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波兽潮前(2 / 2)

不得不说,这些黄人奴隶非常吃苦耐劳,临时工的工钱并不多,也没有额外的福利保障,但他们仍对于这种按天结算的劳动方式感到兴奋。

他们一时间踊跃报名参加建设部和交通部的招募,要不是财政部批复的雇佣临时工人的预算过少,两个部门还真希望多招募一些这样的临时工。

因为他们不但吃苦耐劳,而且特别容易满足,当发放工资报酬之后,问他们还需要什么时,都非常淳朴地表示已经很知足了。

俞新也了解到这些黄人奴隶的特点,让他不由得感叹,无论是在原时空还是在这个世界里,黄皮肤的人都是勤劳且质朴的,这也更坚定了俞新的纯净移民人种计划,因为那些黑褐人让他太失望了。

物资供应跟上来后,能够制约兽洞防御墙的最关键问题便解决掉了。

这段时间里,军工厂加班加点又生产出了一千杆新式栓动步枪,还有大量的步枪弹药。

另外,还运送了大量的粮食、火药和各类工具等等。

当前的太启帝国,已经可以非常轻松的支撑起防御墙四万人的所有补给了。

不过这也达到了这条双陶轨运输线的最大负荷量,交通部还专门为此提交了阶段性报告,非常担忧的暗示皇子殿下,若是兽洞防御墙再多哪怕一万人,运输也是吃不消的。

俞新知道,这是受限于陶轨的特点,这种轨道虽然容易大量制造,而且铺设难度低,效率非常高。

但也有极大的缺点,那就是不能承载过大的重量,因此无论是陶轨蒸汽机车的车头还是火车厢,负荷上限都很低。

因此这样的轨道是有着铁路的模样,但却并不具备铁路运输的最大优势,那就是陆地单次运输量之王。

不过俞新并不着急将陶轨改造成为铁轨,因为制约他们最大的钢铁产量还是没有办法达到要求。

虽然第二年的钢产量几乎是指数倍的增长,但用钢需求涨得更快。

无论是民用工业还是军工业,这些需要用钢的工厂和生产线仿佛嗷嗷待哺的幼儿,急需要大量的钢铁支持它们长大。

虽然运输也是制约工业生产的很关键要素,但好在目前的工业区与矿产区距离非常近,运输还是可以用多条陶轨线路补充上。

因此,俞新计划在明年还是将用钢量着重放在军工和民用的生产建设上来。

尤其是新式武器的研制成功,全军范围内的武器换代又是非常紧迫的事情,至少现阶段钢铁的用量还是增长不上来。

在兽潮前俞新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原本他制造的能够昼夜生产出近一吨的炼钢炉已经有些太小了,他实地走访过后,与这些一线的生产工人们进行讨论,给科技部研究所专门下达了一项新研究课题。

就是研制一种产量更大的高炉,过去两年已经有了丰富的高炉生产经验,再加上已经发明了电力,接近现代化的炼钢炉从技术展望层面上已经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