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 / 2)

食缘稼穑 倪丁莹 1633 字 2020-12-24

一行人行到冯高桥村,召娘有些昏昏欲睡之际,却听蒋氏和陶柳氏小声道:“前头那站着的是不是许家的三公子啊?”

召娘打了个哈欠,转眸望去,看着是有点像,却也没在意,目光落在了他们的马车上。

许家祖宅虽然在黄埠,但是这里如今更像是分支,宗房在府城。只是近些年,许家那位老封君,人老思乡,总念根,才搬回乡下住。

与她一道回来奉养的是许家宗房的三子,也就是宗房的三老爷,而宗子却还留在府城。

这位许家三公子并不是宗房的三老爷,而是三老爷许克松的三儿子,许成方。

这位三公子,是在府城读书,偶尔会回来黄埠来。没点城里人的高傲,一回来就出门逛街,是以黄埠镇的商户没有不认识他的。

看马车的样子,应该是坏在半路上了。

赵老汉是个赶车老把式,一看就知道了是车坏了。他也认识许成方,扬声笑道:“三公子家去啊?”

许成方不知认没认出赵老汉,但是听音知道对方认识自己,忙笑道:“是啊。”

说起来,大家能短时间就记住许成方,除了他经常出门外,还因为长相。

长得那叫一个俊,莫说十里八村,就是蒋氏这等经常烧香赶庙会的,也少见长成他那样的。

见得他笑,召娘看萍娘都有些脸红了,不由得心中发笑,暗忖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她对帅哥并不免疫,只是这位许成方许三公子恰好没长在她的欣赏点上。她喜欢那种周正些硬朗些的帅气,对许三公子这等带点奶油的帅气并不感冒。

赵老汉与他搭上了话,驶到他跟前就停住了车,笑问道:“你这车是坏在半路上了?可是要帮忙?”

许成方也不客气,扫了一车子妇孺,忙拱手道:“有劳老翁了。”

赵老汉笑道:“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我帮你看看,也不见的能修。要是不成,我们就帮你带句话。”

许成方此番是自己赶车回来的,并没有带车夫和小厮,这才弄得车坏半路自己被困在此处了。

许成方接了话,承了他的情,便蹲下来看赵老汉钻到马车底下去查探。只是他也不懂,看了一会儿,与赵老汉交谈,而他钻在车底下,说的话本就瓮声瓮气的,再被风一吹话就听不清楚了。

他看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帮不上忙,还裹乱,倒是颇有自知之名地退到一边不再多问了。

蒋氏等人也下了车,不好围上去,站的地方与他稍稍拉开一些距离。

蒋氏虽说因为家里开杂货铺子,是个爱说的,在这时候旁人都不吭声,她带着未出阁不曾订婚的养女更不会往他跟前凑,怕叫人说嘴。

去年四月八,这位许三公子回乡逛庙会,被几个热情的妇人追问,就传出不少闲话来。

蒋氏没打算拿召娘攀什么高门大户,虽说召娘长得一团和气,很是可爱招人疼,可到底是乡下姑娘,比不得人家城里人见识多。她也颇有自知之明,不认为人家能看得上自家姑娘,也不起那心,甚至为了召娘的名声,都不敢往前凑。

召娘有个爱晕倒的名声,婚嫁本就有些困难。不能再因为这些事儿而叫自己闺女处境更被动。

她身子的带着召娘站在在她们这群妇孺中,距离许成方最远处的位置站着,也不看他,只低头与召娘说着琐碎事儿。

她在问召娘,怎么又搬了两坛子酒回去,家里还有一坛子黄酒没用呢。到时候若是辣条生意太好了,黄酒不够用,临时去谢家拉回来便是,何必这么忙巴巴地背两坛子酒回去呢。

召娘轻声与她咬耳朵道:“我有用处呢。到时候再跟娘说啦。”

蒋氏听得这话,笑道:“不是娘不让你搬酒,只是不知道你要做啥,特意问上一句。”

两人说话之际,余光却不住地往许成方那边扫,观察事情的动态,预防始料不及的意外或者变故发生。

陶柳氏看许成方起了身,笑问道:“三公子这次家来说要过五月五吧?”

五月五是当地人对端午节的一种称呼。

陶木匠给许家做过几次工,许成方还去过陶家看木工活,识得陶柳氏。听她这么说,他忙笑着作揖道:“是陶婶子啊。可不是,眼瞅着要过端午节了。”

陶柳氏好不话不要钱似的夸赞许成方是个孝顺知礼的,翻来覆去地说她家接了许家的活,沾了多大的光,如今十里八村的人谁家不说她家的木工做的好。

蒋氏不愿意插话,也不上前去,就当着没听到,与召娘说过端午节走亲戚的事儿。

召娘余光扫到这位许三公子,见他听陶柳氏翻来覆去地说也不厌烦,也不知他是真脾气好还是假脾气好。

两人不期然间,四目相撞,召娘丝毫不紧张也不慌张地错开目光,看向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