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说了个“那也不差嘛”,又问道:“人家都说灵山灵,你经常往灵山去,有没有见过听过的事儿,给咱们絮叨一下?”
赵老汉听得这话,笑道:“你这可是问对人了。多得很。就刚才肖家弟妹说的那事儿,我这个月都听到四五个了。”
“是嘛?送子娘娘最近下凡了?”蒋氏笑问道,又催促赵老汉道,“给咱讲讲。”
赵老汉不假思索地道:“月初的时候,葛关庙有两妇人去烧香还愿,前几天后王还是前刘庄啊,反正就那一片有三个媳妇一个求子的,两个去还愿的。”
肖赵庄的妇人听了这话道:“你这么说,我也想起来。前些日子,我们村里头也有两个说怀上了。还有一个都拖拉了好几年,差点没过不下去,这就有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召娘听着他们讲这些,好想跟他们说一种“医院病人”论。就是不去医院的时候,你觉得就你一个人生病了,去了医院你发现好多病人。
陶柳氏这不去给陶兰娘求子,也不会想着烧香,不会想着烧香也就不会遇到肖赵庄这对婆媳。
仔细说来,这都是概率问题。
赵老汉的车本身就是往灵山去的,烧香拜佛求子求财的事儿肯定不少。
召娘听他们一惊一乍的讲的和听的都是津津有味,也跟着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
烧香还愿的事儿,很快就转到了神神鬼鬼上。
赵老汉讲他去年秋冬时候,有次赶车去灵山,碰上雾大。路过前杨的时候,碰见了一桩怪事儿,见到一个身着白衣没头的鬼,当时车上就两个人,一对母子去烧香。
“哎呦,我们仨都不敢动。”赵老汉现在说起来还是心有余悸地道,“我吓得差点跳下去捂牛的嘴,生怕它叫。真是太吓人,好在一会儿又来了一辆车,我再看过去就没有了。我去了寺里就去烧了香,求了个符,随身带着就没见过了。”
“你经常走这条路,那可是得小心点。”
“那对母子烧香是求啥的?”
“求功名的。”
“没成吧。”
“没。”
“肯定没成。还没上山就遇到鬼,咋能考中。”
大家聊着聊着话题就歪了,又歪到烧香心灵心不灵的问题上去了。
越讲越神神道道,召娘听得昏昏欲睡。
她昨日没怎么睡好,还真就靠着蒋氏睡了过去。
蒋氏看她睡了过去,也没叫醒她,只是用胳膊揽着她的腰免得牛车颠簸撞到了她。
陶柳氏看她这样,笑道:“你家召娘有福气。”说着看了眼萍娘,继续道,“我这个当亲娘的都不及你啊。”
蒋氏低头看了眼召娘,笑笑道:“咱家就这一个闺女,不疼她疼谁。”她说着话余光扫着陶柳氏和肖赵庄那对婆媳,不想将召娘是抱养这事儿大肆宣扬,又道,“你看这闺女一点心眼子都没有,这都能睡着。”随即便生硬地转了话题,说起了旁的事儿。
蒋氏说这话的时候,召娘本还只是昏沉迷糊,还想睁开眼睛来着,等一众人谈兴大减,渐渐没了声音,她就彻底的迷糊过去了。
牛车晃晃悠悠的确实很催眠呢。
如今不似四月初八这等佛诞日,不是赶时节烧香的日子,偶尔也会遇到些人,多半是附近村落的居民,并不喧嚣。天气也不甚热,路上又有风吹着,倒是叫召娘睡了个香甜。
行了一个时辰左右,车上有人尿急借着口渴让赵老汉在洪山村停了车。诸人坐得腿脚麻木,屁、股疼,便也下车走动喝水或者出恭。蒋氏这才推醒了召娘,看她刚醒来还迷糊着,轻声解释了下为什么停车,问她道:“要不要下去走走,喝点水?”
召娘掩唇打个喷嚏,又打了哈欠,才清醒过来,下了牛车,对蒋氏道:“我不渴。娘要是渴了,就去喝水吧,我在这里等着。”
牛车就停在洪山村的村口,一株足有四五百年的银杏树下,太阳晒不到。蒋氏看下环境,又看肖赵庄的田氏带着孩子下了车,没打算进村里头,就嘱咐她道:“别乱跑,找个凉快晒不到的地方呆着,知道吗?”
召娘应了话,等她娘蒋氏和其他人一道进了村子,才转而与肖赵庄的田氏笑着话,问道:“要不要去那边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