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等人离开矽河村又去了永兴镇,一连几天,傅家的人都在寻找傅明雅,但傅明雅就像消失了似的,杳无音信。
“母亲,这孩子该不会被人贩子拐跑了吧?”郭氏有点担心。
“是啊,咱府上家丁们去乞丐窝都找过了,没有明雅的影儿。只怕这孩子是凶多吉少,这么一个标志的小姑娘,若是被人贩子拐跑了必是卖去青楼的。”金氏叹了口气,“这八百两银子可怎么办哦。”
“为今之计,咱们只能把八百两银子还给王财主了,但他这人虽万贯家财却小气得不行,估计八百两银子还他,他还要涨价,明婵就是最好的例子。”郭氏愁眉不展。
夏氏微微眯眼,“到手的银子哪有还回去的道理。”
“那怎么办呢?咱们总不能把嫡女搭进去,我们家的明惠和明娇将来是要嫁给高门大户的。”郭氏说道。
金氏也附和着点头。
“等王家迎亲前,把明婵骗过来,迷倒之后塞进轿子里头,到时候大儿媳妇你亲自过去,把这情况跟陈媒婆一说,他们也是肯的。”夏氏想到这个好主意。
“明婵这丫头特别难缠,若是她醒后又寻死腻活的,咱们怎么办?”金氏有些担心,“这丫头要么不声不响,发起脾气来还挺大的。”
“拜了堂成了亲,她只有认命的份。就这么定了。”夏氏对于自己的决定非常满意。
郭氏和金氏也松了口气,毕竟八百两银子呢,金氏可以分到四百两,郭氏可以分到二百两。
二人给夏氏请安完毕一起回去,路上,郭氏就问了,“三弟妹,那八百两彩礼钱,母亲分给你多少?”
金氏一听便知郭氏是来套她话了,便撒谎道:“母亲给了我二百两,大嫂你拿了多少?”
郭氏一听,心里很高兴,看来婆婆没有偏心三房,笑道:“母亲也给了我二百两,她说剩下的存起来,等我儿子成亲补贴用。”
“母亲虽然小气,可是在孙女孙子身上从来都是舍得花钱的。也是,咱们一大家子吃用开销哪个不要银子?这些年多谢大嫂带我们三房一起吃穿,辛苦您了。”金氏客气道。
“哪里的话,长嫂为母,如今我们傅家尚未分家,我这做大嫂的多看顾些你们也是应该的。”郭氏也很会说场面话。
金氏笑着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青色瓷瓶,“大嫂,这是卫城里的胭脂铺《镜花园》出的玉肤膏,涂在脸上,皮肤又白又滑,您用用看。”
郭氏高兴地接过道了谢。
一晃就是腊月,明婵的铺子《桃花源》开张一个多月,只做早膳,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天早上都是客满,还有许多人排队买了回去吃,《桃花源》算是出名了。
这天早上,夏氏在宅子里也吃了早膳,“今天的早膳,大厨房做得格外好吃,这煎饺沾点醋更好吃了,还有这馄饨真鲜。”
夏氏身边的夏嬷嬷笑道:“老夫人喜欢就好,这可不是大厨房做的,是一大清早,大夫人命丫头出去买来的,城里新开了一家铺子,专门做早膳,去得晚都没位置呢。这煎饺也不是煎饺,就是样子像而已,它的名字叫锅贴。”
傅家的几个主子都在位置上,她们也都觉得很好吃。
“母亲若是喜欢,咱将这个厨子请来我们府上?”郭氏问道。
“恐怕不行,像这种名店的厨子很多都已经被大户定下了。”傅明惠说道:“我听我的手帕交黄小姐说过,《香满园》的大厨就经常去平王府做糕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