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破庙(1 / 2)

山上风光好,四处开着不知名的野花,蝶儿纷飞,翩翩起舞。

明月今日心情极好,走在路上又蹦又跳,还能学着唱戏的来上一段,好不快活。

今早她刚出观就见到清风又挑着担子去打水,想来他虽然得到了内丹,但子虚老道恐怕舍不得放这个乖徒下山,若是他下了山,哪里还有人去给子虚老道去挑桃花泉的泉水。

虽说是两座对门而立的道观,但清风与明月的待遇却尤为不同,于明月而言,清风简直就像打杂的,什么琐事都归他做。

而她就不同了,她被师傅捧在手里怕摔了,只要她高兴,师傅连天上的星星都能给她摘来。

此次下山,第一站便是金陵,听闻金陵多出邪祟,她定要去瞧上一瞧。听师傅说,从前没有这么多妖物作怪,人界与妖界互不纠缠,但自五年前开始,四处的邪祟都跑来人间作乱。

圣上流连美人娇,无心朝政,宰相一手包揽政务,恐怕是要变天了。

下了山到了华水县,明月本想买辆马车代步,但想着她并不会赶马车,又无心在途中喂马,索性此番路途,全靠自己的脚力。

在明月观被当成小姐似的养了十来年,她也该吃吃苦了,她本就是穷人家的孩子出身,不过是师傅可怜她,对她爱护有加罢了。

从华水县去金陵,骑马一日便可抵达,但以明月靠脚力行走,加上她轻功不错,两日也可抵达。

明月的脚程尚可,却始终不及骑马快,暮色渐深时,她正路过一片树林,月光洒在林子中,树木的枝丫的影子投在地上,好似鬼影。

明月皱了皱眉头,暗道:什么破地方,鬼气森森。

好在她是道家出身,本就是吃这碗饭的,哪怕是真的碰上了鬼怪也并不害怕,况且下山前师傅给了她这把镇邪的宝刀,她不怕鬼怪来,只怕来了它们就没命回去。

心中如此想着,她伸手摸了摸背上背着的那把用布包着的钢刀,钢刀毫无动静,想来这附近并无妖物。

宝刀看起来虽粗笨,不适用于女子使用,但却有个好听的名字:七星。

师傅交给她七星时,还告诉了她清风定会收到一串铃铛,是件名为五月的法器。

原来当年师祖原意是收一男一女两位弟子,却一收收了两个男弟子,传法器时便只能一人选七星,一人选五月,师傅抢先一步选了七星,子虚道长只好拿了五月。

七星虽笨重,但身为男子,用刀来做法器也好过用一串铃铛。

明月得知清风堂堂七尺男儿,今后要拿着一串铃铛收妖,心中一阵好笑,仿佛背上背的七星都轻了许多。

心中正是得意之际,天公不作美的下起了雨,明月懊恼非常,恨不得将天捅个窟窿,以泄心头之恨。

好在往前跑了没多久就看到一所破庙,明月赶紧跑了进去。

破庙虽破,躲雨还是可以的,站在屋檐下,明月拍了拍身上的雨水,还好只被淋了一会子,还未湿透。

整理了仪容,明月这才回首打量着这所破庙。之所以称之为破庙,是因为这所庙的确很破了,大门坏了一边,只剩下另一边危危可汲的挂在一边,若是有人一推,便会掉下来。

明月为证实心中的想法,伸手轻轻一推,门板果然与墙壁分了家,这回,两块门板都没了。

破庙内黑漆漆的一片,先前还挂在天上的月亮因着突然而来雨,早就被乌云遮盖住了,现下哪还能借着月光看清眼前的庙。

明月摇了摇头,从包袱中翻出火折子,引了火,朝着里头看。破是破了些,今晚若是有这个破庙歇脚也算是不错了。

进了大门,明月沿着回廊往佛堂走,佛堂摆着几尊佛像,让明月稍稍安了心,正所谓佛道一家人。

明月朝着各位佛像拜了几拜,喃喃道:我乃道家中人,路过此处避雨,叨扰了。

不同于旁人的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说法,明月本就是吃这碗饭的,也随师傅捉过好几次妖,自然是信这些的。

身上的衣裳还有些湿,明月找来几块废木板子,准备烧了烤火,重拿出火折子,引了火凑到木板上,因着是多年的木板,已经干的透透的,一点就着了。

本已经烧的大旺的火忽然跳动了一下,竟有要灭的趋势,明月心中一凛,伸手抓住了背上的七星。

却见七星并没有不一样的感觉,安安静静的在她背上。而刚刚快要灭的火又开始烧起来,明月松了口气,想来是她太过于警惕了,刚刚不过是一阵风罢了。

坐在干草上烤了一会子火,身上的衣裳就干了,整个身子也被烘的暖洋洋的。六月的雨本就不凉,明月烤了火现下就觉得热起来,当下就将火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