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买煤矿松江布(2 / 2)

宝船厂的面积相当大,有许多的空地,所以用篱笆隔离了一个院子出来,是未来的皇家南京军械研究院所在地。

宋士慧在篱笆院子附近开辟出来一块田地,背着筐子,从很远的下田一筐一筐的往这里运泥土。宋士意已经有了新式织布机的灵感,尝试着抓住那个一闪而过的灵感,琢磨新式织布机的方向。师徒三人在这处僻静学堂,安安静静的做着各自的研究。

朱慈烺先画了一个示意草图,然后揉了揉太阳穴,暂时放下手里的研究,走到站在一台织布机旁边的宋士意身边,看看他研究的怎么样了。

宋士意的研究始终就差一点,正在为抓不住那个一闪而过的灵感苦恼。看见他这个样子,朱慈烺开始帮他梳理普通织布机的优点和缺点:“士意,给为师讲讲这个踏板织机。”

宋士意晃了晃脑袋,暂时把脑子里各种错综复杂的想法给甩到了一边,疲惫的说道:“陛下,这种织布机叫做踏板织机,嗯,陛下应该是知道的。”

“是织布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了,原始织布机需要先用手提综,然后再用双手投梭和打纬,织出来一纬布。”

“这种踏板织机用双脚的踩踏,替代两只手的提综。”

“这样一来,双脚提综的同时,双手同时用来投梭和打纬,大大的提高了织布速度。”

“嗯,比起原始织布机,大概提高了二十到六十倍的产量。”

“一般的纺妇能够同时使用三锭纱线,只有技艺高超的松江府纺妇,才能进为四锭。”

朱慈烺补充了一句:“欧洲的纺纱工人最多能纺两根纱。”

“欧洲?”看到弟子脸上的困惑,朱慈烺解释道:“欧洲就是欧罗巴。”

宋士意撇了撇嘴,鄙视道:“才能纺两根纱,还是最多,欧罗巴也太落后了吧。我说那些欧罗巴商人怎么见了松江紫花布,就像见了宝贝一样,一船一船的往海外运紫花布。”

“对,松江府就靠这一种布匹,发展成了整个天下的棉纺织中心。”朱慈烺补充道。

松江府发展成大明的棉纺织中心,还有气候和河流方面的原因,不过松江紫花布在这里面,却也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因素。畅销南洋和欧罗巴的松江紫花布,为松江府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从海外赚来了大量的金银,支撑了松江府棉纺织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