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纷争,唐如珠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京郊大营中凡是喝了酒的,身上带着伤的,都被拎出来挨军棍,最少,也得二十下。
他们之前哪受过这罪,疼的都要昏厥了,整个军营上空都飘荡着哀嚎声,唐如珠听到也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过多在意,都是他们该受的,谁还能跑得了不成。
燕国和西域的边城,就是邺城,出了此地,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荒漠,也是西域天然的屏障,不熟悉此处之人,一道踏进去,过不了多久就得迷失方向,虽碰不到野兽,可烈日炎炎,黄沙漫漫,又缺水少粮,熬也熬死了。
听南星说完,唐如珠陷入沉思,照现在的情形来说,狗皇帝野心勃勃,存了一统天下的心,早在西域尚未起步时,就该趁机收入囊中,又岂会由着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
关键点,就在这荒漠上。
西域人在恶劣环境生活久了,要想谋出路,就必须横跨荒漠,他们中必然有识路之人,要不是黑甲军起到了很强的威慑作用,他们早就打过来了。
邺城。
唐如珠手指在标记的地方轻点,顺着划出了一条路。
总体来看,最好走的竟然是这处雪山。
是。
南星顺着她的话往下说。
从此地到邺城,必然会经过两百余里的悬崖峭壁,除了徒步,没有别的选择,但穿过这处雪山的话,路至少会缩短三分之一。
且这个季节,雪量少,发生雪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唯一的不足,就是此地温度低的厉害,需得置办些抗寒的棉衣,不然,身子不好的人只怕撑不住。
唐如珠盯着舆图看了许久,也重新规划了几条路线,都势必要经过悬崖峭壁,人倒是能爬,这么些马怎么办,舍了马就相当于舍了干粮之类必需的东西,后面的路又该怎么走,总不能再自掏腰包,重新置办,她还没大方到这种地步。
明日就进城,把所有能保暖的衣物都买回来,对面无需我们管,只要保证自己人能没有缺漏就行,后日一早,正式出发。
千里之外的京城,戎狄的使臣队伍一路辗转,总算抵达京城,各部官员齐齐在城门口迎接,燕无归还在养身体,直接在宫里等着了,带队这种事,就交到了镇南王手上。
为了今日,他特地换上了征战时的盔甲,手握银枪,往城门口一站,气势立马就出来了,领头的两人正是之前落荒而逃的副使,赫连将军被斩杀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以至于看到武将,他们就控制不住的打哆嗦。
外臣见过镇南王。
镇南王居高临下扫了一眼,朗笑出声。
来者是客,不必拘于礼数,往后,咱就是一家人了,早日将降书递上,两国百姓也好早日得以安宁,谁也不想战乱不止,纷争不休不是。
王爷说的是。
寄人篱下,除了点头附和,他们还能说什么?
吾皇已等候多时,诸位便随老夫入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