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2)

食缘稼穑 倪丁莹 1627 字 2020-12-24

“他那老伴前年去的,也算是高寿喜丧,当时眼瞅着他要不行了,又挺了过来,到底还是到了年岁,被老天爷叫走了。”赵老汉讲完这家人的事儿,咂摸着唇,总结道,“老话说的好,莫欺少年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谁将来谁怎样呢?”

陶柳氏附和道:“可不是这理儿。”

肖赵庄的那婆婆道:“也是娶了个贤妇。”

蒋氏笑呵呵地道:“今个咱们沾了这有福之人的福气,也都是有福气的。”

众人闻言,哄笑了起来。

赵老汉还道:“等回来,我也讨个碗去。”

话头一扯起来,大家兴致都不减,便延伸开来说起了周边谁家有高寿之人。

人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几个女人加个人老成精一肚子故事的老汉,那简直热闹上天了。

絮絮叨叨地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俗语给解说的透透的。

蒋氏感叹道:“我娘明年就六十六了,得好好给她准备准备。”

当地风俗,六十六,闺女割块肉。

六十六虽然不是整寿,确实极要紧的寿数。

其他人听了蒋氏这话,笑道:“你娘也是个有福气的。”

纵然这群人知道蒋氏娘家也有些龌龊事儿,比如召娘亲娘连生几个闺女,可这些人有心夸人,这些事俱都不看在眼里,倒是把蒋氏夸成了一朵花。就算召娘听来,也觉得她娘蒋氏好似多么了不起的人物一般。

其实,蒋氏也不是圣母。

她秉承与人为善,对娘家不愚肖,在婆家也不强出头,干活利落勤快,确实也颇有口碑。

一行人说说笑笑,行了约有三刻钟,就到了谢家脚店门口。

谢家的脚店就在鸡笼山的山脚下坪山集上,因挨着灵山寺这座八百余年的古刹,又在通往府城的路上,来往客商行人不算少。谢家脚店位置也很好,正好在十字路口,生意颇为兴旺。

谢婶子正在门口和人絮叨,远远地就看见召娘母女二人,冲二人招手往前迎了两步,扬声道:“哎呦,正说你家呢,你就来了。”

赵老汉把“黄埠邪,说个王八来个鳖”这等玩笑话又说给谢婶子听了。

谢婶子笑哈哈地拍着蒋氏胳膊,打趣了几句,得知他们要去寺里抽签,接了蒋氏带来的背篓,也没留人,只嘱咐他们忙完就来家里吃饭。

灵山寺在鸡笼山的半山腰,从坪山集上去坐牛车,也得十多分钟。蒋氏也操心正经事儿,就在车上和谢婶子闲聊几句,就直接去了寺里。

灵山寺始建于八百年前的宏朝,原本只是一个小庙,到了前朝之前再前也就是五百年前,有公主在此出家,被封为皇家寺院,慢慢扩建,慢慢成了以灵山寺为主的寺庵群。本朝初年的那位方丈因救架有功,被封为“圣寿禅寺”。

国朝已过百余年,灵山寺也渐渐褪去了皇家的光环,成了更多信众的去处。

单说灵山寺,占地百余亩,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华严殿、藏经阁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伽蓝殿、地藏殿、祖师殿、罗汉堂等建筑构成。

诸人到了山门外,下了车,一行人就分了两拨行事。

肖赵庄婆媳二人是带孩子来还原的,寺庙不行供肉和酒,除了香,还要准备水果和鲜花,水果从家里背来了,鲜花得买。婆媳二人知道蒋氏等人等着抽签也就没拉着他们去选花,而是婆媳二人慢慢比较。

蒋氏诸人是来烧香抽签的,就直接在寺前面的卖香的小摊前买了香。进了寺庙,因为赶时间也没有每个殿挨个进去拜拜,而是直奔抽签处,也就是天王殿呢。

抽签之前,先在天王殿前头的小广场前的香炉里点了香,看看香头没灭。蒋氏与陶柳氏互看一眼,笑着道“宜抽签”,这才进了天王殿抽签。

据说抽签有个规矩,进寺烧香,若是香灭那你就拜拜走吧,若是香不灭那你就求求拜拜再走吧。一般来说,除非你买的香太次点不着,基本没有香灭的情况。

灵山寺也就大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和佛诞日之类的佛教节日里,寺里才会安排法师在天王殿守着帮人解签。平日里,抽签可以,但是解卦得自己拿着卦词去外头找人解卦。

点了香,又磕了头,蒋氏因为就她和召娘二人,行动比陶柳氏一家子快,先去了签筒处等着抽签。

他们虽然来得晚,寺里却不是没人,抽签处也有正在抽签。抽签的是一老一少两位女人,看样子好像是母女二人。

蒋氏怕召娘冲撞了谁,拉着她的手,支棱着耳朵看前头的人抽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