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宴(2 / 2)

听到寒小侯爷疑惑不解的自言自语,陶真道:小侯爷说得可是冷中丞?听闻冷中丞祖上出自一支边疆异族,体质异于常人也是有的。

寒歇一震:体质如何有异?

陶真摇头,这属下就不知道了。

寒歇沉吟片刻,道:派人去查,本候要知道冷授羽祖上出自哪一支异族,体质又是如何异于常人。

对于寒小侯爷突然的命令,陶真疑惑不解,小侯爷是想借此打压冷中丞?

寒歇似真似假欸了一声,本候与冷中丞乃自幼同窗好友,你怎可有如此想法。

陶真一副见鬼了表情。

方乾案后,寒歇暂无动作,汴梁暂时迎来了一段安宁日子。

盛帝自那次早朝之后,依旧称病罢朝,朝中文武百官有事上奏,无事各回各家。冷授羽一边忙在府养伤,一边翻阅御史台这一年记录,将他不在汴梁的这一年日子里发生的事情补回来。

少爷,那寒小侯爷又送请柬过来。老管家拿着烫手的请柬为难道。

冷授羽正沉浸在各种文件之中,头也不抬地说,撕了。

可是老管家犹豫道:寒小侯爷说少爷若是不赴宴,他就请白相去。

冷授羽蹙眉,拿来我看。

老管家把烫金请柬递给冷授羽,在冷授羽翻看的时候,奇怪道少爷您不是寒小侯爷的第一等对头,他怎么两次三番送来请柬邀您赴宴。莫非是鸿门宴?老管家忙阻止起身的冷授羽:少爷您可千万去不得。

冷授羽道:我若不去,他便要去纠缠子衡。我岂能再让子衡落入他的毒手。再说神色不屑我倒要看看他能摆出什么鸿门宴。

唤来府丁牵马。

摆宴的地方在天香楼,是汴梁有名的茶楼,楼中有说书人正在台上敲着竹板,抑扬顿挫地说起三国时关公舞大刀的故事。

一扇绣着百鸟朝凰的屏风各隔去大堂,坐在幽静雅座,慢悠悠喝茶的人看见那一身风风火火的红衣,眼前一亮,连忙起身相迎。

冷大人肯来赴宴,实令本候倍感荣幸。

寒歇出乎寻常的热情,倒让冷授羽有些意外,寒厂公何时变得这般谦逊。

寒歇要拉冷授羽的手,被他不动声色避开后,也没有丝毫的不自在。笑吟吟招呼冷授羽入座,亲自为他倒茶。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候若是能同冷大人多走动走动,自然百般谦逊。

冷授羽忽地冷笑一声,莫非寒厂公拉拢白相之时,也是这般殷勤。

冷授羽从来不屑虚与委蛇之事,直截了当地说:吾非子衡,你这套用在我身上没用。你若是想拉拢我,劝你死了这条心。

信雾寒歇忽然柔声,难道我便不能只与你叙旧。幼年在学院之中,我体弱多病,唯有你对我悉心照顾,难道你我之间当真再无丝毫的情谊。

寒歇不提还好,一提起来,冷授羽仿佛被一根针扎到,当场冷了脸,你我幼年同窗之情,早在你投身奸党之时,在鸣花亭中断绝!

鸣花亭便是冷授羽听到寒歇要拜太监为义父,劝他回头的地方,寒歇执意不肯,最后两人在鸣花亭中恩断义绝,反目成仇。

一提鸣花亭,寒歇也有些愣怔。

场面一时有些僵硬。

这时茶楼中一阵喝彩声传来,原来是台上说书人一曲说完,喝着茶水润喉,台下人正鼓掌喝彩。

木板一敲,说书人又起腔,话说那关公败走麦城之后

台下有人嘘声,宋老头,你这三国的故事,我们都听腻了。你换个故事讲吧。

就是,换个当朝的故事讲吧。

说书人颤巍巍放下扇子,那诸位想听什么故事?

台下有人起哄道:不如讲讲那寒小侯爷与白相的故事。

这你还不知道,我来给你讲。那寒小侯爷八岁时患了一场大病,晕倒在授才学院。当时正是中秋,书院里空无一人,只有留在书院夜读的白相一人,照顾了寒小侯爷整整一个晚上。从此啊

屏风里,冷授羽抿紧薄唇不语,寒歇眯眸,紧紧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屏风外,暧昧的声音还在继续,从此怎么样?

这从此,寒小侯爷就对白相情根深种,哈哈哈哈哈哈

外面有人出来警告那放肆议论寒厂公的人,声音这才渐渐小了下去。

冷授羽冷笑道,我倒还不知,原来寒厂公与白相还有这样一段渊源。

歇忙道:坊间流言,不足取信。不过我幼年时大病,的确蒙书院一人照料才得好转,不知信雾可知此人是谁?

说完,寒歇一双漆黑墨眸牢牢注视冷授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