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怪奇物语.魔药 宁航一 1710 字 2021-01-06

洪水之物

每年夏季,总会有一些地方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人们对于灾情的关注,总是会大于洪水本身。因为洪水是由暴涨的河水、雨水、垃圾、泥沙、粪便组成的脏水,携带着病毒和危险,破坏我们的家园和健康,是令人极度厌恶的事物。

但是,不知道是否有人想过,从上游倾泻而下的洪水,是否冲刷出了某些秘密?亦或者,洪水当中,隐藏着某些我们不知道的事物?

下面这个故事,就跟洪水有关,名字叫:《洪水之物》

第一章

中午一点,明媚的阳光从窗外洒进来,把人照得懒洋洋的,让本来就百无聊赖的我们显得更加慵懒闲散了。我打了个哈欠,放下手中的书,对两位朋友说:“我有点后悔成立这家事务所了。”

“才开张几天,别说丧气话呀。”元凯说道。

“都一个星期了,根本没有一个人上门来。”我不无沮丧地说。

另一个伙伴欧阳晨也沉不住气了:“你们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我们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还是招牌上写的不够吸引人?”

我摇头道:“我看正好相反,是咱们的口气太大了,声称这家事务所能帮人解决任何难题。可别人一看是几个毛头小伙子,就觉得肯定有浮夸成分。”

这是真心话。当初选择实习项目的时候,我跟同宿舍的欧阳晨和元凯商量着如何创业,想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特别适合我们的项目。后来欧阳晨提议,说我们三个人都是学校悬疑推理社的成员,不如成立一家侦探事务所。可到工商局一问,人家说国内不允许有私家侦探,我们便临时调整,把侦探事务所改成了咨询事务所,并大言不惭地称可以帮人排忧解难。本来只是个噱头,现在看来,倒是弄巧成拙了。

“咱们这话是说大了些,要不改一下,务实一点?”元凯提议。

“如果再过三天都没生意,就这么办。”欧阳晨烦躁地说。

元凯看了看墙上的挂钟。“都一点了,我们先出去吃午饭吧。”

欧阳晨没心情吃饭。“你们去吃吧,我不饿。”

我也没怎么饿,对元凯说:“要不你先去吃吧。”

“也好,咱们轮流去吃。事务所才开张,最好全天都有人在。”元凯跟我们摆了下手,自己出去吃东西了。

我坐在办公桌前上网。欧阳晨陷在沙发里,手肘支在扶手上,撑着脑袋小憩。

不知过了多久,门口突然传来两声轻微的叩门声。一个男人的声音:“你好。”

我抬头一看,一个三十多岁、身材微胖的男人站在事务所门口。门是开着的,但他并没有直接走进来,显得很有礼貌。

第一个顾客终于来了?我心中一阵欣喜,正要站起来迎接客人,欧阳晨已经从沙发上弹了起来,热情地伸出手去:“您好,您是有事情想要委托我们吗?”

那男人和欧阳晨握了下手,又看了看我,“嗯”了一声。

“请坐请坐。”欧阳晨赶紧请客人坐在沙发上,对我说,“严宁,泡茶。”

我心说还真能使唤人。不过算了,有客人来大家心里都高兴,也顾不上计较这些了。

那男人接过我递给他的热茶,说了声“谢谢”。我坐到欧阳晨身边,面对我们的第一个客人。

“您贵姓?”欧阳晨问。

“免贵姓姜。”

“姜先生有什么事情想委托我们去做?”

这男人看起来有些迟疑:“你们……真的什么事情都可以帮我办吗?”

其实我们心里也不是特别有底,但此刻欧阳晨只有硬着头皮应承道:“是的。”

“你们是大学生吧,看上去很年轻呀。”姜先生瞄着我们,语调中透露出一丝怀疑。

“我们不是普通的大学生,既然敢开这样一家事务所,自然有我们的本事。”欧阳晨尽量让自己显得底气十足,“您到底什么事儿呀?”

姜先生还是有些犹豫,他抿了下嘴,大概是觉得既然来了,姑且试试,便说:“我是武汉人,你们肯定知道,前段时间的洪灾,武汉很多地方都被淹了。我老家是武汉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我在老家有栋两层楼的房子,一楼全被泡在了水里,损失惨重。”

“人没事吧?”我关切地问。

“还好,人提前撤离出来了。”

“那就好。”

“洪水退后,我返回家中。房子虽然没被冲垮,但经洪水冲击和浸泡,已经不能再住人了。我只有在屋里的一大堆淤泥中搜寻剩余的财物,希望尽可能地挽回一些损失。”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抬起眼眸凝视我们,“结果,我在家里墙角的淤泥里找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

说到这里,他打开随身带的皮包,从内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物品,放在手心展示在我们面前。我和欧阳晨好奇地将身体前倾,睁大眼睛。

这是一个正圆形的白色小球,比乒乓球稍小一些,质感光滑、晶莹剔透,看上去像一件工艺品。

欧阳晨盯着那小球看了一会儿,说:“这是颗珍珠吗?”

“我起先也以为是。”姜先生说,“但你靠近一些看,就知道肯定不是珍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