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亩地,并且还在继续开垦、都栽种上了土豆,这一幕咋一看上去还是蔚为壮观的。
土豆都是分批次种下去的,如今几乎每隔个十天左右,就能有所收获,长孙皇后等人更是陷入了忙碌之中。
幸好,累是累了些,每一次也都收获颇丰,在栽种完新的一批之后,多出来的继续分发给老百姓们。
就这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民间甚至是一些大臣都没有想到,在他们还在疑惑、乃至是笑话宫里的举动时,一场应对大灾的措施,已经悄然开展。
有些事情并没有说出去的必要,那样非但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倒会白白引起恐慌。
渔轮,向来都很容易被引导,并且造谣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些。
初唐时期,还禁不起那般折腾。
一切只要还在李二陛下李秋的掌控之中就成!
酷暑难耐,长安城在一夜之间,也悄然开了十来家的冰店、冷饮店、还修建有冰室,并不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就能在炎热的夏季,享受一番清凉!
这当然是李秋的手笔,毕竟怎么说也有制冰的方子,做一下这种惠民的事儿也未尝不可。
不过也胜在薄利多销,唐盟还是能借机赚一波钱的,并不会亏。
因为制冰的成本也不高。
除了冰店外,还有香水铺子、那盛放在精致瓷瓶中的香露,更是引来了长安贵妇人的争相追捧。
一个个可都是大户人家,不差钱!
纵是一小瓶能卖上几贯钱,这些女人家也鲜少犹豫,买买买!
并且李秋还用上了饥饿营销!
也就是说
那些香露都是一批一批出来的,量比较少,而在瓶底还烙印着货号,以彰显独一无二的魅力。
第一批,仅有五十瓶!
两天之内就卖光了,这一稀罕玩意427儿的出现,尤其生意还那般火爆,也引来了不少胡商的注意。
有眼光较为敏锐的,很快就察觉到了这一商机!
这年头的商人,无非就是全天下乱跑,低买高卖,再赚上一份差价。
在运气好的时候,也能一举暴富。
这香露若是能够运回去、献给国内的王后、王妃等人,还会愁荣华富贵
在李秋有意推动之下,也有不少大胡商联系上了崔进,希望能够揽下这门生意。
垄断,是最为暴利的生意!
崔进也是个老油子,如今主动权在他手中,当然也不急,而是将消息传了出去,要聚集更多的胡商,再好好挑选一个出来。
商业上的事儿。
韩家一向都是由他在打理,各个胡商的情报也调查地一清二楚,还整理了一份递给李秋。
涉及唐盟的千秋大计,也是丝绸之路的开端,李秋也没有急躁,而是让一干手下仔细分析了一下。
所谓手下,也就是各家往昔负责打理生意的管事。
不得不说,各个家族的底蕴还真不是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