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再次醒来,已是身在长留殿里头了。
身侧的侍婢都退得干干净净,只有永誉一人端着药碗,坐在我的身边出神发愣。
见我醒来,他轻轻问道:母后还是杀了她么?
我沉默,没有回答,只因为心已经痛极。
母后,告诉我,为什么?
不知道是因为永誉的诘问,还是因为心里的痛,我忍不住朝他发泄:为什么?哀家来告诉你为什么!都是因为你,哀家同青鸢数十年的情分都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也是因为你,我同青鸢最后才至于此地!永誉,青鸢大你二十余岁,你若是纳她为妃,必然引起天下人的舆论,且你待她情深,必然会想方设法地立她为后,以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和轩然大波!你置天下百姓于何地?你置皇家颜面于何地?宸王爷为了皇室颜面,不得不将你的婉如阿姊嫁给永稀,而你呢?青鸢陪同哀家数十载,你以为哀家不通情理,你以为哀家舍得让她死?还是说,在你的眼中,哀家便是一个不择手段之人!
永誉也因为我的话语放下了手中的药碗,直视我道:母后,你雷霆手段儿臣自愧弗如!母后垂帘听政,重用林家,儿臣到底该不该相信你!当初父皇有意将江山交给你,母后为何不要?
我冷笑一声:这是你的天下你的国,我要来有何用?
可你如今又为何要时时过来参政?且儿臣是天子,却事事不得自由!这与你为皇有何区别?
我摇头:这迟早是你的天下,我不过是替你分担一二罢了。永誉,这些话,你从来不曾告诉我。
母后,那你明知青鸢不是那样的人,为何还要痛下杀手?他再度发问。
而我则是道:青鸢是什么样的人,我不会不知道。但我身为太后,不得不防!明朝时的万贵妃,便是最好的例子,永誉,我不能够掉以轻心!
母后,你明知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的!永誉再道。
而我只是摇头:那又如何呢?只是,永誉,你怎能生得此心?
永誉不再多言,只是与我纠结于此:儿臣便是爱她,母后为何不允?
我被他此言刺得心口一疼,正想要说话,如婳便进来,眼中含泪道:陛下,这是不孝的!太后为了陛下,昔年受尽屈辱!陛下,你怎能出口伤人?
姑姑永誉喃喃地看着如婳。
陛下既然尊我为姑姑,为何要越过情理法去爱上青鸢,陛下明知是有违理法的事情,为何还要去做!如婳此言大大地伤透了永誉的心,他甫一听闻,便甩袖而去。
而我则是顺着气看着永誉离开的背影,同如婳说道:罢了,永誉也是可怜人就是因为永誉没有得到青鸢,才记了她一辈子。他以为他爱的是青鸢,其实不过是爱上了一个幻影,一个他自己想出的幻影也是为了忤逆我的决定,他不满我重用林家,也不满我垂帘听政,在朝政上多有置喙。他和玄真一样,性子都倔到骨子里去了
我因为青鸢一事,悉数交出了手中的实权,全数将它交由永誉。而永誉接手之后,也没有多说什么。
然而,因为青鸢一事,我再度同我的儿女们发生了分歧与嫌隙。
令仪等人相继入宫,各人也都是守本分的人。因而并没有让我多费心费神。
加之令仪为人端方温厚,在为人处世方面倒是帮了我不少的忙。
这也令我在力不从心的时候,愈发清闲。
只是唯一不好的,便是永誉的态度。
永誉因为受到了不小的刺激,因此对于我的权威柄移没有做出多大的动容。而且,他所做的事情也让我愈加觉得心烦意乱。
永誉开始频繁地出宫玩乐,曾有大臣来遣人来告知我,但是永誉的态度依旧如此。
他从来不去几位新人那里,只是爱出宫去。
终有一日,他在宫外带回来一个女子,那女子生得美丽非常,却是我再熟悉不过了的女子。
曲长安。
长安被永誉带进了宫,从此受尽万千荣宠,堪比从前我在后宫时的风光。
短短数月,从最初的沅嫔到后来的沅贵嫔,晋封之快简直令人侧目。
此事我曾经同令仪商量过,而她只是短短数言:晋封太快,恐引起六宫非议。
这话说得极对,如此数言更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如此聪慧伶俐的姑娘,着实是可以同永誉一起携手打造一个盛世天下的。
然而,永誉后来,到底也是让我失望了的。
长安的进宫虽然没有掀起大风大浪,然而暗地里的波涛汹涌,却是难以制止。