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如此罪名,不愿领受(2 / 2)

沈念心又看向吴会南,而脸上早已敛去了方才优柔温和的神色,显然已经失去了最开始的耐心,眸色锋锐地划过他的脸,看神色,竟然与方才的穆子晏有几分相似。

她沉声喝问:吴大人方才指控本妃命格奇诡,于皇室宗祠不利,于大铭国祚亦是不利。现在本妃再问你一句,是否坚定方才的说法,认定本妃的命格于我大铭国祚有碍,不利宗祠?

吴会南显然没想到对方这么娇小的身板儿竟会爆发出如此的气势,当即便被震慑住了,可待缓过神来之后,更多的确实一种屈于人下的羞恼,和对身后满门性命的担忧。

他双目赤红,道:下官不看身份,只断命格。您的命格便是刑克双亲,克夫克子克宗庙,五服六亲,无可免灾,这一点,臣敢拿自己的项上人头来作担保。今年豫州遭灾,恰逢四殿下迎娶您入府为正妃。可见苍天早有提醒ashash

来人,快将她给哀家ashash太后好不容易缓口气儿来,听到这儿却是怎么也听不下去了,当场便要发落了她。结果却被沈念心悠悠一跪给抢了白。

陛下明鉴。沈念心这一回,却没按照规矩叫一声父皇,说实话,也不为别的,就是她心里忽然就不待见这么一拨人。逝者英灵在上,身后污名难洗,沈氏念心愧对庄靖懿皇后。若是今日不能为庄靖懿皇后洗雪污名,妾身自是无颜苟活。陛下若要赐三尺白绫,妾身也绝无怨言。

众人一听她说到庄靖懿皇后,俱都神色骤变。果不其然,就连诚明帝和太后,在听到了庄靖懿皇后的谥号之后,也都面色微变。

若说场上最镇定的,便该是穆子晏没错了。

你这是何意?诚明帝眉头紧皱,沉声问询。

沈念心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妾身自幼失怙,幸得祖母亲自教养。不说家学渊博,却也读过几本书。妾身方才说曾翻阅过有关命理术数之典籍,不为旁的,这期间确有些庄靖懿皇后之故。吴大人既是三品朝值,想来不说通晓古今,熟读史书总是有的吧?不知吴大人可知晓,昔永安年间,庄靖懿皇后曾主持修正过一次编年历法。

这与你所说之事又有何干?皇贵妃眼看着被她算计的人没有半分本困住的窘迫,反而东拉西扯地胡说一大堆,让本就有些胆怯的吴会南更加站不稳了。她眸色阴冷,心中暗恨,尖刻地质问道。

沈念心恍若未闻,只自顾自地说着:妾身幼时读《周易》,对命理轮算略知一二。今日无端遭此祸事,心中实难领受。妾身不愿受这莫须有的罪名,更不愿四殿下因为妾身被栽赃构陷而蒙羞。妾身无论如何,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四皇子府的门楣因为妾身而被抹黑。

沈氏一族乃将门之后,自来是光明磊落无愧于心。今妾身愿以性命作保,如若妾身当真是吴大人所言,那等命格阴煞奇诡,不利宗祠之人,妾身愿自请玉牒除名,以死谢罪!

沈念心恭敬地朝诚明帝伏地叩首,却并不是因为敬畏,而是因着诚意。

这样的场景,很是让人心跳起伏。跪在殿中央的那个瘦弱女人,此时头上正悬着一把随时会要了她的命的利刃,而她却始终不卑不亢地安然自处。即便她现在正保持着跪拜的姿势,却仿佛能让人看到她挺直不屈的风骨。

诚明帝也觉得这种感觉甚是奇怪,明明不利宗庙,有碍国祚是滔天的罪名,可是他却无法发将眼前这个娇小的身影和那样的命格联系起来。

也不知是顾念她与沈贤妃的亲近关系,还是心里对她真的存了几分探究之意,诚明帝确实没有立刻降职处置她的意思,反而给了她一次为自己辩驳的机会。

起来回话。即便她命格真的不祥,此时仍是皇子正妃,该有的尊荣不该摒去。

谢陛下。沈念心站起身来,理了理并没有褶皱的衣袖,脸上还带着浅淡自得的笑意,哪里像是尚未脱罪之人的样子。

穆子誉神色怔忡地看着殿中央的那个身影,思绪渐渐抽离,心口忽然酸胀得发痛。

还是苏雅雅拽了下他的衣袖,才让他回过神来。

殿下,妾身有些累了,不如

穆子誉却看也未看她,目光落在那抹湘妃色身影上,再挪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