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搭了个大台子,上头正是穿着戏服的戏子在唱着那出《出师表》。
因着林寒初身体见好,林员外心情甚好,特地也准许了府中丫鬟小厮们一起看戏。前院的人很多,几位主子坐在台下,下人们在后头伺候着。
林员外身边坐着个年轻的女子,梳了个百合髻,头戴金步摇,嘴上抹了胭脂,气色极好。林员外听得兴起,也跟着哼了几句,又不时牵了那女子的手握在手中。女子得了林员外的温柔对待,朝着他灿然一笑,想来是他的某房小妾了。
林寒初和杜襄铃坐在后一排,二人边听戏边在说着什么,杜襄铃时而羞赦的掩嘴低笑。林寒初倒是喝了杯茶又朝着后头瞧了瞧。
正好看见明月打前,清风在后缓缓而来,林寒初赶紧站起来说道:二位道长快些过来坐,这戏才开始唱呢。
明月在林寒初身边坐下,笑道:林公子很是开心呢。
她有些看不懂林寒初,他总是说他爱着赵婉儿,但他又时常与杜襄铃如此亲密,让人打眼看过去就赞他们好生般配。
他们还定了亲,杜襄铃现在还算是他未过门的妻子,或许世上男人都是这般薄情寡义,见一个爱一个吧。前一刻说爱这个,后一刻却不知将心思放在了谁的心上。
清风随后走来,在明月身边落座。前头的林员外听到了动静转过身来朝他们笑道:前些日子府中过得压抑,今儿个我特地请了戏班子来唱几出戏,好好热闹热闹。
清风点头道:是该热闹一下。
那小妾见林员外与后头的人说话,也暂且转过来,见了清风明月,笑道:老爷,这便是治好了寒初的两位好本事的道长吧。
林员外点头道:正是啊,多亏了二位道长,我儿才捡回来一命。
小妾拿了绢帕捂嘴笑道:那真是多谢二位道长了。
明月本欲嘲讽林寒初两句,但被这几人搅和的说不下去了,只好扯了嘴角假笑了几下,就目不转睛的盯着台上的戏了。
清风却不大爱看戏,也不知道之前为何要来前院看戏,或许真的是怕明月一时兴起又爬到台上去唱戏吧。现在人前,明月还是他的师妹,他也丢不起这个人。
雨早就停了,晚间的风有些清凉,吹在身上倒还算舒服。清风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侧过脸看着明月认真看戏的样子。
明月虽平时娇纵了些,但却也是个心地善良的,就拿赵婉儿此事来说,道士本职就是降妖除魔,她大可不必管赵婉儿生前是非,赵婉儿在害人,她就能收了赵婉儿。
但她竟然想到的是要替赵婉儿翻案,现下看来她也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
但她的嘴巴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厉害,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总是没一句好的。
清风想着,面上却不禁带上了一抹温柔的笑意。惊觉自己竟开始因为想起明月的事而发笑,清风心中也一阵羞恼,脑中却想起了儿时的事。
清风刚见到明月时才九岁,他自小在清风观长大,乖巧无比,又修得一手好道法,子虚道长很是喜欢这个徒儿。
长渊道长与子虚道长本就是一路你压我。我压你,谁都不分上下,但在徒弟这方面,长渊却是输了的。这么多年来,明月观竟是没收到一个弟子。
也不知怎么回事,那时没人家愿意把孩子送来出家。长渊道长眼红子虚道长的乖徒,常常拿了宝物在清风面前引诱,若是清风做了他的徒弟,那明月观的所有宝物都是清风的。
但清风打小在清风观长大,怎可能被长渊诱走。所以,在华水县官差将七岁的明月送过来时,长渊道长迫不及待的收下了。
明月刚来明月观时还不叫明月,听那官差说她原名叫李娅娅。
明月小时候乖巧又可爱,虽是遭了大变故,许是怕来了明月观表现得不好又要被送走,所以不管做什么都很卖力,很讨长渊道长喜欢。
明月与清风相处的也好,每次见了清风都甜甜的叫声清风哥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不叫了,许是长渊道长与子虚道长又闹起来了,明月就不再和清风观亲近了。
后来两人无意撞到一起去捉同一个妖,明月每次都一定要先清风一步收服了妖物。
思绪拉扯回来,台上的戏也已经唱了一大半,明月跟在后头也轻轻的哼唱着。
杜襄铃此次来金陵本就是为了林寒初,自然珍惜与他在一起得时光,她又对听戏无意,只一直在和林寒初说着长安好玩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