们才敢轻易动手。

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爱的人,不依附于配偶和他人,当我们拥有了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经济收入,也就拥有了与对方平起平坐的资本和能力。

如果对方施以冷暴力,我们一定要坚决拒绝,掌握主动权,主动与对方沟通。如果对方拒绝沟通,拒绝改变,我们可以做出维护我们尊严的决定,有权利选择是否留存这段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