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行刑(1 / 2)

大秦王朝,长安城。

东市刑场,乃朝廷要犯斩首之地,在此斩杀之人,十之七八都是罪大恶极、罄竹难书的十恶不赦之徒。

眼看午时已到,身穿官服的行刑官执起监斩令,扔向断头台。

午时已到,行刑!

令牌落地发出一声咣当脆响,刽子手提着大刀走到钟离彻身旁。

聚集在东市刑场的百姓议论纷纷,大多都不相信清流忠臣郑亲王会意图谋反篡位。

王爷对大秦忠心耿耿,绝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谋反之举,这是冤案!

昔年长安城罹患水灾,王爷还曾开仓放粮,舍弃半副家产开办粥厂赈灾、修建水库,王爷定然是清白的!

哼!谁知道钟离彻是不是沽名钓誉、刻意为之?从王府里搜出来的皇袍和那几马车的兵器,又要怎么解释?

君王枕畔,岂容他人酣睡?郑亲王独大,在朝中树大招风,这是迟早的事。

呸!分明是狡兔死,走狗烹!

对于钟离彻谋反一事,百姓们分成了两派,一部分曾经受钟离彻恩惠的穷苦百姓和他铁腕之治下的大秦兵勇,哪怕是铁证如山,也绝不相信铁面王爷会是恶盈满贯、起兵造反之徒。

而另一派则认为钟离彻看似人模人样,实则假仁假义,密谋造反,实在是有负皇恩。

只是,无论百姓再怎么吵作一团,也无法阻止刽子手行刑。

断头台上,身穿囚服的钟离彻戴着枷锁镣铐,仰天长啸,笑声中弥漫着悲凉与怨念。

枉我一生光明磊落,如今却落到含冤赴死,当真可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檀儿,我终于可以带你去折初冬的梅花了。

最后一句,钟离彻的声音已低沉轻缓到令人听不清楚。

显然,他口中所唤的檀儿,正是楚长歌的生母ashash南梁长公主萧檀。

然而

杀!伴随着监斩官的催促之声

刽子手长刀落下的瞬间,一道白衣身影赫然出现,飞起一脚踹在了刽子手的手腕上。

铛ashash厚重的砍刀砸落在地,钟离彻安然无恙。

金色的阳光下,一袭白衣雪发的女子从天而降,金光笼罩周身,好似九天瑶池下凡的玄女般。

可当她的身影逐渐清晰,众人触及到女子血红色的双眸之时,心中又是恶寒遍布。

如此容颜绝世若九尾妖狐,可却偏偏配了一双血眸与一头华发,活脱脱的像壁画上走出的厉鬼。

谁敢伤我义父?

楚长歌将紫霄剑挽出一个剑花,剑舞起时,已在顷刻间将钟离彻身上的镣铐劈断。

她转身,剑尖遥指监斩台。

不过,在眸光触及监斩台上一袭深色官袍的男子时,她唇角却蓦地溢出一丝冷笑:元大人何时也热衷于吃人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