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复杂性格刘勋苍(1)(2 / 2)

大唐老街距离比中心广场远司机当然乐意,车子很快驶到大唐老街的仿古形门楼跟前,刘勋苍用微信付了20元的车费;走进一街两行的小吃城。

不北不南的天南市聚集了南北两地的各种吃食,刘勋苍在一个卖小笼包子的摊点跟前坐下来;叫了两笼包子一碗八宝稀饭还未开吃,坐在对面的一个食客的吃相使他大开眼界。

吃客是个棒棒客,身后的板凳上靠着一根棒棒和一盘麻绳;棒棒客五十多岁的年龄,个头超不过1米60;但身体结实地仿佛一头牯牛。

棒棒客要了5笼包子30个,打开笼屉一把抓两个;一口咬一个。

凝视着棒棒客的吃相,刘勋苍不知怎么就流泪了;他想起自己刚来天南市不就写的那篇纪实散文《棒棒客》,是发在中国青年杂志上的。

按理说刘勋苍念了个初中不可能写出那样的散文,但刘家有遗传基因;初中生刘勋苍还真写了一篇发在中国青年杂志上的散文。

周围的同事对《棒棒客》这篇散文赞叹不已,可大家都不知道作者就是武术教头刘勋苍;刘勋苍也没张扬,默默无闻地守着那篇牵引出来散发着油墨香的文章。

《棒棒客》是这样描述的:

有人说棒棒客多了是城市的灾难;也有人说棒棒客多了是城市突飞发展的表现;还有人说天上的星星稠了地上的棒棒客才多……

不管人们如何议论,棒棒客每天都在掂着棒棒为生计而忙碌;值得重视的是,棒棒客还是极环保的运输工具;它不耗费能源,经济、实惠,是下岗职工、进城农民谋生的好手段。

每天清晨,棒棒客早早地起床,把一根棒棒一根麻绳扛在肩上;簇拥在车站、码头、大街、小巷。

有客户来叫蜂拥而至,没有客户招呼屁股往马路牙子上一坐;双脚长长伸开来,双手勾搭在胸前等候客户过来。

繁忙的城市人流如织,棒棒客的眼睛像篦头发的梳子;眨也不眨地梳理着南来北往的行人。

这样的梳理并非给眼睛饱福,而是希望那里面有一个人吆吆喝喝地走来,雇佣他们去挑脚。

有脚挑才能挣到钱;挣到钱一家老小才有饭吃……如果碰个大雇主,棒棒客们会像足球运动员灌进球那样的开心,心中还会默默喊上一声:“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祖宗有灵!”

一个大腹便便的雇主来了,棒棒客“嗡”地一声蜂拥而至;七嘴八舌地争揽生意。

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先拔头筹挤到雇主跟前,贴着耳朵说话。

雇主却是个黑豆皮上刮油的主儿,价钱压得很低。年轻人骂一声“鸟”,扬长而去。

几个年长者却依旧粘着,年长者找活不容易少挣个三块两块也不在乎,雇主便用老刀子“嫠”他一家伙。

一趟货挑完身上衣服能拧出水来,但50元的挑费使年长者高兴得眉开眼笑。

年长者正在洋洋得意,后气窝被人抽了一抽波;抽抽波的是那个骂“鸟”的年轻人,他嫌年长者坏了行规做屠夫郑屠;教训年长者一抽波似乎还不解气,紧接着又给了一拳。

年长者嘴角流出血了,是那种腥红带黑的血;但他没有吭声,他知道不是年轻人的对手,想到家中等米下锅的孩子,只能流着眼泪,忍气吞声……

年长者息事宁人,众棒棒却不依了,他们抓住“鸟”青年的衣领逼到墙角问:“你是哪个林子的鸟?敢打可怜巴兮的老汉?老汉死了儿子、儿媳,知道不?家中两个小孙孙,都靠他挑棒棒养活!不像你,掂着棒棒想着县长的事!这灯那灯猫儿点灯!今日不顺顺你的毛就不知马王爷长着三只眼!”

于是一顿暴拳,将“鸟”青年打得头青面肿,“鸟”青年抱头鼠窜,只好做散兵游勇。

棒棒客是社会最地层的人,但社会最底层的人才懂得爱和憎;他们靠苦力挣饭吃,不容忍恃强凌弱者同自己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