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2 / 2)

食缘稼穑 倪丁莹 1605 字 2020-12-25

康大山却没同意蒋氏的提议,还说她糊涂。他道,他们带了王家的姻亲来了府城,胡家那边落下了,在姻亲上本就没有一碗水端平了。再把铺子租给吴二郎和何大郎,就算是他们正经走了租赁合同,传回镇上,胡家人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

康大山还是打算自己开店,既然带了蒋达出来,总不能白让他吃两三年饭空长个子,不管多少也要教给他点本领,才从他身上薅点羊毛。

只是他没看到铺子的实际情况还没拿准做什么生意。就算是这样,他也是跟王老爷子说自己要开店,吴二郎的铺子还得拖他老人家的人脉自己寻了。何况王老爷子说了那铺子是要给王喜娘做嫁妆的,他总要冷眼盯着,不能只听他空口白牙的摆货叫自己买单呀。

等这场佛道俗三方的临时交流会结束,康召娘也没有个具体方向,只是把自己知道的行当都想了一遍。

零售业,开超市,但是店,又不是中心地带,附近住户也都是平头百姓,消费能力也就杂货铺级别。

调料行业,是的,康召娘是打算借由吃食行业跃入调料品行业,但是这行业不像小吃行业只要手艺好肯吃苦本钱可以少点。调料品行当不光要有手艺,最怕的是要有后台,就一点,想做调料盐糖是少不了的。盐是国家管控物资,而糖又属于中高档消费品,十分考验财力。

毕竟做的小的话,被别人一眼识破商机,先一步吃掉你,你就算手艺再好,没有销货的市场也只能任由人摆布。

她也想着试做料酒,但是料酒的市场前景,她不知道这里如何,酒本身就不是能轻易大批量买进的物资。

酱油,她是不会做的。酿醋也需要工艺,她也不懂。味精她可以用小虾米和香菇调和来做,这里是内陆,虾米也不是那么容易得的。

再就是运输和储存问题。

除了现做的吃食儿,任何需要存放的食物,都要考虑保质期的问题。

醋的发酵工艺不难,甚至娘舅的发酵工艺她也有所涉猎过,但是储存却是极其重要的。若是储存不当,很有可能一批货全部白瞎了。

她甚至想过办小吃培训班,靠收学费来赚钱,可师傅就她一个,也是分身乏术。

别看蒋氏说二舅娘精明,她自己也没打算到了府城开店后,让康召娘往铺子跑。

她是打算买两个死契的仆妇,让他们出面张罗店铺的事情,康召娘负责后厨就可以了,不许抛头露面的。

反正色色体体的各种因素影响康召娘发挥她想发挥的聪明才智。

结束了后,蒋氏看她有些懵,还当她是听迷糊了,就没多想。

没人打头布施,蒋氏也不敢问,只带着康召娘跟在许老封君这边的队伍后面出了方丈院,准备前往投宿的下院。

康大山等人是跟着男众走的,留宿在上院。

出方丈院的时候,康召娘明显感觉到有目光投向自己,下意识转头看过去的时候,目光已经不见了。

她疑惑了下,只当是谁乱扫扫到自己身上了,也就没有太在意。

下院的尼众道场寺庙没有独立的名称,约定俗称的称谓就是灵山寺下院,名誉主事是位比智忍大和尚还年长的比丘尼,法照长老。素日都在闭关,今日也是如此,接待她们一行人的,乃是法照的徒孙耀演师。

耀演的师父也就下院真正的主事者,法照长老的侍者明向师今年得了法照长老的法语去五台山拜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了。

耀演师是个极和善的,长相并不出众,给人第一感觉就是慈眉善目。她年逾四旬,却比蒋氏看着还要年轻,既询问了许老封君这等大功德主,也没有慢待康召娘母女二人。

单论处事而言,是个事事体体都很周全之人。

也就是在她的招待中,康召娘在得知那三名不知姓名的女眷是刘家人,就是刘二公子的母亲、亲妹和堂妹。

到了下院,大家就都显出了真面目。

刘家主母看到康召娘,“呀”了一声对许老封君笑道:“您老人家的侄女说康娘子肖似我家品娘,我原不以为然,如今见了真容,却不得不叹一声,长得确实像。”

康召娘没照过特别清楚的镜子,蒋氏也说她长得不像她爹娘,更像她亲外婆的长相。不过,蒋氏看得久了,总感觉她养的姑娘是像她的。

蒋氏自然知道刘家家世不凡,不敢顺着她的话说什么俏皮话,生怕召娘的长相跟人家相似犯了人家的忌讳,忙道:“定是刘孺人心中慈悲,看谁家小娘子都肖似你家小娘子那般,贤良淑德。我们只是寒门小户出身,如何能似刘家娘子那般,那般,好似菩萨坐下的金童玉女一般叫人可喜。孺人真是抬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