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他自小练武下盘坚固,加上十数载的抗打训练,浑身上下都已有很不错的横练功夫,这才没有吃到大亏。饶是如此,被对方击中的那些部位还是感到隐隐作痛,可见对手的力道委实是不弱。他又气又恼,久攻不下心中就开始感到有点焦急起来,手脚便加快了进攻的速度。
伍青山绕着陈振游斗,尝试着用各种的办法去反击都不凑效,虽是略感失望但就不会气绥。难得遇上这样强劲的对手,他并没有胆怯反而是更加激发起了内心的斗志来,一边缠斗一边思索着师父当年教过的各种破解方法。
他想起本门中“拳起于易,理成于医”的法则,意思是拳法的产生都遵循易学中阴阳正反的原理,腰背为阳胸腹为阴,手背为阳手掌为阴,阳开于外阴守于内,肾阳升而心阴降。腿一左一右,步一前一后,手一伸一屈,正是由于有阴阳正反的变化,才能形成拳法中的刚柔,无刚无柔就不能成拳,所以拳法之道也就是阴阳之道。
而理成于医,就是说医学上这个地方打了会死人或者是会致残的,第一就是不能让别人打到自己这些地方,第二就是偏要打敌人的这些地方。所有能够很好保护这些重要部位的动作与姿态,第一是自己要经常保持着,第二是设法让敌人永远都保持不了。平日里经常这样练习就可以扬长避短避实就虚,练就出最经济最实用的招数与方法来,能最有效地打击敌人保护自己。
伍青山想到这里精神一振,自己刚才心急了一些,只顾想着如何打到对方而没有想过要拣对方最薄弱的地方去打,难怪只能是给对方抓痒而起不到什么作用。一想到要害部位,他脑海里立刻联想到擒拿点穴中人体可点的三十六个穴位,以及可拿的三十六处部位来。对方铜皮铁骨异常强壮,加上自己指上功夫还不行,恐怕点穴拿脉同样是起不到什么作用。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近身去击打对方这些要害部位,把全身的力气尽可能集中到一点发出,因为一个人无论外表筋骨皮多么强壮,而内在的地方还同样是薄弱的,总可以找到能破解的地方来。
他打定了主意就双手握起风眼拳,这样才可以把力量集中到食指节上像一枚锥子去穿刺敌人。打斗中他趁对方一记重拳挥来左肋露出空隙之时,赶紧用左手拨开来拳,右边膝盖一屈身子向左侧一沉,右手凤眼拳便闪电般击向对方右肋下的章门穴处。陈振见状慌忙收回左肘要挡开伍青山的拳头,不过就略为迟了一点,虽然是卸开了一部分的力道但肋部还是被伍青山的拳头点到,痛得不禁皱了一下眉头。
伍青山这回见到陈振不再是像之前的那样好不在乎似的,便知道自己的攻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于是信心就大增了起来。紧接着舒展出灵活的步法绕着对方游走,避开对方的重拳重腿寻机专找对方薄弱的要害反击。
陈振的拳脚虽然刚猛,但身形步法就不到伍青山灵活快捷,在够不到对方身体的同时,自己就却遭到对方不断的反击。这时候对方的反击已经不像刚才那样攻打自己的四肢身躯,而是专门找自己最薄弱的地方下手了,这些地方每打到一次就剧痛一次,这样一来他就要处处小心提防,形势很快便由主动变为了被动。
马成功这边的人见到场上的形势有变,伍青山由原来的主动防御变为了主动进攻,主动权一下了似乎掌握到了他的手上,每个人于是都喝起彩来助威,喝彩声一下了盖过了场上的打斗声。
而方奇茂那边的人脸色就开始凝重起来,本来以为陈振上场不消几下就可以把对方那少年打倒认输的,谁知那名不经传的少年不仅可以从容应付陈振暴风骤雨般的攻击,时间长了竟然还可以逼得陈振由原来的主动进攻变为现在的被动防守,刚好对调了过来。虽然是还没有露出什么败迹来,可陈振作为当地的第一高手,在他辉煌的战绩中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人可以在他手底走得这么久的,更加是没有听说过有人可以令到他要被动防守的,这回不是会阴沟里翻大船吧,因此个个都作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