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怀奸宦崽后我被宿敌宠上了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陶真动作很快,告老还乡远在乡野的李太傅很快就得到了方乾消息。李太傅不愧是爱侄心切,一把老骨头在途中日夜兼程,硬是不到三天便折腾到了汴梁。李太傅一到皇城,便未去冷府而是先去了皇宫,面见圣上为自己的子侄求情。
据说盛帝以龙体不适为由,并未接见李太傅。只令宫侍传达一句令人寻味的话:卿来之故朕已闻,方乾一案皆由冷卿定夺,三日后朕朝上问审。
意思是李太傅来得目的盛帝已经知道了,方乾这个案子由冷授羽做主,三日后盛帝将在早朝时问冷授羽是杀是放的结论。
李太傅得了圣意,一离开皇宫就马不停蹄地往冷府赶。
冷授羽早在下人来报李太傅进京时,明白过来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此时李太傅前脚刚出皇宫,他便在府中备好香茗,早已料得老太傅必定前来。
不知恩驾已在汴梁,学生有失远迎,实在失礼。
冷授羽焚香更衣,一早便在府门亲迎,对待昔日救命恩师,态度恭顺。
一个手握龙头拐,白发苍苍,枯槁面容难掩连日舟车疲惫的老叟从软轿下来,看着眼前红衣如火,低眉恭敬的青年,目光闪烁,似乎是记起了当年锋芒毕露的冷郡守。
七年前的冷授羽意气风发,官未拜中丞,还是一名地方郡守。后来因地方所在平野望,有民妇泣血书告冤状,状告盛帝宠妃之兄曹国舅欺男霸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要强抢他人之妇为妾,求郡守做主。
冷授羽当即押来曹国舅问罪,曹国舅开始还敬冷授羽出身汴梁第一世族,百般否认不说,为了拉拢冷授羽还拿黄金十万两贿赂。
冷授羽当面冷笑,讽刺曹国舅眼界之狭,只容得下这区区十万两金,实乃鸡鸣狗盗之辈。
曹国舅恼羞成怒,不仅当场对所指罪行供认不讳,还嘲讽他冷授羽就算是世家大族出身又如何,如今不过一小小郡守。他乃宠妃之兄,当今圣上之舅,冷授羽又能奈他何。
当天,曹国舅便在平野望的菜市口人头落地,从此冷授羽冷郡守的名声传开。
后来盛帝问罪,是李太傅爱才惜才,为冷授羽求情,这才有了后来的冷中丞。冷授羽为报李太傅恩情,拜入他门下,终身奉为师。
数年不见,贤生风采不输当年,反倒是老朽年迈了。
冷授羽扶着老太傅进入厅堂,才笑道:恩师这是哪里话,当年恩师离京前,告诫学生不忘初心,在朝堂明辨是非,惩奸除恶。言犹在耳,学生句句不敢忘。
被冷授羽这样一说,想起自己此来目的李太傅不由得老脸一窘。
李太傅叹了口气,贤生,老朽此来为何你应当知晓。圣上放出话来,方乾一案全权由你做主,乾儿是生是死全在你一念之间。还望你念在当年老朽救你一命,放乾儿一条生路。
冷授羽正色道师,并非学生不肯放过文舟,他今日若是受冤入狱,学生拼得身家性命,也要那西厂放人。只是
冷授羽无奈地叹了口气,恩师有所不知,文舟贪赃枉法证据确凿,更荒淫作乐贩卖妇人,豢养美婢,桩桩件件皆为律法不容,学生学生如何能饶他
李太傅原听方乾犯罪入罪,只道是寻常之罪,如今听冷授羽说明,顿时气得拄龙拐连连捶地,布满皱纹的手青筋暴跳,痛骂小畜生。冷授羽怕他一时气怒攻心,伤了身体,忙上前道师,保重身体。
半响之后,李太傅缓气起来,痛心疾首,原以为让他跟着你便能一改纨绔之性,想不到他仍是本性难改!
都是学生教导无方
不,这与贤生无关,都是我们将他宠坏了老太傅老泪纵横,可他到底是我方家独苗啊!
贤生老太傅颤抖得抓住冷授羽手腕上的衣袖,乾儿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老朽原不该替他说情。你抄家也好,流放也罢,老朽只求只求保住他一条性命,保住我方家这唯一的血脉!
面对昔日恩师恳求的目光,冷授羽心头如压千金,恩师,非是学生不肯,实是文舟所犯之罪罪无可恕,学生当日受恩师教诲,怎能徇私包庇。
贤生,你当真不肯
学生不是不肯,是不能啊
冷授羽背过身,不忍看老太傅绝望的面容。
只听得身后传来扑通拐杖扔地的声音,冷授羽疑惑回头,却见那七旬老人双膝跪地求他!
饶是寻常白发苍苍的老者跪在身前尚且令人不忍,何况眼前这位是对他恩重如山的恩师!
冷授羽心惊,飞速上前扶人,恩师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
老太傅苍老的面孔露出无奈,痛心,以及坚决我方家这唯一的根,老朽拼得颜面不存,也要保住方乾。贤生今日若不答应,那便看老朽跪死在这里!
见老太傅态度坚决,冷授羽沉默片刻,道跪生,生大不孝。还请恩师先起。
李太傅以为他终于松口,在冷授羽搀扶下颤颤巍巍起身,激动问此说来,贤生是答应老朽了?
冷授羽扶起李太傅后,既未答应,也未拒绝,只道日圣上面前,学生自有话答。
盛帝后日问审方乾一案的事很快在汴梁传开,汴梁百姓茶余饭后争论不休,有人说冷大人铁面无私,到时候见了圣上,必会秉公断案。
又有人说你不见李太傅进京了吗,李太傅必是为了自己的侄子方乾来的,他又是冷授羽的恩师,听说他一出皇宫立刻去了冷府,有他求情,冷授羽不看僧面看佛面,必定心软。
议论纷纷到了第二天,平静的汴梁城中发生了一件大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