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客观的角度上,李世民的书法也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更何况大唐虽然人丁兴旺,但穷尽一生,有几个人是能见到李世民的笔迹的
李秋在脑海中已经脑补了李二陛下字帖疯卖的场景,只不过此事有些突然,但李秋还是有些惶恐的。
“陛下,这个臣觉得”
“这练字有益身心,朕与民同乐又有什么不可呢”
李二笑了笑。
对待百姓、李世民一向都比较大度开阔。
就比如在登基之时,由于世民两个字太过常见,如果严格按照避讳要求的话,必定会对百姓生活造成些许麻烦。
于是李世民亲自做出指示,说为方便,百姓只要不将二字连用即可。
“再说了,大唐现在如日中升,想成就大事业,国库就必须充足,朕除了与民同乐之外,也是为了国库考虑!”
李世民十分坦诚,谁说皇帝就不需要钱的。
征兵打仗,供养文武百官那都需要钱。
“所以字帖印刷出来后,赚到的钱朕也不自己花销,而是全部进入国库,为我大唐的事业添砖加瓦。”
“陛下心胸开阔,令微臣大受感动!”
既然李二都这么说了,李秋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微臣即刻便调整计划,令手下的人准备印刷事宜。”
“好,不过朕也不会占你便宜!”
李二笑着说道。
“和褚遂良一样,你小子说个数字吧!”
“陛下用心良苦,微臣又岂敢多得呢,依微臣之见,微臣收取一点成本与辛苦费用即可。”
“这个不行!”
李二否定道
“这对你小子来说不公平啊!”
李秋思索了一下。
“那八二如何,微臣觉得已经合适了。”
“五五!”
李二的语气十分坚定。
“当初你和褚遂良商量的也是这个数字,在这件事上,朕可不能例外。”
要是其他的人听到这个数字,恐怕马上就要激动叩头谢恩了,但李秋思索_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
“陛下,我与褚大人之所以商量这个价格,是因为褚大人找我印刷字帖完全是为了私事”
“但陛下更多的是为公,为大唐所考虑!首先陛下与民同乐微臣应该让利一分,其次,陛下充实国库,为大唐的建设做准备,微臣也应该应该让利一份,所以微臣觉得,还是七三最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