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 / 2)

食缘稼穑 倪丁莹 1609 字 2020-12-24

闹了一场,还是颇费体力的。

蒋氏猜到,她娘是要留大伯一家子吃饭的,毕竟出力了。而大哥和二哥家也不可能有空回家做饭,就趁着蒋金山眯过去的功夫,做了一大锅饭菜。

好在蒋金山两口子如今单过,蒋氏做个饭用点米面粮食,也不用看兄弟们的脸色,就当家了。反正她爹娘这边的不少东西,都是她拎来的。老两口子,也就她爹蒋金山好吃一些,她娘柳氏是个事事想着儿孙的,好东西不舍得自己吃,非要留着给儿孙吃不可的。

柳氏不算抠唆之人,今日兄长家和两个儿子家耽误了干活,还出了这么大的力,自然得管一顿饭才心安。

蒋氏两个哥哥和大伯一家子对蒋冲至今没露面,很恼火。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爹娘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还有帮你家干活的因素在,你一家子都不见人影,兄弟们看了谁个心里痛快。

蒋氏的二嫂王氏不像大嫂吴氏是个软和性子,她是个嘴巴厉害能说的。吃饭也堵不住嘴,一直叭叭地说些阴阳怪气,什么老小就是好,老小是个宝之类的话,刺激人心。

蒋氏早些年因为琐琐碎碎和钱财的事儿跟二嫂王氏干过一架,两人平时也不怎么对付。这会儿听她叨叨不休,皱眉想开口,却被她娘柳氏给拦住了。

这事儿确实是老小一架做的不地道,蒋氏的娘柳氏心里也发着寒呢。

大家很恼火,却分派人手去找他们。因为吃过饭,蒋氏大伯和大哥二哥还要下地干活呢。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如今正是农忙插秧的要紧时候,田里的活耽误不得。

蒋氏的大伯蒋金水看她爹蒋金山躺在床上哼哼唧唧,低声说教了几句,嫌弃他们两口子惯小儿子蒋冲没个底线,却不好训斥弟媳妇。蒋金水就让他老妻,蒋氏的大伯娘方氏寻她娘柳氏说了几句话,也是变相地让蒋氏的两个哥哥心里平衡一些。

等人走后,蒋氏的娘柳氏一下子垮了似的,坐在堂屋门槛上,捂着脸嘤嘤哭了起来。

蒋氏正拾掇锅灶,也不拾掇了,忙奔过来问道:“娘,你哭啥了?”

柳氏泪眼婆娑地道:“人家养孩子,我也养儿孙。我咋恁没福,养了这么个赖种孩子。小时候操心不算,这都成家了还操心不够。出去看看,不说旁人,就说东院你大伯娘。她也是三个儿子,打凤娘(蒋氏的堂妹)出嫁了,儿女债算是还清了。整日哪里清闲坐哪里,我这,白日帮他下地,晚上帮他搂孩子。他还不知足啊。我这是做了什么孽,生了这么个讨债鬼。”

蒋氏心里想说,还不是叫你惯成这样子。

她也想好了,要是她的儿女是小弟蒋冲这样子,她就把他赶出家门,随他死活去。她才不给他收拾烂摊子呢。也是因为有小弟两口子这么两个懒货在,她教育子女的时候以此为诫,对孩子们都算是严加管理。

就算是她疼召娘,也不是无限度的,除了家里这一摊让她插话,外头的事儿她不会由着她胡来。庆幸的是召娘性情比较乖巧,并不是个惹事生非的。

蒋氏看着她娘哭得好不悲惨,心里的话自然不敢说出来。说出来就是捅她娘的心窝子。说不定没伤及她小弟,却误伤了自己,叫她和她娘之间的母女情再生裂缝。

她也曾年轻气盛过,也说过一些过激的话。结果,她娘一直记着,遇到她让她娘不如意的时候,她娘就会拿出来说一嘴。

说实话,蒋氏虽然跟召娘一样是家里唯一的女娃,却并不受待见。因为她小时候爷爷奶奶孩子,他娘家这边还没和大伯家分家,一大家子里面总少不了矛盾和摩擦。她娘以前也有些好强性子,总要和大伯娘比一比,其实现在也会比一比,但是她爹蒋金山不像她大伯蒋金水那么靠谱着调,她娘柳氏心情总是不太好。

再到后来长大,她女工这些比不上大伯家的堂姐妹手艺好,她娘总觉得她丢脸,待她总少不了一些冷眼恶语。

蒋氏其实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很渴望得到父母的疼爱和关怀。人总会度过一些一去不返的岁月,她渐渐的接受了,却无法释然。这也是她为什么待召娘,叫外人说起来那是比亲生的还亲生的原因了。

蒋氏捡着好听话劝着她娘柳氏,好容易把人劝好了,收拾好锅灶,正和柳氏商量她爹蒋金山照顾的事儿。弟妹冯氏带着一双儿女来了,进门不说哀容肃色吧,还笑嘻嘻地道:“早知道姐你来家里,我就等着跟你一块儿了。这一路真是好走,走到现在才回来,饭还没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