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宫里传来好消息,皇后黎氏怀孕了,正好三月,这回,曾经反对立后的老大臣是彻底蔫了,他们不再说任何话,这黎氏在子嗣上还是有功劳的。
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正式册立五岁的皇子楚明为太子。
皇后黎氏的地位算是稳固了,毅勇侯黎家也算是全家上下松了口气。
五岁的太子殿下已经上书房了,当然他的位置跟别的皇子不一样,就连教授的课程也多于其他人。
一时间,不少勋贵世家的夫人到处托关系想让自家儿子或者孙子成为太子伴读,这可是一份殊荣啊,从小陪着储君一起长大,如果顺利的话,储君继承王位,以后自家孩子的前途也会更好。
明婵的儿子小葡萄还小,两岁,虚岁三岁,虽然机灵可爱,也很会说话,到底没法子做陪读。
某日,乔氏来江阴公府做客时笑道:“上次进宫,皇后问起小葡萄,说是可惜了,要是年龄合适做伴读再好不过。”
“为这两个伴读的位置,京城里非常热闹,还有人找门路找到我这里来了。”明婵倒是没想让自己儿子做伴读,这其实很痛苦,不能经常见到儿子不说,孩子小万一惹了什么事,他们还得在后头收拾。
“可不是,也有人托我向皇后进言。但我一个也没说,要是说了,皇后反而对我柳家印象不好,我只是进宫去请安送东西,其他事,我是不会多插嘴的。”乔氏笑道,她虽然看着话多,跟许多夫人都能聊到一起,可是大事面前,乔氏很庆幸。黎氏不再是贵妃,是皇后了,后宫中最高贵的女人,虽有太后,太后早已被皇上厌弃,没人敢去左右黎氏的决定。
明婵笑道:“皇后信任舅母这样的诰命夫人,果然没看走眼。外人都道,我们攀着皇后娘家,算是押对了宝,咱们也要低调些。”
三月底,明娇和她夫君洪遂良回来了,他们一直在外任上,几年不曾回来,上个月吏部评级,洪遂良在外任上表现不错,终于得有机会补个空缺。
这当中还有傅青云的功劳,傅青云虽是安柔郡主的郡马爷,大长公主的女婿,但一直很低调没升过官职,一直在翰林院供职或是在御史台打打下手,恰巧吏部左侍郎调职,皇帝御笔一挥就让傅青云做了吏部左侍郎。
傅青云的父亲傅承德也已经在太医院供职,为人老实勤恳,太医院的同僚们也都对傅承德夸赞。
某天晚上,安柔郡主道:“咱们办个宴席?你去吏部就任,父亲也已经去了太医院供职,舅母也说要办个宴席,哪怕不想大办,也得叫上家里人。还有就是三房的明娇妹妹回来了,她今早来看,话里话外就是想问问她夫君补京城哪处差事。她说不需要什么多大多好的差事,哪怕做个京城边上海津镇的县丞也好。”
傅青云笑道:“倒是会挑,先头,鹏举明惠的父亲,咱们的大伯父就是靠着晋荣县主娘家的关系,补了海津镇的缺,那里接靠着京城,十分富庶,简直就是油水闲差,许多勋贵人家都想过。如今咱们大伯父已经回来补了从五品的礼部典仪,那海津镇的县丞也早被别人弄去了。”
“那明娇的夫君洪遂良,你们吏部打算怎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