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 / 2)

食缘稼穑 倪丁莹 1669 字 2020-12-24

王氏那日回去是跟吴氏啰嗦了几句,觉得蒋氏没等他们说走,就委婉赶人有点过分了。她也就抱怨一下而已,没想到吴氏今日拿那事儿发难。

她忙摆出一副讨好人的姿态,对蒋氏道:“娘也是一片好心,想着大家日子都过得亲亲热热,和和美美的。”

蒋氏笑笑道:“是啊,大家都是好心呢。”

她话是这么说的,语气却全然不是那一回事儿。便是看不太清楚神态,可身体语言如此僵硬,明显在说,谁信你的话,才是活见鬼了。

吴氏还要骂人,王氏忙拉住了她。

王氏哄过吴氏,看蒋氏要进灶屋,忙跟上去道:“嫂子,我来帮你烧灶吧。”

蒋氏笑得很随和道:“那成啊。”

王氏立马笑着快步进了灶屋。

召娘虽然跟着出来了,瞧见这要吵架的架势,就没围观,而是站在堂屋门口默默地瞧着。

蒋氏和王氏说笑着进了灶屋后,又高声喊康大川道:“大川,赶紧起来去村里叫你爷,顺道也来吃顿早饭。免得人家说,一顿饭都舍不得叫长辈吃。”

她话音一落,吴氏气得摔水瓢。

召娘最讨厌一生气就打砸东西的人了,真是太没品。这种人多半有暴力倾向,看着吴氏这般,想着她的年龄,思量着应该正是更年期的时候。

她虽然对吴氏这等进了更年期的人抱有一定的同情,但是对不讲理,还动不动就骂人,好摔打毁坏东西的人,真心是没什么好感。

她听从蒋氏的嘱咐,没和吴氏正面对上,而是认真执行蒋氏的话去看康大川起床,让他赶紧去一趟康赵庄去搬救兵。

康大川和康大海是男孩子,虽然对吴氏等人不待见,心到底大一些,昨晚沾枕头就睡了,这会儿还睡的很沉呢。

召娘敲了好一会儿窗户,他们屋子里才有动静。

“谁啊?”不知道是康大川还是康大海的声音,瓮声瓮气的,又隔着窗户叫人听不清楚。

召娘也不管是谁,高声喊道:“哥,咱娘喊你们,让你们赶紧起来,去一趟老家,叫咱爷来咱家吃早饭。”

屋里的人,好半天都没回话,等召娘准备再喊人的时候,才有人道:“哦,知道了。”

在召娘喊人的时候,吴氏就捡起了水瓢要冲过来打人,却被她亲亲儿子康二郎给拉住了。

当年康二郎家的孩子推召娘那一下子,让召娘大病一场,为此,两家闹得水火不容,他备觉丢脸,一向不愿意和康大山打交道,更不愿意向他家低头。他这次愿意大半夜的跟来,也是听了她娘那句“他们一大早做凉皮,咱们就等着看他们怎么做?”才动了心。

村里好些人家都说,康大山家这是要发财了,弄了凉皮生意和什么辣条生意,红火的叫人眼热。便是一日进项没有一吊钱,那也有半吊钱,加上杂货铺子,足足有一吊钱。日日一吊钱,那就三四百吊钱。他家这一年的收成,可抵得上他家三五年的进项了。

他要脸面,但是更想发财。尤其是孩子眼见的要长大,娶媳妇嫁女的处处都要钱,家里也紧张。妻子王氏总是在他耳边啰嗦,什么人比人气死人,堂堂正正的康家儿郎还比不上召娘这么外姓养女日子过得好。他心里也暗暗为康大山,不跟他们家一条心而恼怒过。他娘虽然是后娘,可他和康大山却是一个爹啊。

让闺女过好日子,就舍得出俩钱帮衬一下他家。他一直觉得他家大儿子读不了书,是因为康大山不愿意帮衬。他也不想想,他儿子是不是读书的料。不知道被谁养的,一个男孩子,整日贪吃嘴。

且不说这等叫人不痛快的事儿,因为接下来会有更叫人不痛快的事儿发生。

吴氏还是挣脱了她那亲亲儿子康二郎的拉扯,拎着高粱扎成的扫帚,就冲过去打在召娘身上。她边打边骂道:“你个外姓女,整日在底下挑唆。你不是体弱多病,爱晕倒吗?你咋不去死了?叫老娘因为你个小jian人被人笑话。你算老几?我叫你翻瞎话,我叫怂恿人,看我不打死你。”

召娘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任由吴氏打骂,感受到疼了,立马就错身让开了。

蒋氏正听王氏啰嗦什么,“一笔写不出两个康字,都是一个姓,一个爹生的”、“嫂子家日子过得好,也帮衬帮衬咱家吧”,突然听到召娘“啊”了一声,立马站起来,出了灶屋,看吴氏拿着扫帚打人,几步冲上去,要抓她的胳膊。

而吴氏却突然转身,一扫帚打在蒋氏的脸上。扫帚虽然不是铁的,但是扫帚头用的久了,软草已经扫掉许多,如今只剩下不规则的茬茬子。扫在人脸上,而且吴氏还用了力气,蒋氏脸色很快就几道血印子。

召娘愣怔一下,叫了一声“我让你打我娘”,就要去抓吴氏。

“住手!”蒋氏见状,立马转身呵止住召娘,还推了她一把。看到一脸睡意的康大川和康大海匆忙出来,衣服都穿的颠三倒四的,骂道,“睡,睡,睡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