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恨意的世界(二)(1 / 2)

帝国资本 鸟飞 1234 字 2020-12-25

世态炎凉,其实除了身陷囹圄的老友高山,朝晖自己也是麻烦缠身。

最近他的生意上十分不顺,倒不是因为外患,而起于阋墙之内。

那一年,通过收购晋华集团股权间接获得了券商牌照后,朝晖对其进行了增资并大力拓展其证券业务。

并以此券商牌照为基础又陆续申请获得了期货、公募基金等其他同类金融牌照。随后又通过绕道渡河各种收购,陆续得到了保险、金融租赁等多个重量级牌照。

通过坚持不懈推进执行其设立的连横战略,朝晖打造的金融集团已逐渐成型,可是相应的,付出的代价也不菲。

无论是举牌大战、邀约收购、公司整合等这一系列运作下来,其运用的资金量堪称天文数字。

即便已陆续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平台,也因市场环境、监管规定等受到各种限制难以完全支撑融资需求,为了大战略,朝晖只好做出一些调整,充分挖掘集团的内部潜能。

但这就造成了一个客观结果:公司的财务杠杆被用到了极致。

具体操作而言,为了满足横向战略的需要,他在公司快速扩张中采取了开源与节流两种战略:

一方面:开源。

除了传统银行贷款,还利用获得的券商等渠道资源发行债券、信托、abs、股权质押、资产证券化等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筹集发展、并购所需各项资金。

接着采用连环计策略,从控股s公司开始,当需要发展一个新业务时,他不再谋求绝对比例的股权,比如100%、80%等,而是只拿51%、30%甚至更低的比例,只要能控股即可。

可是即便如此,依旧资金不足,所以他又通过引入合伙人合资设立新公司,自己仅以较小的出资保持大股东的控股地位,然后如法炮制,用先前设立的控股合伙新公司再次控股其他企业。

(注:简单举例,如出资30%控股合伙企业a,再用a出资30%控股合伙企业b,再用b出资30%控股合伙企业c一直循环下去。)

回溯源头自己仅用了一部分出资,却通过一环套一环,层层相套的多层架构,实现了以少控多、层层释放股权的结构设计,公司业务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各金融板块互相交织发展。

另一方面,他也采取了:节流。

开源的同时,朝晖也极尽节省,虽然公司年年高速扩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内传奇,但是集团从不对股东进行分红。

并非不想,因为公司牌照增加、业务平台急速扩张,资金极度饥渴,自己都喂不饱如何反哺别人呢?所以也根本无法分红,被迫节俭支出。

硬币都有正反面,甘蔗没有两头甜。

随着时间推移,在尝到这种开源节流方式的甜头后,其后遗症引发的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

首先,将杠杆用到极致的代价就是:设立多层架构以后,朝晖虽然控股但力度不强,各层级合伙股东成分复杂,公司管理难度加大。

其次从不分红的节流政策让中间层级的合伙股东几乎没有财务方面回报,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彼时自己起家的pe(股权基金)也有意为难自己:

随着资本市场ipo和并购数量的增加,资本市场市盈率的下降,以及同行业竞争的加剧,股权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发生了结构性转变ashash行业收益逐年下降,风险却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