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你能察觉爱人的隐秘攻击吗?
一位母亲向我求助,她的孩子才上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厌学。这位母亲非常着急,威逼利诱,用尽了各种方法,孩子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这位妈妈人很利落,说话语速较快,一看就是精明能干的人。
她嘴里不停地说:“别人家孩子,一放学就写作业。他放学一进家门就去玩游戏,不让玩就自己躲在屋里不出来。现在上学的时候磨磨蹭蹭,上课也不好好听课……”
这位母亲不停地说着孩子的状况,孩子显得很不耐烦,一个劲儿地要挣脱妈妈的手。
我问她:“这么多年都是你在监督孩子学习吗?”
“是啊,我不看着他,他怎么会写?就这么天天说着骂着还这样呢!”妈妈又气愤又无奈地说。
我蹲下来,看着孩子,对他说:“告诉阿姨,你学习是为了自己还是妈妈呢?”
孩子瞥了一眼妈妈,又看了我一眼,附在我耳边小声说:“妈妈。”
一个人的成长动力就是做自己。孩子的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妈妈,面对妈妈盛气凌人的批评指责,弱小的孩子无力反抗,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愤怒。
不管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管我们打着多么伟大的爱的旗号,只要是有言语上的攻击,就必然会有反击。反击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反击。比如孩子跟父母对着干,夫妻两个激烈吵架等。一种是隐秘攻击,是隐蔽不显露的攻击形式。比如,上面的案例中,孩子用厌学表达对父母严苛管教的不满。
(1)关系中的弱者惯用隐秘攻击
平衡的人际关系能够带给人温暖愉悦的感觉,失衡的人际关系就会出现怨恨和戾气。
关系一旦建立,就是个性摩擦的开始,当一方明显占有强势位置,另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关系里就会充满攻击和反击。因为弱势的一方不敢直接表达愤怒,但愤怒不会自动消失,被压抑到潜意识里面。
有的人会采用否认或忽视的方式来让自己内心舒服一些,他们经常自我催眠:妈妈(爸爸、配偶)是爱我的,他为了我好,我不会生他的气。导致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发生严重分裂,完全忽视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成为一个没有情绪、情感表达的橡皮人。
有压抑就会有爆发,多数人不敢直接反击现实中的强势者,他们会采用独特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从表面看,弱势者很听话,很乖,绝不做违拗强势者的事情。实际上,他们总是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小错误,而且屡教不改,令强势者暴跳如雷。
当强势者对他们发怒的时候,他们表现得很可怜、很无辜,一再说“我不是故意的”。在外人看来,这个强势者简直就是一个恶魔。道德的天平自然就会倾向于弱势者一边。在心理和道德层面,弱势者赢得了胜利。比如,在一个家庭里面有强势的母亲和弱势的父亲,而强势的母亲又非常爱孩子。当孩子长到十几岁的时候,有能力与强势的母亲对抗,与弱势的父亲结成联盟。
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如果关系失衡,弱势者最容易采用隐秘攻击的方式反击。
我的一些女性来访者寻求帮助的主题是——丈夫有性功能障碍。有的丈夫拒绝去医院医治,有的配合治疗,但是久治不愈。少则一两年,多则十几年,没有亲密行为的婚姻像一张厚厚的蛛网,被裹挟在其中的人痛苦不堪。但是表象背后必然有深层次夫妻博弈的原因:要么女性强势,要么男性性格过于压抑,要么夫妻的战事频繁,战败的一方就用压抑自己性功能的方式来进行反击。
(2)我为何故意破坏东西
我老公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结婚前十年,我们家的工资都是他一个人掌握,每次花钱都朝他要,这让我很不满,但是不愿意跟他争吵,怕他发脾气或者拉下脸冷战。
那个时候,厨房的用具我都不会轻拿轻放,碗摔过很多,做饭的锅子换过好几个,电磁炉经常拿去修,换过两三个。记得当时每坏掉一个大件的东西,我在心疼的同时,内心有一种隐隐的高兴:哼,东西坏了,该花钱换了,反正不是我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