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忽一边开车一边在心里自嘲的想:真是讽刺,明明说好了要分手,明明在心里告诉过自己无数次要放手,可是想到出去散心,仍忍不住想到崇化村。
放在副驾驶的手机亮了一阵又灭了,这几天贺衍打了无数个电话,虽然明知她不会接,还是一次次打过来,好像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米忽他一直在惦记着她。贺衍每天的电话很有规律,一日三餐,起床后临睡前,像是一种无声的报备,让她知道自己一天的作息。
米忽将车停在崇关镇在地图上搜索上次来就一直念念不忘的红烧肘子,只是突然又想到上次贺衍不由分说带着她直接去了粥铺,她看了屏幕出了一会儿神,最后无声的妥协了,叹了口气开车去吃了一碗粥。
这次贺衍没来,村长连消息也没有接到,福利院门口静悄悄的,米忽下了车走进院子,只有几位老人坐在院中晒太阳。
几位老人米忽都很眼熟,她走到一位老婆婆身边弯腰笑眯眯的打了声招呼:刘婆婆。
刘婆婆八十几岁了,身体不算硬朗,去年老伴去世后主动要求住进了福利院。上次贺衍和米忽一起过来刘婆婆还拉着贺衍的手嘱咐他一定要对老婆好,米忽笑嘻嘻的一脸坦荡,倒是贺衍红了耳尖。
刘婆婆眯起眼睛认真看了一会儿米忽,布满沟壑的脸一下子笑得舒展开来:你是米忽?
是啊婆婆,我来看看你们。
刘婆婆笑得开心:好孩子,贺衍怎么没一起过来?
米忽愣了一瞬,转眼又恢复了之前的神色,他最近很忙。
刘婆婆意味深长的看了米忽一眼,伸出一只苍老的手,米忽连忙将手递过去,刘婆婆借着她的力站起身来,温柔的问:我房间里有上次你喜欢的杏脯,要不要和我一起过去拿?
米忽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喜欢吃杏脯了,只当刘婆婆年纪大了记错了人,笑着答应:我想吃!
福利院的院长从窗子看到米忽连忙迎了下来,一番寒暄后叫了两个精壮的小伙子帮忙把米忽带来的礼物搬下了车,米忽这才跟着刘婆婆一道回了房间。
福利院的住宿楼分为东西两栋,东边是老人们居住,名为长寿,西边是孩子们居住,名为朝阳。刘婆婆拉着米忽进了长寿,与想象中的不同,里面完全没有一点老年人暮霭沉沉的气息,楼里的装修布置温馨舒适,刘婆婆独自居住在三楼,两人没有坐电梯,刘婆婆让米忽陪着她从楼梯慢慢上了楼。
房间内很整洁,一张单人床上铺着干净的碎花床单,布艺双人沙发没有一丝褶皱,米忽在门口环视一周还真没找到自己坐在哪儿合适。
米忽啊,你可别笑话我,我年轻的时候就爱整理屋子,每天恨不得扫几遍地。我们家的院子轻易没人过去,他们都说我们家就连院子里的石头子儿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米忽哈哈大笑:有您操持家里,您的家人一定很幸福。
刘婆婆笑着摇头,我们家老头子在地里干了一辈子农活,每天回家累得半死还要被我拎着耳朵洗了脚才能进屋,年轻那会儿啊,没少因为这事儿吵架。
刘婆婆略缓慢的弯腰从床边的柜子里拿出一个铁皮盒子,里面是一包杏脯,她撕开包装袋递给米忽,笑着看她: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