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文武百官们,一个个的都义愤填膺。
敢行刺我们大唐天子,哪个小国这么大的胆子?
想打架是不是啊
我们有李秋将军,尉迟将军,谁怕谁呀
一些性格刚烈的大臣,甚至挥舞出了拳头。
而反观那些小国使臣们的呢,他们的脸更是直接被吓黑
一些胆小的手里都是浸了汗水。
他们不禁在心里面大骂道,是哪个王八羔子不长眼,做什么不好,偏偏要去行刺大唐的天子。
无论成不成功,要是把大唐给惹怒了,他们那些小国又怎么抵御得了大唐的铁骑
要是他们知道刺客是哪个派出来的,他们其他小国首先联合起来,把那个闹事都给灭了。
这些小国们虽然以前也有过一些不好的想法,但是大唐在灭突厥,破高句丽之后,这些小国就很清楚自己的站队了。
虽然某些小国君主之前还是不相信大唐的实力,认为那是大唐人吹出来的。
但当见识到了大唐的军队之后,他们就已经完全明白,自己国家和大唐的差距了。
原本还想着能认大唐做大哥,好让他们这些小国,靠一靠大哥的肩膀。
可是现在他们唯一乞求的是,李世民千万不要发怒,把他们一起给收拾了。
只要不灭了他们,他们每年上交多少特产都可以。
眼见目的达成,李二在心中不断偷笑。
果然李秋那臭小子想的办法就是毒,这件事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李世民的责任,可是这么一解释,不仅可以彻底的化解他和大唐的尴尬,更能让这些小国从心里面畏惧,让它们更不敢得罪大唐这一位大哥。
虽然这么做是有一些的不道义,但是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是利益,谁实力强就是谁说了算,道义那都是其次的东西。
在华夏大地实力衰弱的时候,那帮蛮夷入侵汉家土地,可从来都不讲什么道义!
那些小国使臣们一边猜测着是谁会干这种混账事、一边又担心是不是自己家的大王糊涂,真的派了刺客没却没有通知自己。
就在这时,李世民又突然说道>“但是,这件事情除了刺客本人之外,朕不再追究,并非是朕慈悲,而是因为战端一开,流血受伤的不是我大唐子民,就是你们国家的子民,朕不忍心看到他们妻离子散。”
“更重要的是,各位使臣来我长安,能守我大唐之法,听从我大唐安排,在我引诱奸细的这几天,诸位使臣也能遵守应有的礼仪。
“如若不然,朕早就下了讨伐的战书,朕此时,恐怕也正在发兵的路上了。”
“陛下圣明!”
“大唐天子圣明!”
文武百官与小国使臣们一起高呼着万岁,尤其是那些小国使者的心,简直就像是坐了一趟现代的过山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