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宁说的这些话,格局很大,但身为南境世子的李常安,听来已是明白大半。
他翻动记忆,继而摇了摇头,说道:“我父亲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想法。”
李安宁也摇了摇头,而道:“镇南侯有没有这个想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倡‘有为’的儒家,必须做点事情。”
李常安脸色已是阴沉起来:“杀一儆百?”
李安宁点了点头:“镇南侯是诸多诸侯中实力最强的,特别他有兵家相助……”
李常安反问道:“若是没有兵家相助,面对境外蛮夷,谈何镇压?”
李安宁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李常安当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跟李安宁讲没有用,跟儒家讲也没有用,立场不同,各有把持而已。
如此,他基本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也明白了那位二国师的杀机所在。
“你原来,其实是有灵根的。”
李道一的话,仍然萦绕在耳边,李安宁所说,也在他脑中盘旋。
让他不解的是,此地乃教宫,怎么说也是道家门庭,凭什么一位儒家的君子可以在这里与掌教真君平起平坐?
如果说儒家与道家一派祥和,互有敬重,那可理解。
可如今,两派分明已是势不两立的对头……
李安宁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释道:“敛月峰的曹师叔,本就是大魏皇后一脉,对儒教压制道教,自然持中立态度。取阳峰的赵师叔,实际上是二国师的门生,是典型的儒家插入道家的苗子。盘龙峰的袁师伯,其袁氏家族在大魏王朝乃上柱国世族,为了家族不被加害,他也只能持中立态度。”
李常安心灰意冷,而道:“那看来如今的教宫之中,掌教真君实际上已被架空权力了。”
李安宁点点头,说道:“此前我对吕师叔也抱有疑虑,如今看来,青莲五脉,该只剩下他与掌教师伯同气连枝了。”
为何堂堂大魏国教,传承千年的道家门庭,天下三宗之首,竟会让儒家钻了空子?
导致今天的局面?
李常安并没有细问个中问题,一来道家向来讲究无为,顺天承运,其中必然错过许多,二来如今追究这些,已经没有意义。
他真正要考虑的,是接下来怎么在教宫活下去……不,是怎么逃出教宫。
在这一刻,李常安已经生出了一个坚定的想法——得回南境。
按李安宁说来,如今天下局势表面平和,实则暗藏汹涌,处处危机,他作为南境世子,已然不宜在外走动。
当是待在南境,才最安全!
眼看李常安低下了脑袋,李安宁心有所想,身形飘忽,来到他的面前,安慰道:“别怕,你帮了我许多,我不会让你有事的。”
李常安强颜欢笑,说道:“没事!既然首座师兄让我前来敬天峰,掌教真君又特意遣人送信于我,想必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来,媳妇儿,今晚再给你点温暖!争取这几天塑成人身。”
“你今夜想必需要好好休息,消化一下我说的,明日又是五脉会武,就不……”
“怎么行!天大地大,都没有我媳妇儿塑成人身的事情大,赶紧回到玉胚里,别叽叽歪歪的。”
“……”
“快呀,你今夜话可太多了啊,都不像你了。”
“好。”
又是温养至纯玉胚的一夜。
不同的是,今夜的李常安,心思复杂了许多。
不同的是,今夜的李安宁,心中隐约多了一丝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